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度首钢社会文化的整体变化,无论是对首钢工人群体还是对首钢工人家属,都设置了“首钢搬迁前后,各方面的变化情况”这一问题。
对于首钢工人群体而言,有59%的受访工人认为变化比较大,有21%的受访工人认为变化非常大,两者占到了80%,仅有20%的受访工人认为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原因在于工作地点、环境、同事、工作本身的变化让工人群体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工人家属或者已经退休的工人群体无法感受到的,毕竟没有经历直接的调整(图6-13)。
图6-13 首钢工人群体认为首钢搬迁 前后变化程度图
图6-14 首钢工人家属群体认为首钢搬迁 前后变化程度图(www.xing528.com)
对于首钢工人家属而言,31%的工人家属群体表示变化比较小,而与之对应的是有32%的家属群体认为变化比较大,两个群体比例基本持平,而26%的群体表示没有什么变化(图6-14)。
在问及开放性问题“首钢哪部分变化最大”,受访工人认为的变化可以归纳为7个方面:(1)工作地点,这是最多工人认为变化最大的地方,“上班的距离”“离家远”等;(2)技术方面,如“产量、质量上去了”“首钢的品种钢更上一层楼”等;(3)发展方向,如“钢铁产业不再占主导”“生产新的产品,高附加新产品”“用陈旧的思想不切实际搞新企业”等;(4)企业文化,如“更突出以人为本”“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企业文化变迁”等;(5)生活环境,如“环境变化大”“新厂房,新设备”“美化了环境”等;(6)工作人员方面,表现在“人员流动性大”“工人思想变了”等;(7)管理方面,工人表示“设备设施一流,管理有待提高”“工作程序发生变化”等。而受访工人家属对这些变化表现地更为分散,但是最集中表现在:(1)福利的变化,认为“工资少了”“工资、福利、职工住房不如先前好”“给200元有5~6年了,这种情况的还有1 000多人”;(2)生活圈子的变化,“生活朋友少了”“朋友少了”“关系网变了”“凄凉了”“人心散了”;(3)两地分居,如“职工分散全国各处,离家较远”“两地分居,家庭生活无法顾及”;(4)失业问题,“买断,失业,生活”“厂子停产,规模变化,可能面临失业”等;(5)环境问题,普遍认为“环境干净多了”“社区空气污染变小”“景色宜人,空气新鲜”“干净了环境”等;(6)生产格局,认为“生产管理都有变化”“生产增多,进步了”;(7)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没有过去好,过去维护好,现在没人维护”“文化馆没有了”等。无论工人还是工人家属都有一些持不关心的态度,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原因是“跟我们没有关系”“不关心,爱搬不搬”,还有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在问及开放性问题“首钢哪部分变化让您觉得最可惜”,受访工人反映最多的是:(1)工作地点的问题,认为“离家远了,回不了家”“上班远了”“坐车时间太长”,甚至“交女朋友不方便”“与家人之间距离远了”等;(2)环境问题,“生活环境变化太大”;(3)管理问题,现在是“封锁似管理”“搬迁前是人性化,之后是制度化”;(4)人员问题,“厂区的人气”“人员结构”变化了可惜,尤其是“过去的人情味”,现在都是“人浮于事”“人才流失”“职工各奔东西”,原来“员工之间的融洽感情”,现在“人性差”;(5)产业问题,“产业分散”“老产品少了,没有了”。而工人家属认为变化可惜的,主要是:(1)下岗问题,“下岗的太多了”“一些老职工辞退活不下去了”;(2)人际关系问题,如“同事少了”“人少了,不热闹了”“同事关系疏离”“人情淡泊不繁荣了”等;(3)福利问题,“各方面(检查身体,组织活动)等都没了”“退休福利没了”“现在职工的待遇不如以前”;(4)社区管理,“小区没有以前管理得好”“上级领导对社区的关怀减少”;(5)还有一部分家属提到“归属感”,认为现在“精神空虚,无归属感”。同样,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惜”的,“跟我们没关系”。而对于搬走这件事可惜不可惜,有的家属认为“可惜”,毕竟“干了这些年,突然就搬走了”;而有的家属则认为“不可惜”,因为是“国家规划”的。
在问及开放性问题“首钢搬迁前后,什么方面没有改变并且可以传承下去”,无论是工人还是工人家属,提及最多的是“首钢精神”,即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受访工人提及最多的是“首钢人的进取精神”“博采众长,人才为本”“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人才为本”“诚信敬业”等;而工人家属很多都是老首钢人,都提到老首钢的工作作风,即“老工人的精神艰苦奋斗”“团结”“首钢精神——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发生重大灾难时仍帮助,实在的团结互助精神”。从受访工人层面来说,希望传承的还有人际关系(“老职工对首钢的感情”)、福利体制、规章制度等,还有工人提及“对家人的思念”;而工人家属希望传承的则是优良的环境、好的社区和物业服务,还有记忆。也有少部分家属则认为“没有传承,设施可以参观”。
从首钢受访居民对首钢总体变化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实体层面,环境、福利、制度的变化相对给人直接的变化感觉,但由于不同受访居民群体家庭中亲属在岗或退休情况不同,每个人对这些变化的感知程度也不同。尤其是目前现阶段厂区还基本保留,还未开始实施大规模开发,工厂环境本身并没有让工人和家属感觉特别可惜。但制度关系层的“人员关系”和“人情味”、意识形态层面的首钢精神、首钢企业文化则是受访居民群体反复提及的,认为失去最为可惜,希望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因为这涉及首钢工人及其家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这里需要考虑当工厂搬迁之后,保留下来的原意识形态文化是否能够构成地方性的问题。人们对昔日企业辉煌历史持有的荣耀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的国营大企业工人素质的自觉意识,在社区建设中对企业原有景观的保护愿望,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内容,而工人与企业、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网络联系则大大减弱。由于与工厂的经济联系的削弱,社会文化由于其惰性,始终停留在过去时代,会造成另外一种意识形态文化空间上的不整合。首钢工人的集体主义文化尽管降低,但是其存在的一定依赖和留存,在一定程度却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而包括中国动漫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等新概念的提出,一方面由于没有特别的途径告知工人们首钢的未来,另一方面首钢搬迁后工人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构化动力,导致他们也并不关心首钢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因此,这种集体主义文化的归属只是狭义上的归属,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够上升到集体荣誉感的,无法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的文化氛围或者居民的社会资本。所以,这种集体荣誉感和对首钢工厂的认同感,在本案例中表现出与时间和历史的相关性,即承载在年长及经历过首钢搬迁的工人及其家属身上,而与首钢地区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检验。尤其是现在首钢尚未进行大规模改造,若将来一旦首钢厂区改造完成,承载石景山首钢辉煌记忆的人们还能将这种集体荣誉感和记忆传承下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