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1939年9月3日星期日上午11点15分,距离我所站的位置仅仅几英尺的地方,就是我父母位于新福里斯特的房间的阳台,这个阳台拥有一扇通往客厅的落地窗。我们最近刚买的无线收音机就装在一个棕色的胶木盒子里,里面传出了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忧郁而略带哀怨的声音。他说,我们和法国政府联合向纳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的军队必须马上撤出波兰的领土,但没有得到答复。“因此,英国向德国宣战。”我认为事情的转变让人兴奋:战争注定是一种冒险,一定比我目前单调乏味的生活有趣得多。我的父亲曾在美索不达米亚参与作战,也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作战,我注意到这一消息让他惴惴不安,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 * *
1939年9月3日,大本钟的指针指向11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本应该更早到来,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早就预测到,一旦纳粹在德国掌权,战争就算不会必然发生,也很有可能爆发。唯一不确定的是,利益各方究竟能拖延多久。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意味着德国又朝世界大战迈出了一步。一些天真,或者说乐观人士仍认为,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的贪欲会得到满足,因此,各国没有对德国进行任何经济制裁,更别说武装干预了。“英国向我提出了抗议,”希特勒宣称,“我早就做好了英国宣战的准备,因此根本没打算回应这一抗议。”英法两国政府则辩解道,即便人们有心作战,但政府缺乏作战的手段。重整军备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即便奥地利向西方各国发出了求助信号,也没有力量进行有效的干涉。人们对此的普遍反应是,德国的准备并不充分,1939年9月国际的力量对比与18个月之前并无明显差别。不管正确与否,西方国家除了不赞同干涉德国的侵略行径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行动。希特勒吞下了贪婪的口水,等待时机,为下一次扩张行动制订了周密的计划。
时机很快到来了。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下一个吸引希特勒的目标。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利益妥协的产物,它的工业重镇苏台德地区以讲德语的居民为主,他们认为自己—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这个国家是地位低下、备受凌辱的少数族群。以内维尔·张伯伦为代表的西方各国领导人认为,苏台德地区讲德语的居民的诉求并非全无道理,应该对领土进行重新调整。张伯伦认为,至少在公开场合表示相信,事情到此会圆满结束。他信誓旦旦地对自己的妹妹艾达保证,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不符合希特勒的政策,因为希特勒计划将所有讲德语的居民纳入帝国范围之内,但不包括其他民族”。在这种幻想的支配下,英国政府敦促捷克斯洛伐克在领土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主张抗争的领导人达夫·库珀愤怒地说道:“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捷克斯洛伐克是个野蛮的大国,正在欺负弱小的、爱好和平的德国!”
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在即将移交给德国的领土上,几乎包含了该国所有用来自卫的边境防御工事。9月份之前,他们就发现很难对德国的入侵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抵抗,9月份之后就变得更无可能。张伯伦一味地寻求和平,但他实施的政策几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慕尼黑谈判结束之后,他以胜利的姿态返回伦敦,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人群。一位外交官员刻薄地说道:“你一定认为我们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不是背叛了一个弱小的国家。”
张伯伦由衷地认为,希特勒是值得信任的。他认为自己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这是一种值得欢呼的和平,一种至少可以维持数年的和平。对丘吉尔来说,这次费尽心力获得的和平只是一种耻辱的和平,更糟糕的是,《慕尼黑协议》只换来了几个月极其被动的局面。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而收益却微乎其微。他写道:“我们似乎必须在战争与耻辱之间做出选择,我认为我们选择了耻辱,但不久的将来战争还是不可避免,而且面临的局势比现在还要糟糕。”
仅仅几个月之后,事情就不幸被他言中。德国现役军人接近100万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在征兵方面做出的限制也变成一纸空文,德国开始实施全面征兵制度。这是一个可怕的警示:这个装备已经非常精良的国家,对战争的准备比那些漫不经心的对手更为充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变本加厉,为了能为其迅速增长的人口提供住房和食物,他再三强调德国对生存空间的需求。他没有明确说明德国人的生存空间要以怎样的方式取得,但无疑德国是要向东扩张。4月28日,希特勒撕毁了5年前与波兰签署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波兰注定成为德国的下一个目标。
