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承载着所有参与智慧课程同事们的期望,为这本记录我们课程历程的书写序,我感到十分荣幸。
拿起笔来,脑海中浮现的是我们一次次共同研讨的经历。一次次的集体教研,无数次在办公室里研讨问题,有争执,但更多的是共鸣;有辛苦和泪水,但更多的是看到学生在课程中受益后的欣慰。从课程筹备到现在已经走过的两年里,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并不孤独。还记得单校长经常微笑着鼓励我们:“学校会大力支持你们,不要有负担,放手去做。”还记得宋校长在我们困惑时对我们说:“咱们在做、在真正地实施就是进步,因为我们敢于迈出第一步。”还记得肖书记手托下巴专注聆听我们谈论问题,凝神思考后给出建议;还有学校“梧桐树下一家人”微信群中同事们发来的一篇篇启发我们思考的文章……
有许多人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坚定地进行智慧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的需要。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或许都经历过以下的场景,课堂上语文老师教“太阳”这两个字时,孩子们就会说出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老师会随手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一个太阳,还会讲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这时下面有学生说:“老师好像美术老师!”还有学生说:“不对,像科学老师。”“不对,像数学老师,因为她说太阳是圆圆的,是形状!”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从感知事物的整体开始的,然后渐渐感知事物的各部分。脑科学研究指出,脑是以整合的方式而非分散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加工的,知识越整合就越易于学习。所以学生们不明白也不习惯于接受将完整主题割裂成碎片分到各个学科讲述的方式,缘于此,我们将每天下午的课程以主题的形式固定下来,将智慧课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们,通过一个个符合自然规律的季节课程、一节节符合时间顺序的节日课程等学生们喜欢的活动形式,俯下身子以孩子们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完整地认识世界。(www.xing528.com)
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真实的书。虽然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是我们本就是践行者,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相信读者能从本书中看到我们正在实践的育人模式,会在智慧课程之路上看到我们不断前行的足迹。
闫 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