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承包经营制的探索和艰难的市场化改革之后,一直面临着生存危机的县剧团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迎来自身发展的新转折。2000年,宜城市新任市委书记上任伊始,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他经常把剧团演员调过去,为配合招商引资举办一些小型茶话会,表演一些小节目。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也确实为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成效,如地方政府因之成功引进燕京啤酒公司在宜城的投资办厂。
为配合招商引资工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为向来本地投资开发的商人们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和风情,便要求县剧团在2001年的招商引资晚会上,呈上一道地地道道的“家乡文艺菜”。地道的“家乡菜”该是什么菜呢?接到这一任务时,剧团的领导们犯了难,经过反复斟酌,认为只有花鼓戏地方味道浓,能够代表地方文化特色。但对于当时的县剧团来说,排演一场花鼓戏剧目却面临诸多困难。虽然花鼓戏作为地方戏,能够代表本地文化特色,但对于剧团的专业演员们来说,却20多年没有上演过花鼓戏,排演本身就是问题。另外,从当时剧团的人员队伍情况来看,不仅花鼓戏剧目创作是个问题,表演队伍也是个问题,一时之间全团人员心存犹豫、底气不足。
因为当时团里的花鼓戏专业演员非常少,演员们基本上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当时,男演员只有一个,女演员有八个。“七仙女加一个王母娘娘”,当时我们自嘲地说。
由于专业演员不够,剧团负责人不得不去市委书记那里去“诉苦”。为尽快解决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市委书记直接把市编委、人事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的局长们召集起来,专门开了一次研究会议,并现场为剧团特批了11个全额财政拨款的进人指标。很快,剧团便从襄阳市引进了11个人以充实演员 队伍。(www.xing528.com)
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的任务,剧团负责人请来当时一直从事花鼓戏研究的时任襄阳市艺研所所长李大庆。李大庆选择了传统、经典且为人们所熟悉的花鼓戏《梁祝》中的“十八相送”片段,在保持原有花鼓戏特点的基础上,为节目的音乐和唱腔加上了现代元素。
因为这台节目是要作为当地招商引资、招待外地客人的一道“地方菜”,所以,在开始审查节目时,有的市领导担心这样普通的老戏难以在晚会上表现地方文化特色。情急之下,文化局领导和剧团负责人商议后决定,在节目单上把《梁祝》改作《楚地风情》,就这样,花鼓戏《梁祝》通过了市领导的审查,顺利上演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剧团在当地招商引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当地政府成功吸引客商投资,换来了市里主要领导对剧团建设的重视和扶持。剧团也适时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专项特批经费。比如,在大型剧目创作上,政府给予了相应经费支持;又如,时任市委书记看到剧团每次都是租车下乡演出,买不起自己的演员交通车,便把政府用来接送领导上下班的车送给了剧团,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