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工业区

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工业区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 1978—2013年北京市人均GDP变化情况从产业结构来看,自1980年以来,北京市三大产业产值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而提高。而三产百分比则随之提高,从23.71%上升到76.85%,与第二产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图3-4 从1978年到2013年北京工业占GDP和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图由上可见,北京产业结构正在实现逐步升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工业化后期阶段,并逐步呈现出“后工业经济”的态势。

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工业区

工业空间演替的动力本质上即所谓产业结构转化力的动力机制问题。具体而言,现阶段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有需求、供给、国际贸易、政府的产业政策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和变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说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志彪,2000)。其中,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制约;供给因素则表现在传统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供给上;而随着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产业结构的变迁越来越受到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产业发展政策是对产业结构的一种主动干预(刘志彪,2000)。

要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的理论及方法有很多,具体包括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钱纳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霍夫曼定理以及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等。本书采用赛尔奎因-钱纳里的理论(表3-1),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发展阶段的演进模式进行比照分析(钱纳里,1989)。

表3-1 赛尔奎因-钱纳里的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与发展阶段的演进模式表

从人均GDP发展看,从1978年到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水平不断提升,从1997年的1 257元/人(797美元/人)增长到2013年的93 213元/人(15 052美元/人)。单从人均GDP指标判断,已经超过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标准。其中,在2003年就达到人均GDP 4 000美元的标准,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后期(图3-1)。

图3-1 1978—2013年北京市人均GDP变化情况

从产业结构来看,自1980年以来,北京市三大产业产值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而提高。从“六五”到“十一五”,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57倍,第一产业产值增长近8倍,第二产业产值增长22倍,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则超过137倍。第三产业产值显示了较大的增幅,一方面与其底子薄、基数小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调整。其中,“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是目前增长量最大的三个时期(表3-2、图3-2)。

表3-2 1980年以来六个阶段三大产业产值变化表

(www.xing528.com)

图3-2 从“六五”到“十一五”期间北京三大产业产值对比图

进一步从每年的三大产业结构来看,北京市一产百分比从1978年到1990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自此以后逐年降低,2013年一产百分比已经不足1%。二产百分比则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从1978年的71.14%降低到2013年的22.32%。而三产百分比则随之提高,从23.71%上升到76.85%,与第二产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从1992年的数据来看,北京就已经与赛尔奎因-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后期三大产业结构基本相符;而到2006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尤其在“十一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呈现出“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态势(表3-3、图3-3)。

表3-3 1978—2013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表(单位:%)

图3-3 从1978年到2013年北京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

在第二产业中,除去建筑业,单从工业的角度来看,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64.52%下降到2013年的18.14%;而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是比例依然保持在81%左右(图3-4)。

图3-4 从1978年到2013年北京工业占GDP和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图

由上可见,北京产业结构正在实现逐步升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工业化后期阶段,并逐步呈现出“后工业经济”的态势。在北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这种态势给北京工业企业的迁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城区内工业企业的外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