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富多彩的衬词:花鼓戏的独特之处

丰富多彩的衬词:花鼓戏的独特之处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花鼓戏演唱语言中的衬字有每一句结尾明显的衬字,也有句中间的衬字。总之,艺术化地使用丰富多彩的衬词,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单纯靠字喧腔所导致的音调干涩,使音乐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增强唱腔的艺术表现力,还能够使欣赏者摆脱唱词言意的羁绊,专注于唱腔声调,放松心绪,克服审美疲惫,有助于花鼓戏一人唱众人合的帮腔。字多腔少、衬词众多是花鼓戏歌唱语言中非常显著的特征。

衬词润腔是在唱词规定字数之外,为了行文和歌唱的需要而增加字词的一种表现手法,在除跺板以外的其他板式中都可运用。从现有的演出状况看,无论男角女角演出的衬词都很多。花鼓戏演唱语言中的衬字有每一句结尾明显的衬字,也有句中间的衬字。一般说来,衬词多为无确定含义的虚词,但在唱词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抒发人物情感、表达心境情绪、表现地方风格、增加生活情趣,或在众人帮腔的一唱一和中描绘景物、激发心灵共鸣,烘托戏剧情节,推进剧情发展。总之,艺术化地使用丰富多彩的衬词,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单纯靠字喧腔所导致的音调干涩,使音乐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增强唱腔的艺术表现力,还能够使欣赏者摆脱唱词言意的羁绊,专注于唱腔声调,放松心绪,克服审美疲惫,有助于花鼓戏一人唱众人合的帮腔。字多腔少、衬词众多是花鼓戏歌唱语言中非常显著的特征。

润腔衬词是为了唱腔旋律发展需要而镶嵌在曲文中间的无实意的虚词,包括“阿”“呀”“哪”“啦”“哇”“吧”“哎”“咦”“哟哟”及打舌音“得儿”“嘟儿”等。润腔衬词是襄阳花鼓戏演唱语言中最常用的衬词手法,词例不胜枚举,如“我送九弟来到山洼”(《送友》中梁山伯【小生】祝英台【花旦】唱段),由王士坤、李维海演唱,毛宗宪、李大庆记谱。

(梁唱)我送我九贤弟来到山洼(呀),

(祝唱)山洼里长了一块好庄稼(呀啊)。

(梁唱)高的长的是桃黍(哇),

(祝唱)矮的长的(呀)是棉花(呀)。

(梁唱)不高不矮(哟)是芝麻,

(祝唱)那芝麻棵里(呀)带打瓜。(www.xing528.com)

使用“呀、啊、哟、哇”等多个衬词,衬词前面是说唱形式,衬词是韵腔,有效地拓展了唱腔的长度,使旋律更加熨帖、自然、舒展、流畅。

有些甚至一个字后面都有衬字,如周米贵演唱、李大庆老师记谱的“王老幺身流落洪升典当”(《白扇记》中王老幺【生】唱段)。

王(哎)老幺身流落(呀)洪升(哪呀)典(哪)当,想起来无娘儿(啊)我好不悲(呀)伤(啊)。我也曾(啊)随兄弟们端阳(啊)庆(哪)上(啊),中途路上得了毛病(哪)我转回家乡。转(哪)面来(呀)我曾把乐鼓(哇)带上(啊哎呀),唱(啊)一唱行孝古人(哪)安慰我的心(哪)肠。牛大顺(哪)去耕田手千百象(哎呀),小王祥(啊)卧寒冰哪惊动龙(啊)王(啊)。有孟忠(啊)哭冬笋(哪)冬笋盛旺(哎呀),七岁安安(啊)积攒杂米(呀)喂他的老娘。

据调查分析,演唱中之所以要在很多字后加衬词,是因为行腔的需要。过去的老艺人由于唱法上的局限,常通过加开口音衬字的办法来行腔。

还有的衬字联成句,如“莫看我丑八怪”(《宋玉传奇》中犹涡【丑】唱 段)。其中的(呀得儿哟得)应唱成花舌颤音。

莫看我丑八怪,不像个好人(呀得哟),做人的诀窍(呀得哟)我把握了几分(哪)。细胳膊从来不和大腿拧,嫩麻雀都不过俄老鹰(呀得哟)。人站屋檐低头行,鸡蛋不和(呀得哟)石头拼。装痴又买傻,傻中藏聪明。生着那一个下贱命,不争那(呀得哟)虚名声。苦酒当作甜酒喝,酸甜苦辣一口吞。面对强权学会忍,(呀得哟)兔子急了才咬人。

“呀得哟”是襄阳方言,“子”读作花舌音“得儿”,和意大利语的舌颤音“r” 相似。这个特有的行腔技巧的巧妙运用,把犹涡这个外表丑陋、为了生存阿意奉承却内心善良的小丑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