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学期的晨间音乐,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室热闹了起来。尤其是小班,每天都会有哭闹着找妈妈、想回家的孩子,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小乖的孩子。
教育笔记:不一样的小乖
○ 主角:小乖(3岁)
○ 地点:教室
○ 记录者:伍敏
○ 记录时间:2017年10月16日
早上来园,为了不与爸爸妈妈分开,你会大哭大叫、用脚蹬,甚至躺在地上不起来。只要看到教室门打开,你就会溜出去,大头朝下地爬楼梯,当班的老师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你抱进教室。在接下来的一整天,你会选择黏着班上的一位老师,形影不离,不管这位老师是吃饭、睡觉,还是去上厕所,你都会守在一旁。有一次,老师在午休,翻身时睁眼一看,你正一动不动地站在她床边守着,当时,着实把这位老师吓了一跳。
在班上,你喜欢在地上滚或者在床底下钻、地板上爬;稍不如意,你就会大喊大叫或者摔椅子;你只会喊爸爸妈妈以及一个字的简单音节,如“吃”“走”;集体活动时,你不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喜欢随意走动或推倒椅子发出声响;进餐时,你不会使用勺子,不会将饭菜吹凉;午睡时,你会大声哭闹要妈妈,有时躺在床上要穿着鞋子、抱着自己的书包才肯入睡。
故事背后的思考
老师与家长沟通后得知,小乖入园前一直是爸爸为主在家带养,爸爸日常与孩子的语言交流甚少,小乖和其他小朋友又接触不多,所以,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语言、行为的发展也比其他孩子滞后了许多。
对于刚离开家庭、步入集体生活的小乖来说,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小乖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源于其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及对爸爸妈妈的依恋,而小乖特别黏着某一位老师,或许是这位老师能让小乖有安全感,这也是他适应幼儿园的一种方式。
为了让他尽快融入集体,小四班的老师用尽妈妈般的关爱,耐心、细致地照顾着他。从端着杯子给他喂水,到一对一帮助他如厕、入睡、吃饭,事无巨细。集体活动时,为了让小乖安静坐下来,配教老师会陪在小乖身边,或者带着小乖在一旁安静地看书;吃饭时,小乖不会用勺子,遇到稍微烫点的菜,也不会吹一吹,老师们便一口一口地喂;午睡时,小乖哭闹着要妈妈,老师们便抱着他,耐心地哄着、拍着,直到他睡着;小乖尿湿裤子也是常有的事,老师们不厌其烦,一天甚至要帮他更换三四次裤子。
在这样的状况下,老师们尝试用扬长的视角,带着爱与欣赏去观察、记录。他们从点滴生活中采摘下闪闪发光的珍珠,写成故事,留下美好,串起一条条珍贵的回忆。
学习故事:妈妈来
○ 主角:小乖(3岁)
○ 地点:教室
○ 记录者:王霰
○ 记录时间:2017年10月17日
小乖,你总是只能吐出一两个字的音节,或是说出一串“火星语”。你每天不停地念叨着“妈妈来”,老师很难和你沟通。(www.xing528.com)
小乖,你知道吗?老师一直在努力学习你发明的那些好玩的“火星语”,可是,目前为止,老师好像只破译了你每天不停念叨的“妈妈来”这一句。老师也知道,刚上幼儿园的你,有多想妈妈来陪你呀,可能妈妈能破译你更多好玩的“火星语”吧。
今天,我到你班上,叫了声:“小乖!”
你看到我,笑了。你一边回头看我,一边跑到床前,拿起一床被子抖一抖,说:“床!”
我回答:“哦,这是你的床!”
你又跑到茶杯柜前指着33号茶杯,说:“杯!”
我说:“小乖,你是33号杯子啊!那你的椅子也是33号吧?我们去找椅子吧!”
椅子放在图书角,你走过去,被图书吸引了,又指着告诉我:“书!”
我回答你:“这是图书。”
我很惊讶,原来你不仅会很多“火星语”,还会很多“地球语”呢!更高兴的是,你愿意与我分享你知道的这些“地球语”。
我搂着你说:“我是妈妈!”你笑了,伸出小手紧紧拉着我。你一直在我身旁,嘴里还在不停地说着:“妈妈来。”
小朋友开始游戏了,你依然拉着我的手坐在我身旁。我指着小朋友的方向,试探着说了句:“小乖,妈妈玩!”你看了我一眼,再看看小朋友,随后真的起身跑开了,走到了小朋友中间寻找喜欢的材料玩起来。
游戏过后,小朋友都坐在椅子上,你还在走来走去。我对你挥挥手、拍拍椅子说:“小乖,妈妈坐!”你听了后,赶紧跑到我身边坐了下来,听着音乐和大家一起玩手指游戏。
初上幼儿园,孩子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熟悉了解这个新环境,以及周围新认识的老师和朋友。你也不例外,一直努力在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与这个新环境建立连接。尤其是那些和自己在幼儿园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与区域,你特别感兴趣,主动地探索、熟悉。
今天,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努力学习,用不一样的方式与人沟通的小乖。我也再一次感受到,像妈妈一样接纳你、关注你、倾听你,能给正在用自己的节奏融入幼儿园生活的你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故事背后的思考:聆听童声——去标签化的第一步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标签效应”,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无论好坏,这标签所带来的社会及心理压力,会影响到这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孩子在这种效应中的表现尤其明显,因为孩子相比成人更不确定自己行为的妥当性。这表现在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当这种评价来自他心目中重要的人时,比如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标签式的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就越强,甚至会影响终生。如果被贴上的是负面标签,造成的破坏力会很大,即便孩子最初会抗拒自己身上的负面标签,但随着他人的不断重复,孩子会逐渐产生认同感并陷入“自证预言”的心理模式。
面对刚走入集体环境的小乖,老师们没有给他贴上所谓的标签,而是选择蹲下来,近距离地倾听他的心声。当儿童出现“出格”行为时,我们需要思考:他需要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做?成人可以怎么做?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儿童的内心时,我们就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