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部公布的非遗生产性保护范围来看,基本属于狭义生产性保护范围。手工技艺类是最早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类别。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由国家十几个部委、机构合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场。有剪纸绘画、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传统医药展示,有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还举办了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2012年2月5日至2月15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生产性保护扩大到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展览以41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主,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88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加展览,邀请近17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展出珍贵实物近2000件。2013年6月15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开幕。在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保护成果展成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和亮点。如锦州满族刺绣、哈氏风筝等非遗项目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在研究方面,不少论文对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以及戏剧、音乐、节会、饮食等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进行了探索。如朱以青深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与生产性、变异性与多样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的关系,认为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让其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如此才能使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38]张礼敏则提出了“理性商业化”命题。认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即带有商品属性,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尊重和正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属性与现代文化创意潜力,打破“断面式”保护的思维模式,允许并助推其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自洽性转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商业化,方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和振兴。[39]近年来,除了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进行生产性保护外,在戏剧表演类、民俗(节会)类等类别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金辉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保护进行了探讨,认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弹奏、歌唱等技能方面的口传特性决定了它的无形存在方式,但在推广过程中,此类项目的保护工作却往往需要借助于物质化的手段进入大众的视野,比如书籍文本、照片画册、光盘硬盘、录音录像、博物馆橱窗展板等等。在保护工作中,需要正视物质性保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40]潘文焰、仲富兰从民俗文化的视域出发,基于节日整体依存的载体(文化生态)、节日内容的表现客体(节日习俗)、节日活动的行为主体(民俗大众)和节日运作的组织介体(各社会机构)四个维度构建了节日民俗系统,深入分析了我国传统节日生存困境的根源。同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视角,构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系统,分别从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识别系统与实体系统出发,根据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提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路径和策略。[41](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