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讨政治民俗学的建设

深入探讨政治民俗学的建设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风俗是两重结构,包括地方风俗习惯与国家民俗行为。此后,重政治的倾向几乎成为德国民俗学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还影响了法国及北欧诸国。而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当代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风气、公序良俗,乃至民族精神都需要重建或重振,这些都属于政治民俗学的研究范畴。因此,研究民俗学的政治性,建立政治民俗学是未来民俗学学科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深入探讨政治民俗学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使民俗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而众多民俗学者投身到非遗保护实践中去的事实也早已表明:“民俗或非遗本来就不是客观的认识对象,而是民众和学者主观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具有政治性和政治价值。”[26]

民俗的政治性在中国古已有之,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就对风俗进行了这样的解释:“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风”指的是地方风俗。因为受个性和地方水土的影响,地方风俗表现出多样性。但是地方风俗并不都是纯和的,因此必须受到君王的控制,君王必须“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这就是俗。也就是说,风俗是两重结构,包括地方风俗习惯与国家民俗行为。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也指出圣人必须出来改造不好的地方风气,使其形成统一的国家民俗。可见,我国古代学者就已经强调了辨风正俗的重要性,强调了其中国家的主导性,可以看作最早的对民俗政治性的认知。在我国历史上,民俗在政治生活中承担了重大职能。观风知俗、移风易俗与因风顺俗都是民俗政治化的表现。“民俗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地方认同,都是一种民俗政治问题,而社会风气,公序良俗的建立,也是社会政治秩序的体现。”[27](www.xing528.com)

在现代民俗学的故乡——德国,早在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先驱赫德尔就将古代农民文化视为整个古代德意志文化,将民歌视为德国民族文化最基本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赫德尔将拯救德意志民族文化,重振民族精神的希望放在发掘与重建德国的民间文化上。民俗学家格林兄弟继承了赫德尔的观点,将搜集、整理德国民间故事作为日后统一德国的重要基础工作。此后,重政治的倾向几乎成为德国民俗学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还影响了法国及北欧诸国。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芬兰民俗学在教育国民,争取芬兰独立运动中起到的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民俗学在芬兰被尊为国学。而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当代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风气、公序良俗,乃至民族精神都需要重建或重振,这些都属于政治民俗学的研究范畴。因此,研究民俗学的政治性,建立政治民俗学是未来民俗学学科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