虽然公然发动侵略是不可宽恕的,但希特勒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对波兰的现状表示不满。但泽自由市和波兰走廊以讲德语的居民为主,他们渴望并入德国,虽然他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声称波兰统治者苛待他们,但他们仍持续不断地抱怨,这种抱怨在柏林引发了共鸣。希特勒托词说,自己对波兰的领土没有丝毫觊觎之心,但他也不能无视同胞们的请求。他想要采取激烈的措施来拯救不幸的同胞,但仍有两个顾虑。第一个是英国和法国对此事的态度,总体来说,他认为自己可以承担这种风险。英法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并未做出及时的回应,让希特勒认为,西方各国都太温和、太软弱,除了毫无意义的抗议之外,什么都做不了。(www.xing528.com)
第二个顾虑更值得怀疑,那就是苏联的反应。希特勒认为,德国与苏联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但他并不急于挑起事端。苏联可能认为德国入侵波兰对它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做出回应,这是德国需要面临的另一个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德国决定与苏联达成一项交易,由苏德两国共同瓜分波兰。整个1939年夏天,德国驻莫斯科大使就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8月23日目标达成,不到一个月之后,苏联和德国的军队入侵波兰。
即便面对德国的单独入侵,波兰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令人惊讶的是,当它强大的邻国苏联入侵其东部领土时,波兰人民竟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顽强抵抗。1939年9月1日清晨,包括9个装甲师在内的56个德国师浩浩荡荡地越过了德波边境。几个小时之后,1600架德国轰炸机开始对波兰的城市,尤其是华沙展开空袭。丘吉尔是第一个得知此消息的英国人,波兰驻伦敦大使拉钦斯基伯爵决定绕开外交部和唐宁街,径直去找那个他认为会做出及时而有力回应的人。丘吉尔对战争的爆发并不感到意外,但英国的其他政府部门对此却准备不足。帝国总参谋部首席大臣高特勋爵一直念叨着“我不相信”,他认为陆军部尚未得到消息,因此此事肯定没有发生。当他最终得到波兰遭到德国入侵的确切消息后,他发布了全民总动员令,但不建议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法国的反应与英国如出一辙。如果德国拒绝从波兰撤军,英法两国无疑会对德宣战,但伦敦和巴黎方面都不认为有必要立即采取其他行动。
绝好的机会是不是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而且以后也不会得到答案的问题。很显然,波兰问题已经无力回天,盟军不可能采取任何军事措施阻止甚至延缓德国的入侵。但是在西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急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侵占波兰,而且考虑到与苏联的冲突迫在眉睫,希特勒将德军主力集中在东线,只留了10个师镇守德法边境。至少从理论上讲,一场全面的进攻或许能攻破德军的齐格弗里德防线,让德国面临被入侵的危险,但实际上,这一设想要想成真并没有那么容易。英国的远征军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未组建成功,因此对这一计划毫无贡献。法国的准备虽然比英国充分,但也远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不仅在军事上,更重要的在心理上,他们都不打算发动任何全面的进攻。
两国政府都犹豫不决,张伯伦向下院保证,希特勒仍有可能更加谨慎地考虑自己的计划,英国足球协会也认为,目前的局势还不足以取消第二天的比赛。就连确信战争不可避免的丘吉尔,也在犹豫是否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战争贩子的形象。在9月2日举行的议会辩论中,他选择了沉默。
虽然战争最终不可避免,但政府中的一些人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塞缪尔·霍尔告诉内阁的那样,他们“可以始终履行宣言的承诺,但不必全力以赴”。信守承诺,至少张伯伦政府对于信守承诺的理解,就是英法两国政府履行对德宣战的义务,但是随后却宣而不战。当波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一定会达成某种妥协—一旦希特勒打败了波兰的军队,颠覆了波兰的政府,或许可以通过劝说希特勒建立某种傀儡政权,让波兰享有名义上的独立,以此来安抚民众的不安。希特勒很乐于维持英法两国政府这样的幻觉。
几年以来,英国政府目睹了无数城市被空袭摧毁的场景,格尔尼卡、巴塞罗那,现在是华沙。伦敦肯定是下一个吗?民众已经做好了遭受毁灭性袭击的准备,他们知道英国皇家空军和防空部队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但他们认为,这种努力基本上是徒劳的。就像鲍德温警告的那样:“子弹总是不长眼的,轰炸机总会得逞。”宣战几个月之后,警示敌人来袭的警报声响起,“你们已经把伦敦的命运交到希特勒手上了,”丘吉尔行事风格独特,为了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他没有前往防空洞,而是爬上了海军部的屋顶。“战争进行了还不到半个小时,希特勒的轰炸机已经抵达伦敦上空!”不过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那不过是一架迷路的民用飞机引发的误报,几分钟之内警报解除。这一天剩余的时间都平安无事,第二天也平安无事,接下来的几周和几个月都平安无事。张伯伦苍白的承诺并没有引发戏剧性的高潮或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是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民众的愤怒和不断加剧的物资匮乏。这是一场“无聊的战争”,一场“虚假的战争”。没过多久,伦敦市民又开始怀念那段让人惴惴不安的平静期,并希望它能够再次出现,但在当时,这好像是一种几乎难以忍受的负担。
延伸阅读提示
这一时期的每一部历史书和每一部传记都不可避免地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作重头戏来描述,和其他书籍一样有价值,但能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部书是艾伯特·施佩尔的《第三帝国内幕》(伦敦,197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