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中的城市:构建新的理论视野

文学中的城市:构建新的理论视野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京、海派文学研究尤其后者的逐步推进,“文学中的城市”作为新兴概念,打开了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正在引致研究模式的转型。“文学中的城市”概念的兴起,一方面由于海外城市文学研究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基于中国城市研究、城市文学研究自身突破的需要。他认为“文学中的城市”“更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

文学中的城市:构建新的理论视野

随着京、海派文学研究尤其后者的逐步推进,“文学中的城市”作为新兴概念,打开了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正在引致研究模式的转型。“文学中的城市”概念的兴起,一方面由于海外城市文学研究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基于中国城市研究、城市文学研究自身突破的需要。如吴俊曾指出的那样,鉴于近现代文学上海几乎同体或者联体诞生,“‘上海文学’不仅是文学的地域所属的(区划、行政)概念,而且还是文学史和文学形态的(学术理论)概念,由此这个特殊的文学概念同时还建构起了‘文学上海’的特定文化概念”。[11]

作为城市文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首先兴起于西方学界。从1970年代开始西方出现了这一研究的转型,相关主要著作有[美]理查德·利罕的《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英文版由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年出版,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美]博顿·帕克的《文学中的城市形象》(Burton Pike: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dem Literature,由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年出版)以及威廉·夏普《不真实的城市:华兹华斯》(William Sharp and Leonard Wallock:Visions'of Modem City:Essay in History,art and Literature,由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出版)、克里斯蒂·赛斯默(Christine Sinzemore)《一个女人想象中的城市》(1989)等。[12]理查德·利罕著《文学中的城市》主要考察的是随着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文学对城市的想象以及城市变化又如何促进文学文本的转变。博顿·帕克的《文学中的城市形象》是通过“勾勒欧洲文学中的早期神话史诗,《圣经》和19、20世纪文学中的城市形象的大致轮廓”。[13]而威廉·夏普的《不真实的城市:华兹华斯》主要研究“城市是如何被生活在它们之中的诗人感受,这种感受的文学再现又如何受到了先前城市文本的影响……关注文学中城市的原始力量,文学如何把神话结构赋予城市”。[14]

张英进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较为明确地面向中国语境进行“文学中的城市”研究。在这本书中他提出:“城市存在于其‘文本中’,文本涵盖了心理体验、历史、文化价值,它们‘形形色色的形象、外形,不是表明什么创造了城市,而是表明城市使什么成为可能’。就现代中国的语境来说,城市催生了大量新的构形,它们在传统中国是难以想象的。”[15]

在进行中西城市文学比较研究过程中,陈晓兰注意到这一研究模式的差异。与中国热衷于研究城市中的文学不同,“在西方城市文学的研究中,他们更加强调‘文学城市’的层面,强调想象、再现、表述、话语对现实城市的塑形(configuration)。他们所关注的是城市被‘观念化’的历史,不是‘现实的城市’(real city)而是‘非现实’(unreal city)的、虚构的城市。‘文学中的城市’、‘城市的文学形象’和‘城市作为意象、象征’,等等,是他们研究中十分关键的概念。”[16]陈晓兰遂围绕“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作了诸多译介、阐释工作。在其主要成果《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17]《文学中的巴黎和上海》[18]《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19]中对“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作了反复论述,强调“文学中的城市”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文本表现和创造的城市,重点考察文学中城市的再现。这里的城市不是现实的城市,而是通过文学的语言和符号表述,成为我们可以认知的“词语城市”。(www.xing528.com)

在中文语境中,较早关注这一问题的是陈平原、张鸿声等人。陈平原在其北京城市研究过程中敏锐地进行了研究范式的调整,为了“北京学”的建立和扩展,为了争得从文学进入城市研究的权利,“文学中的城市”意识逐渐萌发。他明言:“我并不认为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文学想象与文化记忆,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20]“谈到北京,必须把‘记忆’和‘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以及想象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21]在此期间,他也注意到了国外诸如理查德·利罕著《文学中的城市》等成果,从而更明确着力于“文学中的城市”研究。近十年来陈平原、王德威合作,以“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为主题先后召开关于北京、西安、开封等城市的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研究丛书,这一系列会议和论文结集推动了中国学界更加重视想象、记忆对于城市的构造作用。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张鸿声以《“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22]等一系列论文和专著《文学中的上海想象》[23]推进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前一篇论文中,他明确指出:“从概念上来说,‘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要比‘城市文学’能够揭示更多城市对文学的作用与两者的复杂关联。”他认为“文学中的城市”“更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他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以上海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近百年来文学中上海想象的变迁,并力图借此在既有城市文学研究模式之外,建立从文学想象城市这一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