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产生并流行于民间社会中的一种地方性的信仰文化事项,一般以原始的万物有灵论为基础,融合儒家文化和民间神秘文化,以敬天祭祖和鬼神崇拜为主要内容,以禳灾求吉为主要目的。民间信仰是中国的一种宗教传统,它的起源时间早于佛教、道教和儒教,在我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教团宗教。新中国成立以后,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因被定位为“封建迷信”而被压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几乎所有的民间祠庙都被迫关闭,正常的民间信仰活动几乎完全消失。
“文革”以后,尤其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宽松的宗教政策的实施,一度遭受打击的各种形式的民间信仰在中国各地广泛复兴,并以其简约性和通俗性赢得了较多的信众。“受港台经济、文化的影响,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率先恢复祠庙和神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也先后重建原有的民间祠庙和恢复原先的祭祀活动”。[1]有学者认为这或许是历史上最大的地方宗教仪式传统的大规模复苏和重塑[2]。这些民间信仰,以“气功”“武术”“花会”“民间音乐会”等为主要形式,乃至打着佛教、道教旗号,重新活跃于大庭广众之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民众精神生活发生了重要影响。[3]在一些地方,民间信仰的规模和影响甚至超越了五大宗教。乡村是此次民间信仰复兴的主要地区,有学者估计从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间,“中国各地约有一到两百万个村庙被重修重建,并且长期以来被认为已失传的仪式传统正在这些庙宇中重塑和举行”。[4](www.xing528.com)
这一现象引起学界的关注,大约从2000年左右开始,一些学者先后从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及人类学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濮文起(2009)指出,民间信仰在乡村社会的复兴呈现出四个特点:第一,掀起了大兴修复和重建宗教场所的浪潮;第二,大量整理、印制经卷,作为信众修习教义思想的读物;第三,基层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等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第四,民间信仰对民众的约束力较弱。[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