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园区整体的企业网络来看(图5-17),伴随着工业空间的演替,主要包括四条主线:一是标准化研究所的从属部门由邮电部改为工信部,是名义上的变化,实际上的社会网络不变。二是同样情况的北京邮电学院到北京邮电大学的变化。三是北京鸿雁电器设备厂,企业性质由508厂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合办企业,转变成为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办企业,企业发展过程则表现出由于企业升级需要,将制造业环节外迁,仅剩销售环节留在园区内。而真正变化的是北京邮电508厂,既是工业空间演替的核心区,又是整个园区企业网络变化的主线。1969年北京邮电508厂建立,到2002年改制成立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建立第一个园区。该园区前期主要吸引ICT产业,后期随着不断被授牌,园区的级别不断提升,吸引科技企业的范畴也越来越广。2005年引入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建立了DRC设计创意园区,即第二个园区,主要集中于工业设计企业。囿于园区面积不大,第一批以洛可可、视觉中国等为代表的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已经迁出园区。
纵观整个企业网络的变化,重点关注园区内政策和社会网络的变化:从政策来看,三个时期,从508厂到后来的普天健德有限公司,政策关系的主线始终围绕在邮电系统(部门改革后的电信系统)中。从第二时期开始,中关村园区开始介入,通过德胜园区管委员进行统一整合,使得两个园区内部企业都能够享受到中关村企业的优惠政策。其后科技委员会这条主线开始介入,从西城区到北京市再到科技部,不断提升的授牌层级,使得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的政策吸引力和作用力逐步提高,但也伴随着入驻企业筛选门槛的提高。正如在B座从事广告设计的然先生(男,30岁)提到的一样,“园区入驻企业是有门槛的,要销售收入在一定水平以上才能入驻”。那么在这些政策空间的影响下,企业入驻或者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否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社会网络来看,具体要谈的是两个园区都是在508厂原厂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园区中的企业选择入驻园区与508厂是否有关?这是一个前提问题。两个园区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这是第二个问题。而两个园区内部各自孵化的企业与该园区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的关系网络,则是要研究的第三个问题。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两个园区尽管都是在508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分属于不同的具体分管企业,一个是普天健德有限公司(实际上属于华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另一个则是从属于北京工业设计中心。两个不同的管委会,也带来了不同的物业团队,这导致两个园区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以至于从园区管委会层面,DRC的总经理表示“与后面的园区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和他们的老总比较熟”。而入驻园区的企业,如在普天德胜科技园区中的派华文化负责人表示:“(对)前面的(DRC)一点儿都不熟悉,不知道什么名称,更没有合作,一般就是车子从正门过来就这么进来了(意思为并没有穿过前面的DRC)。”该负责人在名片上写的也是“新外大街28号院15号楼二层”,而并没有出现DRC设计创意园区的名称或者标识。
同样,入驻DRC设计创意园区的斯巴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曲总,在被问及对后面园区的看法时,表示惊讶:“后面难道还有其他设计企业吗?我对后面那个园区的具体情况一点儿都不清楚,也从来没走动。”
图5-71普天德胜科技园区企业网络演替过程(www.xing528.com)
这种两个园区间的“隔离”,也表现在DRC一楼大厅之间锁着的门景观中(图5-18)。尽管已经可以看见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的招牌,但两个园区还是不能相互自由走动,实际上两个园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DRC自身只是占据了普天德胜园区的一、二两层,而三、四层被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称为E座(图5-19),从属上又归于普天德胜科技园区,而非DRC。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因为园区产权主体多样,过去是电话厂,因此往往出现物业多头管理的现象。乐升科技的陈小姐曾遇到过如下情况:
“如修厕所的时候,出现内部管道和外部管道由不同公司负责;在进行装修线路改造时,需要找到原来的装修设计公司,物业都不负责,相互推诿……”
图5-18 DRC一楼大厅隔离两个园区的景观
图5-19 普天德胜科技园区DRC和E座企业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