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区与红色文化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的优化措施

苏区与红色文化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中央分局委员陈潭秋。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烈士画像。北山事件后,项英、陈毅将指挥部转移到信丰油山潭塘坑,并于1935年11月召开中共信康赣县委和南雄县委联席会议,史称“潭塘坑联席会议”。1936年7月11日,三南游击队在信丰县黄柏山村袭击靖卫团。红色交通员周篮嫂。1937年9月下旬,陈毅赴信丰小江圩,与国民党信丰县第三区公署谈判,达成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等协议。

苏区与红色文化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的优化措施

主任:孙弘安 曾志刚

委员:胡龙华 曾泽鑫 陈勃 陈春生 邱小云

吴剑波 幸跃凌 姚力 谢庐明 林晓平

焦中明 张文标 左群 朱钦胜 曾耀荣

主编:邱小云

副主编:朱钦胜 曾耀荣 程小强

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主席项英

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

中共中央分局委员陈潭秋

中共中央分局委员瞿秋白

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

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

中共赣南省委书记、赣南军区政治委员阮啸仙。

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烈士画像。

图为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成立旧址——瑞金云石乡马道口村。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是原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陆定一于1935年10月写的《长征歌》前四句。诗句是当年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在信丰县古陂、新田打胜仗的真实写照。

图为1934年10月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示意图

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布告第一号。

1934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区、中央政府办事处机关由瑞金梅坑转移至于都县宽田。12月下旬,由宽田迁至于都县黄龙井塘村。图为于都县宽田乡。

1935年2月上、中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委、中央政府办事处机关由于都黄龙井塘村转移至于都禾丰。

1935年2月5日,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给项英和中央分局发来万万火急的电报

中央军区九路突围示意图(1935年2月—3月)

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形势示意图(1934年底—1938年春)

图为1935年国民党悬赏捉拿陈毅的布告。

刘伯坚烈士诗《带镣长街行》。

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乐天

中共赣粤边特委副书记、中共赣南特委书记杨尚奎。

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中共中央分局活动区域之一——信丰油山。

1935年4月,项英、陈毅召开大岭下会议。图为南雄县油山大岭下村。(www.xing528.com)

1935年4月上旬,项英、陈毅在大余县长岭村召开了干部会议(即长岭会议)。图为长岭会议油画

1935年10月,叛徒龚楚带领国民党粤军在广东南雄县北山龙西石袭击红军游击队,史称“北山事件”。图为北山龙西石。

北山事件后,项英、陈毅将指挥部转移到信丰油山潭塘坑,并于1935年11月召开中共信康赣县委和南雄县委联席会议,史称“潭塘坑联席会议”。图为潭塘坑联席会议暨项英、陈毅旧居遗址—潭塘坑滴水垄。

图为湘粤赣边特委和湘粤赣边游击支队队部旧址——湖南桂东县东洛乡赤水仙

图为湘粤赣边游击支队支队长蔡会文牺牲处——湖南桂东县小水桃树窝。

1936年春,陈毅在信丰油山写下《赣南游击词》,真实反映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这是陈毅《赣南游击词》手迹。

1936年7月11日,三南游击队在信丰县黄柏山村袭击靖卫团。这是战斗遗址。

图为中共粤边特委九月会议遗址——信丰县油山镇潭塘坑滴水垄。

1937年5月,陈毅在大余梅岭写下《梅岭三章》,体现了陈毅对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渝的英雄气概。这是陈毅《梅岭三章》手迹。

图为中共赣粤边特委旧址暨陈毅疗伤处旧居旧址——信丰油山镇老屋里。

图为油山群众谢细妹当年为红军游击队送饭的竹篮子。

图为中共赣粤边特委交通站接头处旧址——信丰油山上乐塔。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交通总站站长李绪龙。

红色交通员李桂花

红色交通员周篮嫂。

红色交通员郭洪传。

曾任信丰、代英县委书记、大龙中心区委书记等职务的曾纪财画像。

中共长安区委书记朱赞珍。

项英、陈毅从1937年香港出版的《新学识》杂志中获得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这是当时发行的《新学识》杂志。

图为中共赣粤边特委油印处刻印的项英于1937年1月撰写的《群众工作必读》。

图为赣粤边特委交通站旧址——大余广启安糖铺。

图为陈毅代表中共赣粤边特委与国民党江西省代表举行谈判旧址——赣州米汁巷。

1937年10月,北山、油山、信康赣地区的游击队下山整编集训地——大余池江弓里村。

1937年9月下旬,陈毅赴信丰小江圩,与国民党信丰县第三区公署谈判,达成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等协议。图为陈毅(右二)赴小江圩谈判(油画)。

中共赣南特委旧址——信丰县潭塘坑沙石下。

1937年12月,中共赣粤边特委、县委和区委部分领导人在大余县池江整编部队时的合影。左起:陈丕显、杨尚奎、罗世珍、袁达郊、刘符节、刘新潮(刘建华)。

1983年信丰县在县城水东村新屋里布展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1997年10月迁大圣寺塔下。后因城市扩建,在圣塔广场重新建馆,于2012年布展对外开放。图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原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陈丕显于1993年4月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题写馆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