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崇明岛的形成及大陆漂移学说的探究

探索崇明岛的形成及大陆漂移学说的探究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究学习崇明岛的形成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探究学习大陆漂移学说的不足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轰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大陆的移动并不是陆地独自在海洋上漂移,而是大陆与附近的洋底组成的板块一起在缓缓移动。

探索崇明岛的形成及大陆漂移学说的探究

知识链接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一词出自《神仙传·麻姑》,意思是说海洋会抬升成为陆地,陆地也会演变成大海。在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科学工作者找到了许多古海洋动物植物化石。这些海洋里的生物为什么会出现在高山地区呢?原来,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才形成了山脉。

探究学习

崇明岛的形成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全岛面积1269.1平方千米,海拔3.5~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有专家预计,崇明岛50年后将和北边陆地接壤,你觉得可能吗?查阅资料,分析崇明岛成因。

我们小组认为这个说法是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崇明岛外,你还能找到其他“沧海桑田”的证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小组在探究这个问题时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反馈

我比较赞同________小组的说法,理由(知识性、逻辑性、新颖性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探究学习

大陆漂移学说的不足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轰动。因为它明确地向当时在地质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大陆固定论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大陆漂移说中存在一个致命弱点。

◆查阅资料,大陆漂移学说的致命弱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桌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反馈

我比较赞同________的观点,理由(结构、知识性、逻辑性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说(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海洋地质学家H.H.赫斯(Harry Hammond Hess)和海洋地球物理学家R.S.迪茨(Robert S.Dietz)分别提出的。

50年代以来,随着海底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相当于中生代侏罗纪(大陆最老岩石年龄在30亿年以上),而且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岩石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岩石年龄愈老,而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60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

板块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洋壳“新陈代谢”过程,其所历时间约需2亿年。它也是海底岩石年龄的下限。

探究学习

简述题

◆根据上述材料及示意图,简述海底扩张学说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同桌交流,列举海底扩张的主要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xing528.com)

◆互动反馈

我比较赞同________小组的观点,理由(结构、知识性、逻辑性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剑桥大学的麦肯齐(D.P.Mckenzin)和派克(R.L.Parker),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W.J.Morgan)和拉蒙特观测所的勒皮雄(X.Lepichon)等人联合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它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引申。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大陆的移动并不是陆地独自在海洋上漂移,而是大陆与附近的洋底组成的板块一起在缓缓移动。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探究学习

1.岩石圈

岩石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千米,为地震高波速带。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异。

◆查阅地图及相关资料,记录下亚欧板块主要包括哪些大陆、岛屿、半岛及海洋。

2.板块运动

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的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就是3000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洋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岩层一起带到高温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5~6人一组,共分6组,每组认领一个板块,根据板块运动方向进行相互运动,完成下列表格。

◆根据六大板块示意图上各板块的运动方向推测:

(1)南、北美洲同欧洲、非洲的距离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判断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中海是在拓宽,还是在缩小?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反馈

我比较赞同________小组的说法,理由(知识性、逻辑性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山地震带

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

◆查阅“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带”图,观察、分析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全球六大板块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组员交流,总结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全球六大板块联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反馈

我比较赞同________小组的观点,理由(结构、知识性、逻辑性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评价表

评价等级:优、良、中、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