礼仪在长期的发展中已成为一种文化,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
1.礼仪具有传承性
礼仪是一种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及佛教文化所构成的,具有多元结构的特点。然而,在长期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而儒家文化的继承发展,除统治者提倡、利用教育等手段传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来自民间的各种风俗、生活方式以及礼仪程式。这些风俗、生活方式、礼仪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传承性,而且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无形的道义力量。
如从古至今,婚礼、丧礼都有不同的礼仪。周代的婚礼,要经过六道程序:(1)纳采;(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虽然中间经过时间洗礼,但细究今天许多人的婚礼,尤其是农村或民族地区的婚礼,大多仍是按照这六道程序进行的。尽管青年男女可以在婚前自由恋爱,但涉及到婚嫁时,其仪式与传统婚礼相差并不太大。
这种文化的传承性中外几乎相同。纵观历史,没有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可以推翻重建,无论是西方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只能是在原基础上的继承、发展。
西方的文艺复兴带来的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改良,这种改良从繁复冗沉走向简朴自然,使西方文化走向辉煌。而对中国礼仪来说,从古代的无礼到有礼,到礼仪烦琐,经春秋战国时的条理化,实用性逐渐增强。直至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使人们对过分铺陈与张扬的礼仪产生了反感……经过五四运动的大扬弃,剔除了糟粕,继承了传统优秀文化。
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三大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对传统文化中礼、礼节、礼仪的政治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得礼仪得以代代相传。其中,《周礼》偏重于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可以认为是礼仪学的开山之作;《礼记》偏重对礼的行为作出解释。它们都被看作是中国礼仪规范的渊源。儒家礼仪经过由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南宋朱熹的天理人欲论的发展,已逐渐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成为规范社会成员的礼仪行为准则。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末朱用纯的《朱子家训》以及近代的《曾国藩家书》,无不沿传统文化之线,扬民族礼仪之光。
今天,人们更加认识到礼仪对形象塑造、对素质提高、对企业效益的增加有重大的作用。如山木培训中心就要求员工从基本礼仪做起,礼仪使山木有了品牌前进的动力。
在深圳平安保险公司的大堂上写着这样一个标语:“鞠躬礼所产生的价值将达100亿!”
2.礼仪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礼仪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已经是深秋了,迎宾的新娘身着单薄的白色婚纱,在秋风中微微有些颤抖。好容易等客人来齐了,新人才逃也似地进入大厅。客人们观看了有司仪主持的婚礼,等待下一个节目:新郎新娘向来宾敬酒。只见这时的新娘已换了一身红色的旗袍,笑吟吟地走来向客人敬酒,同时接受客人们的祝福……
为什么接受了西方婚礼中必不可少的白色婚纱后,新娘还要换上一身红色的旗袍呢?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果。有些礼仪是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礼仪文化不能摆脱民族传统的影响,因为,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礼仪观念和礼仪活动。礼仪在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微观会有些变化,但民族文化的稳定性、习俗的保守性必然会制约礼仪文化,因此礼仪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礼仪文化不仅是程序,在很多情形下,还会让人们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观念,如走路的姿势、站立的姿势乃至于吃饭时的样子。还比如对色彩的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会有自己固定的标准。
上述婚礼的例子,虽然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但中国人传统中喜好红色,认为红色是一种喜庆的颜色,这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礼仪文化受传统文化制约,不能摆脱民族的个性。(www.xing528.com)
3.礼仪文化具有融合性
礼仪文化具有突出的融合性。
许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男生,往往在赴招聘会或面试时都会换下平时较为随意的T恤、运动装,选穿一套笔挺合身的西服,认真打好领带,擦亮皮鞋,昂首挺胸地前去面试。实践也证明,得体的西服往往使小伙子们显得干练、利落,给主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西服是外来服饰,你如何看待中国人穿西服呢?
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以其惊人的韧性和包容精神哺育了礼仪文化。其韧性体现在它五千多年源远流长,不曾中断;其包容精神体现在它对于各民族的礼仪、各国的礼仪的吸收和兼容,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发展、完善。
元明时,婚礼主要是如《朱子家训》中所述的仪式举行,分别为纳采、纳成和亲迎三项。清代已扩展为相看、插戴、过礼、婚礼、回门等几个程序,这主要是因为融入了满族婚俗的内容。
这只是对民族礼仪吸收的一个方面。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礼仪与传统的华夏民族礼仪相互吸收的呢?
在中西文化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一些国家的礼仪也被中华礼仪所吸收。如握手这一西方礼节,原来的意思是表示见面的双方手中没有拿武器,现在这种礼节已变为表示欢迎之意,几乎通行于全世界。庆典仪式上给各位来宾佩戴胸花也是从西方引进的。
礼仪还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今天人们更强调礼仪的TPO原则(这本是国际交往中的服饰原则,笔者认为它照样可以适用于我们所讲的各类礼仪中),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根据特定的目的,使用特定的礼仪。
现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文化的互补,生活习俗互补、吸收、融合的情形日益明显。如分餐制,是西方饮食礼仪中的一种形式,因其卫生很快被中国的中青年一代所接受。盛行于西方上流社会的鸡尾酒会也渐渐被中国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公关活动乃至国事活动所采纳。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渴望自由交流,获取更多信息的愿望。
由此可知,礼仪文化迎合社会需求不断的扬弃,不断的吸收。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点。
4.礼仪文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
礼仪文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
上面谈到的分餐制,在大部分中老年人中间还难于被接受。在他们心里,只有团坐在一起,互相敬酒、夹菜、交谈才能体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坚守传统,必会排斥其他。我们接受了西方人的握手礼,却难于接受西方人拥抱礼,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中国人崇尚含蓄地表达情感。因此,对这种外向、热烈的拥抱礼不适应。如果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拥抱,多半会遭到人们的白眼和不屑,尽管今天的社会已经较为宽容了。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于人们的行为、思想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对于相悖行为的不容。
长期的封建社会所延续下来的等级制度,在普通家庭中不仅表现为“父父子子”,在婆媳关系中,一句“多年媳妇熬成婆”诉说了多少儿媳的辛酸。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家庭的出现,使婆媳关系已变得松散,但儿媳应该尊重婆婆却是我们的传统礼仪文化所提倡的。如果儿媳对婆婆不孝顺,必将受到人们指责。
尊老爱幼、惩恶劝善的主流文化意识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道德观念、标准,礼仪是为了表现道德的外在规范。你的答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