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启动了以“能力为本”和“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到“三维的整合”,能力为本的教育目标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随之也就出现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和内容体系建构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学者研究的问题。比较认可的“核心素养”概念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的、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内容体系大致有四种类型:成功生活取向、个人发展取向、终身学习取向和综合型取向。笔者在这里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的“核心素养理论建构模型”为成功生活取向的典型代表,此理论模型在国际理论中算是比较成熟的,以此作为内容体系建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理论建构模型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以下简称DeSeCo项目)中研究的成果之一。 DeSeCo项目以“健全的社会和个人的愿景”为出发点,综合各个领域、不同科目的顶级专家的观点从而确定核心素养的成分和核心素养理论建构模型。
一方面,DeSeCo项目团队指出:核心素养与民主价值观的原则是保持一致的。这包括尊重法律,重视教育对知识的传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以及终身学习等。核心素养可以使个人拥有良好的、成功的生活,DeSeCo项目研究成果不是研究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下,个人需要满足那些素养才能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并正确地认识自我以及融入社会环境中。
另一方面,DeSeCo项目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核心素养理论建构进行了探讨,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海伦·希瑟斯(Helen Haste,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强调要在特定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下研究个人的核心素养。(www.xing528.com)
DeSeCo项目综合了上述的观点建构了核心素养理论模型。
DeSeCo项目核心素养理论要素有三个: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自主行动、使用工具。
笔者在此以化学学科的特点为背景,结合上述理论模型将展开化学核心素养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