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花鼓戏有【桃腔】【汉腔】【四平】三支主腔,另外还有由100多个本地民歌、小调组成的【彩腔】,还有一部分是从湖北越调、梆子等吸收演变而来的【杂腔】(如“干梆子”)等。它在音乐上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下述 内容。
1.在唱腔的结构上,特别是主腔中的【桃腔】,它已经从一般的正格曲牌发展到了具有起腔、正腔、腰腔、落腔四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承、转、合”的“四节式”结构。起腔一般为散板形式,正腔是唱腔的主体部分,一板三眼(或一板一眼),以上下两个乐剧为单元进行,有较大的容纳量,这恰恰是板式变化体制(如梆子腔)的共同特征。腰腔是为结束句做准备的一乐剧,仅仅通过一个拖腔和锣鼓伴奏,使唱腔具有了明显的“转”的功能,然后把唱腔引到了一个紧打慢唱的结束句【落腔】。襄阳花鼓戏中的【桃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慢【桃腔】【二流】【快二流】等慢、中、快的板式变化。
2.表现在它“高起低落”的旋律特征上,这一旋律特征与整个鄂西北以及相邻地区的民间音乐有一定的共性,这是它向外流行和传播中的条件之一。20世纪初,襄阳花鼓戏以它较强的渗透力流传到了湖北郧阳、远安以及陕南、豫西南等地,又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分别演变成了郧阳花鼓戏、远安花鼓戏、陕南花鼓戏、豫南花鼓戏等,有很长一段时间,豫西南的花鼓艺人也常常来到襄阳搭班唱戏,这种交流对促进襄阳花鼓戏音乐的发展,无疑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www.xing528.com)
3.襄阳花鼓戏的唱腔在性格化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49年以后,“草台班子”变成了有一大批女演员加入的专业剧团,这就使唱腔的音域不得不有所扩展,以此来改变过去因男演员大本嗓(真嗓)演唱旦角所造成的男女同腔同调的状况,逐渐向男女分腔、行当分腔过渡。在一批新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排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现代戏,使花鼓戏的唱腔更加适合表演现代人物。20世纪50年代末,又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了文场伴奏乐器,创造了一整套过门、间奏,还创造和吸收了一部分文场曲牌,大大丰富了襄阳花鼓戏音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