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度经济学分析:解读有闲阶级

制度经济学分析:解读有闲阶级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在消费的财物的数量和等级上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有闲阶级”总是争取提高消费准,它在消费上超过物质生活所必需的程度。[18]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虽说是“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但却同时也是对有闲阶级的一种哲学的、心理学分析。

制度经济学分析:解读有闲阶级

作为制度经济学(“经济学说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各种制度”)的创立者,凡勃伦认为,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是两种制度,一种是财产所有权或金钱关系的制度,一种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的工具供给。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这本书就是研究在财产所有权或金钱关系的基础上怎样形成了所谓“有闲阶级”和这个阶级的地位与作用。他对“有闲阶级”的分析是完全立足在他对制度及其发展的理论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在野蛮时代,不存在经济特权和业务分化,因而还不存在“有闲阶级”,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闲阶级”是和财产所有制同时出现的。财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财产可以证明财产所有人比社会中其他的人占有优势地位,它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习惯的基础,是满足自尊心的必要手段。由于他们的心理和劳动阶级的不同,在习惯的道德标准的支配下,他们把参加劳动看作是有损体面的事情。他说,“有闲”指的“不是懒惰或清净无为,”而是指“非生产性地消耗时间”。不生产而有人供养,这才算本事,有此种本事的人就是有闲阶级。“要在不生产的情况下消耗时间,是由于(1)人们认为生产工作是不值得去做的,对它抱轻视态度;(2)借此可以证明个人的金钱力量可以使他安闲度日,衣食无忧。”[17]他进而说明,在金钱上占优势的阶级如何从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誉的心理出发从事对财产的浪费性消费,并说明有闲阶级的存在如何产生了不事劳动的主妇和一批仆从、门客等的“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为了在消费的财物的数量和等级上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有闲阶级”总是争取提高消费准,它在消费上超过物质生活所必需的程度。[18](www.xing528.com)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虽说是“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但却同时也是对有闲阶级的一种哲学的、心理学分析。因为对他来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一切经济学说都是建立在享乐主义的心理学和‘确信世事变迁的过程中,有渐入佳境的趋势’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而制度经济学本身正是建立在“新心理学”基础之上。[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