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设计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能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1.语言交流法
语言交流法是指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幼儿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目的在于解决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长期占主导地位,用灌输法所带来的缺陷。
幼儿在美术欣赏、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时,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这件美术作品的内容,很少有意识地注意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教师引导幼儿了解作品内容时,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描述。
如让幼儿欣赏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教师和幼儿坐在一起,共同欣赏作品,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用开放式的语言提问:小朋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上,他运用了哪些线条?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中,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欣赏,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充分的欣赏交流,幼儿对作品的冷暖对比、直线和曲线的运用有了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了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2.活动表演法
活动表演法即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随意性的动作表演,从自身体验到的感受来加深对作品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美的理解。
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幼儿更喜欢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喜欢一件作品时,并不一定能说出为什么喜欢,他觉得喜欢就是喜欢。因此,教师可以用相应的音乐,让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如小班幼儿欣赏情节画《拔萝卜》时,先让幼儿表演拔萝卜的游戏,让幼儿多做几遍拔来拔去的动作,从中体验拔萝卜时身体的动作、表情等,然后再拿出情节画《拔萝卜》请幼儿欣赏。通过上述活动,幼儿对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姿态、表情等的欣赏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看图配乐法
艺术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形式的。教师把美术欣赏活动和音乐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幼儿审美素质的综合发展。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前先准备几首幼儿熟悉的音乐。当幼儿欣赏完美术作品后,让幼儿指出哪一首乐曲与欣赏的作品有关。如欣赏徐悲鸿的《群马图》后,给幼儿听乐曲《赛马》,幼儿很快指出了《赛马》和《群马图》都是热烈奔放的。
徐悲鸿《群马图》
4.看图配诗法
诗歌、谜语等在欣赏动植物和自然环境中的美时会经常用到。如小班欣赏与小白兔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就会引用“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的儿歌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小白兔的身体特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再如,在小班欣赏完小乌龟的模样后,就借用小诗“大圆是身体,脑袋小小的,身上有花纹,头上有眼睛,四条腿儿像花瓣,小小尾巴伸出来”来小结,既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乌龟的结构特征,又有利于幼儿进行有步骤的形象表现。
谜语一般在导入中引用,很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管是诗歌、谜语还是小故事等,都可以在欣赏活动中灵活运用,甚至可以同步进行以加强感染力。(www.xing528.com)
5.游戏操作法
运用游戏操作法能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各种不同的美术形式和风格。
如在欣赏过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后,就可以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即把风格相同或相似的美术作品找出来归为一类。
还有拼图游戏,即把美术作品的复印小件固塑后,剪开作为区角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和自由活动时拼着玩。
6.拟编故事法
教师请幼儿欣赏作品,然后自己创编故事,以加深幼儿对所欣赏作品的形式、内涵等的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欣赏作品《鸡的一家》时,幼儿创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鸡爸爸和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玩,爸爸和妈妈亲热地交谈,鸡宝宝们在草地上愉快地翻着跟头,做游戏,捉虫子。因为爸爸和妈妈就在他们身边,他们一点也不怕被狐狸抓去,所以玩得开心极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欣赏、表述,幼儿已经体验到了小鸡一家幸福、快乐的作品内涵,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7.评价作品法
评价应以儿童的自我介绍和幼儿间的互相评说和欣赏为主,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如先画完的幼儿可以自由地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角中展示,小声地互相评议和谈论。整个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幼儿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并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便于幼儿把对名画的欣赏经验迁移到对同伴和自己作品的欣赏中,使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评价《星夜》时,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整体感受、理解整幅画:“你看完整幅画后感觉怎样?”“你喜欢这幅画吗?”当时,有小朋友说:“要是有小动物在上面就好看了。”说明幼儿通过感受作品后,有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提高了审美趣味和鉴赏力。
8.联系主题活动法
“探险家”活动中,一位幼儿带来一张小区新家的地图,立即引发其他幼儿画地图的欲望。教师适时地向幼儿介绍了克利的部分作品《鲁杰恩近郊的公园》《有黄鸟的风景》《阿拉伯城》《北边的房间》《热闹的港口》等。幼儿画着属于自己的地图,每张画作似乎蕴藏着许多秘密,如同一个神奇的世界。
9.自由创作法
这是在幼儿欣赏之后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幼儿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的审美欣赏活动中,自觉地积累审美经验,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能动建构。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表现出来,能使幼儿的审美心理、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欣赏米罗《哈里昆狂欢节》后,教师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多种媒介和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能够自由地以色纸剪贴的方式表现植物、动物尽情狂欢的情景。
米罗《哈里昆狂欢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