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历了13年的发展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对于社会化保护问题,近年来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第一,非遗观念的范围扩大,使理论和具体保护都有了突破;第二,国家《非遗法》和地方相关法规使我国非遗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两者能互补;第三,中国非遗社会化保护的工作重点与理论指引;第四,中国非遗社会化保护的“瓶颈”问题主要是非遗生存的生态问题,但坚持中华民族共识,就能发挥其积极的精神作用;第五,中国已奠定了非遗国际影响的基础,这是建设“一带一路”方针的契机;第六,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视角探索非遗保护的性质、方法,将是社会化保护理论的模式变革。鉴于这些研究,重视非遗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重视非遗的群体传承、给非遗留下可以生存与传承的生态、建立有关制度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用大数据进行非遗保护工作等,将是今后非遗社会化保护机制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的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化保护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及全体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历了13年的发展与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县的四级保护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化保护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视角下,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化保护的相关文献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梳理,从扩大中国非遗社会化保护研究的范畴、《非遗法》的法理基础及其实践、非遗保护重点工作模式的理论指导、非遗社会化保护研究的“瓶颈”问题、国际影响、理论变革等六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