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文学上海”的研究中,推进着中国城市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视野的拓展,日益显示出研究范式转型的必要性,更多“文学中的城市”开始浮现。如尹莹的博士论文《小说重庆——国统区小说研究的一个视角》、姜丽的硕士论文《小说中的武汉——论池莉和方方小说中的城市书写》(2009)、刘颖的硕士论文《池莉笔下的城市书写》(2004);天津学界则组织笔谈“想象城市的一种方式——以天津为例”,闫立飞等讨论《作为想象城市方法的“津味文学”》。[44]张惠苑以博士论文《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研究》[45]进行整体考察,在京沪之外,西安、哈尔滨、南京等城市也进入研究视野。
从“城市文学”向“文学中的城市”的转型,不仅仅是学者理论取向本身的转变,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城市文学创作内部发生的变化。正如有学者在梳理近三十年关于“城市”的叙述史的时候所注意到的,“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发展,作家们越来越关注城市自身”。在池莉等人的作品中,城市作为社会和地理背景存在,就是在王安忆的早期小说中,城市也只是故事背景,是为人物而存在,但现在,王安忆等人意识到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塑造的“角色”。王安忆、叶兆言等人的“城市叙述”,与池莉等人的叙述已有了很大差别,他们并不把城市看成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是已经越来越有意识地按照个体想象虚构一座城市的“传奇故事”,“城市”自身成了这个传奇故事的“主角”。[46](www.xing528.com)
总之,无论创作者还是研究者正日益自觉地认识到,在文学与城市的关系中,“城市文学之于城市,也绝非只有‘反映’‘再现’一种单纯的关系,而可能是一种超出经验与‘写实’的复杂互动关联”。[47]易言之,城市不仅造就了城市文学,城市文学也反过来塑造了城市的形象,这种形象也许更接近于这座城市的本质;而且时间越久远,这种塑造的功能便越发明显而重要,尤其是在一座城市发生巨大变化甚至被毁弃之后,人们便只能通过相应的城市文学来想象它、记忆它。而呈现这种想象、记忆和过程,也正是“文学城市”研究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