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礼:从小方面懂礼貌,从大方面重文明

明礼:从小方面懂礼貌,从大方面重文明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容庚为车夫不礼之举所气,次日一早就写信辞了职。明礼,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懂礼貌,要注重礼仪,要学会礼让;从大的方面来说,则是要求我们要讲文明,要注重社会公德。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就不会有什么出息。

明礼:从小方面懂礼貌,从大方面重文明

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礼貌无须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

——蒙田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

[小故事]

1、避席受教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www.xing528.com)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于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其中唐代的高僧玄奘就流传下了类似的佳话。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在历史上,唐僧实有其人,他历经千辛万苦,徒步前往天竺(现在的印度)取回佛经,为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僧,名玄奘,今河南偃师县人。在他八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坐在桌子边上向他口授《孝经》,讲到“曾子避席”的时候,玄奘突然整理衣襟站了起来,他父亲很惊讶,问他为什么,玄奘答道:“曾子听到老师要讲授道理就站起身来表示尊敬,现在我听着父亲的讲授,怎么还能一动不动地坐着?”父亲听了心里很高兴,认为玄奘有出息,将来一定能有一番作为。

2、林白水礼感容庚

林白水是清末明初的著名记者和学者。辛亥革命后,他在北京先后创办了《公言日报》和《社会日报》,名气颇大。他请比自己小近30岁的容庚(后来成为著名的金石的学家)为自己的孩子教授篆文。容庚每次来上课,林白水都用自己的包车将他送回去。林白水的车夫是个势利之人,他觉得容庚只不过是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就看不起他。有一次,车夫送容庚回家,路上借机刁难,把容庚拉到冷僻处丢下。容庚为车夫不礼之举所气,次日一早就写信辞了职。林白水看完辞职信后,立即辞退了车夫,还派两个孩子步行十几里亲自将道歉信送到容庚手里,并叮嘱孩子别忘了代他向容先生磕头,谢罪。容庚看到两个累得气喘吁吁的小孩子送来的信,怒气顿消,当天便赶来林家答礼。谁料林白水见了容庚,竟撩开袍了,又当面向他磕头赔礼。容庚见状急忙扶起起来林白水,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再不提辞职之事。这件事正当时被传为美谈。

明礼,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懂礼貌,要注重礼仪,要学会礼让;从大的方面来说,则是要求我们要讲文明,要注重社会公德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自古以来,“礼”一直被看作个人修身养性,乃至国家政治活动中的大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就不会有什么出息。管子曾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定为“国之四维”,视“礼”作为保障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六经”有《礼》,成为每一个儒家学者研究的课题。在古人眼中,待人有没有礼貌,举止合不合礼仪,是衡量一个人的修养乃至品德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不讲礼貌,人们就会从修养和品德上对他产生疑问。古人所欣赏的,是举止得体,谦逊有礼的“君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的国度,近代以来,却由于贫穷、落后、肮脏、吵闹等种种原因被西方人当作不文明的典型。直到全国解放,毛泽东才庄严宣告:“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然而到了文革,是非颠倒,荣辱易位,文明、礼貌和道德修养被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和修正主义的标签,中国人的文明礼貌素质遭受了又一次的摧残。有这样一个故事,八十年代初,一位中国厂长为引进意大利、法国的生产设备赴洋考察,所到之处,外国人见他是东方人模样,就问他:“你是从日本来的?”厂长回答;“不是!”“从新加坡来?”“不是!”“那你一定是从台湾来的了!”“还是不是!”这另外国人很惊讶:“难道是从中国内地来的?”中国厂长点头,但心中却不是滋味,细问原因,原来在外国人印象里,大陆人就是随地吐痰、大声嚷嚷的,他见厂长衣衫整洁,文质彬彬,所以就没往大陆想。这个故事所反映的,当然有历史形成的西方对中国的歧视,然而,别人的看法就像一面镜子,从中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身上需要自省的地方。就像一切封建习俗不可能随着社会主义的来临自然而然地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消失一样,人们也不大可能在文革的混乱野蛮气息过后一下子变成谦谦君子。礼貌需要时间培养,更需要环境的熏陶,改善整个社会的文明礼貌状况,需要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代三代人付出巨大的努力。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们的文明礼貌状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1981年2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央爱卫会、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9个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出通过“五讲”达到“四美”的倡议。倡议认为:讲究文明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神州大地开始兴起文明礼貌新风。“五讲”即我们听熟悉的“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文明礼貌。

如今,中共中央在《纲要》的20字方针里,将“明礼”作为一个单独的道德规范提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从新时代的高度要求自己,做弘扬社会主义风尚的一代新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