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经历了五代有代表性的模式。
第一代:技术推动型模式(Technology Push Model,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如图1-2所示。
图1-2 技术推动型模式
该模式假设从来自应用研究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展和企业中的生产行为,并最终导致新产品进入市场都是一步步前进的。该模式的另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更多的研究与开发就等于更多的创新。当时,由于生产能力的增长往往跟不上需求的增长,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市场的地位。
第二代:市场拉动型模式(Demand Market Pull Model,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如图1-3所示。
图1-3 市场拉动型模式
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一个竞争增强的时期,这时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尽管新产品仍在不断开发,但企业关注的更多是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变革,扩大规模,多样化实现规模经济,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许多产品已经基本供求平衡,企业创新过程开始重视市场的作用,因而导致了市场需求拉动模式的出现。该模式中,市场被视为引导开发的思想源泉,而研发是被动地起作用。
第三代: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模式(Interactive and Coupling Model,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如图1-4所示。
图1-4 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模式
大量研究显示,先前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对科学、技术和市场的描述过于简单和极端化,并且不典型。于是,Mowery和Rosenberg总结提出了创新过程的耦合互动模式。(www.xing528.com)
第四代:并行模式(Integration Parallel,20世纪80年代早期~90年代早期),如图1-5所示。
图1-5 并行模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企业开始关注核心业务和战略问题。当时领先的日本企业的两个最主要特征是一体化(Integration)与并行开发(Parallel Development),这对于当时基于时间的竞争(Time Based Competition)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第三代创新过程模式包含了反馈环,有些职能的交互与协同,但它仍是逻辑上的连续的过程。Graves在对日本汽车工业的研究中总结提出了并行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各职能间的并行性和同步活动期间较高的职能集成。
第五代: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System Integration and Network Model,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现在),如图1-6所示。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意识到,新产品开发时间正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也往往意味着成本的提高。Graves指出,新产品开发时间每缩短1%,开发成本将平均提高1%~2%。为此,在这种基于时间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提高创新绩效,必须充分利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网络进行集成化和网络化的创新。
Rothwell指出,第四代和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式的主要不同是第五代创新使用了先进的IT和电子化工具来辅助设计和开发活动,这包括模型模拟、基于计算机的启发式学习以及使用CAD和CAD/CAE系统的企业间和企业内的开发合作。开发速度和效率的提高主要归功于第五代创新过程的高效信息处理创新网络,其中现今的电子信息通信提高了第四代创新的非正式(面对面)信息交流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模式是通过分析创新过程而得出的。其中前两种模式实际上是离散的、线性的模式。线性模式把创新的许多种来源简化为一种,没有反映出创新产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离散模式把创新过程按顺序分解为多个阶段,各阶段间有明显的分界。交互作用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增加了反馈环节,但基本上还是机械的反应模式。第四代和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式的出现,是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飞跃,标志着从线性、离散模式转变为一体化、网络化复杂模式。由于创新过程和产品对象的复杂性大大增强,所以创新管理需要系统观和集成观。而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发展为第四代、第五代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1-6 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