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的起伏与变迁

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的起伏与变迁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襄阳花鼓戏是以湖北襄阳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的地方性戏曲剧种,自起源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阳境内对花鼓戏的唯一称谓。1980年,原市文化局在地方戏普查的基础上,为整合地方戏曲资源,扩大花鼓戏的对外影响,遂将之统一定名为“襄阳花鼓戏”。随着襄阳花鼓戏日臻完善成熟,最终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剧种。随后宜城等县也相继成立了花鼓戏专业剧团。

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的起伏与变迁

襄阳花鼓戏是以湖北襄阳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的地方性戏曲剧种,自起源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阳境内对花鼓戏的唯一称谓。在1980年以前,虽然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曲牌的名称一样,但因剧种流行区域的关系,各地习惯以地名而冠之。在宜城被称为“宜城花鼓”,在襄阳被称为“襄阳花鼓”,在枣阳被称为“枣阳花鼓”,等等。1980年,原市文化局地方戏普查的基础上,为整合地方戏曲资源,扩大花鼓戏的对外影响,遂将之统一定名为“襄阳花鼓戏”。

据史料记载,襄阳花鼓戏的渊源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在花鼓戏发展初期,其演唱形式主要是唱“吉庆歌”“打火炮”,演唱内容多是表演即兴编出的比较简单的四言八句,热闹但无情节。后来,民间艺人把一些民间传说、故事编成有人物情节的短段子进行表演。由一人登场表演的叫“单玩子”,二人表演的叫“双玩子”。再到后来,发展成为能串演较长故事、化装登台演出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民间艺人们在春节前后和农闲时节临时自发组成戏班子巡回乡里,在当时也被称为“春班子”,后来慢慢地发展成以此为职业,常年在外演出的“四季班子”。由此,戏班人数也逐步扩大,一般在20人左右,演出行当逐步完善,由“三小”发展成“四梁四柱”。[12]在表演形式上,也由“地摊式”随意性演唱慢慢规范起来,字随音走的旋律特色逐渐显示。花鼓戏特别重视生、旦的唱功戏,各行当的唱腔基本相同,但有不同的要求,如花旦要俏,青衣要稳,小生要平,花脸要粗,丑角要逗,等等。不过,当时演出形式极其简单,戏班用高粱簸子在地上围个圈,演员即可“登台” 演戏,这种形式也俗称“地摊子”或“草台子”。

20世纪初期,宜城就出现了业余的花鼓戏班上演如《卖白布》《补缸》《游春》等生活小戏。20世纪上半叶时活跃在襄阳地区的较为知名的民间职业戏班,除了襄阳东津的“李金山班”外,就属宜城的“魏幺班”。不过,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禁令和迫害,职业艺人们不得不经常变换班子和改变演出地点。因此,这些戏班除在襄阳本地演出外,还经常到河南南阳等地流动演出。戏班出身草根,演出贴近民众,却遭官方歧视,只能演于乡间,故又在民间俗称“躲躲戏”。

尽管如此,至20世纪40年代,宜城境内已有各类花鼓戏班50多个,先后演出剧目160多个,其中整本戏20余个。这些戏班子不仅在当地城乡演出,还流动到襄阳、南漳、枣阳、保康等周边县市区,有时还同外县的花鼓戏艺人合班演唱。如刘东升曾和保康杨孝廉、襄阳康三赖、南漳石么合班唱戏。随着襄阳花鼓戏日臻完善成熟,最终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剧种。当时,宜城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清(清戏)、二黄(山地二黄戏)、三越调 (湖北越调戏)、躲躲戏唱得真热闹。”(www.xing528.com)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发展戏曲事业,这也为襄阳花鼓戏赢得了一个时期的繁荣,在当时曾经出现过“村村锣鼓响,唱的花鼓腔” 的局面。据老艺人们讲,当时襄阳地区文化局干部和中央派驻襄阳的专员也都喜欢听花鼓戏,并对花鼓戏的发展曾给予很大的支持。1951年,为了振兴地方特色戏种,时为襄阳专署的地方政府在襄阳地区文工团还专门组织成立了花鼓戏演出队。不过,由于演员们多来自农村,一到农忙大家都回去从事农业生产,十分不景气,后来就解散了。

1955年左右,由原襄阳县文化局牵头又组建了专业性的襄阳花鼓戏剧团,时为襄阳县花鼓戏剧团。随后宜城等县也相继成立了花鼓戏专业剧团。至此,襄阳花鼓戏终于由民间草台班子“躲躲戏”搬上了城镇的正规舞台。原本的“草台班子”或业余班社,在政府的扶持下也转变为专业性演出团体。1956年,宜城花鼓戏老艺人刘东升被选为文艺界代表,出席湖北省第二届文艺代表大会。此举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当地花鼓戏艺人和业余爱好者,催生了花鼓戏在宜城的普及。当时,全县共有花鼓戏业余剧团40个,演员多达800余人,及至薅草时节,到处可以听到唱花鼓戏的歌声

不过,随着河南曲剧、豫剧的传入,襄阳花鼓戏逐渐式微。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县相继撤销了花鼓戏专业剧团,当时襄阳地区有11个专业剧团,却没有一个襄阳花鼓戏专业剧团。作为当年襄阳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区域,尽管宜城的花鼓专业剧团当时也被更名撤销,但襄阳花鼓戏在宜城民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业余花鼓戏剧团仍“星罗棋布”于宜城县域,业余花鼓戏的演出在乡村、集镇等民间仍然如星星之火、处处可见。因而,进入80年代后,其他县市区的花鼓戏演出渐趋消弭,唯有宜城的民间花鼓戏演出还相对活跃,这也为宜城曲剧团后来的发展及与花鼓戏结缘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