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一套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用它来研究人类的精神现象。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人格、梦的解析等理论成为电影第二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使电影美学将研究重点由纯粹的文本转向了电影观看过程中的“主体”(观众),并因之分析观众的深层心理结构、分析产生和接受影片的社会结构,论述电影通过种种手段和技巧制造梦想,证明“电影机器”本质上是一种迎合观影主体内在欲望和需求的想象性建构。
法国哲学家雅克·拉康从语言获得的角度提出了“镜像阶段”等理论,描述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是如何完成“自我”身份与性别认同的,这启发电影理论家去研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怎样形成主体性”的问题。在这种研究视野中,银幕不再是蒙太奇理论所说的“画框”或纪实电影理论主张的“窗户”,而成为让观众照见自己生存状态和欲望并构建观影主体的“镜子”。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弗洛伊德在治疗病人过程中探寻了人类普遍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学,对西方现代思想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他认为,人的心理由“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构成。人有两个内心世界,一个是思想意识的世界,它是明确地存在于人头脑中的理性意识;另一个是压抑在思想意识之下的潜意识世界。潜意识世界存在于清醒意识的背后,它与意识不同,不被意识知晓。潜意识在人的精神历程中被压抑在最底层,同时它最活跃、最丰富,在人的精神历程中所占的份额最大。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潜意识的,但因为它受到意识的压抑,人才无法知道它的存在。人能够知道的只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自己的思想是什么,思考的逻辑是什么,并且能够用语言把它说清楚。
“前意识”隐藏于人的心理深处,它随时可以召回或浮现到意识层中。弗洛伊德把这个心理系统比作房间。在潜意识的房间里,有许多人拼命想进入旁边的房间,这旁边的房间就是“前意识”。在两个房间之间有“意识”作为门卫来把守,那些符合意识要求的潜意识可以进入旁边的房间成为“前意识”。在前意识中的内容受到意识注意的时候,它就成为意识。
潜意识是欲望的专家,它遵循享乐原则,不分时间和地点、不知道是非和羞耻地满足自己、享受各种快乐,像任性的孩子一样。人生活在社会中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意识是控制的专家,它遵循现实原则,要求讲清道理、明辨是非,控制我们按照合理的道德规范行事,不让潜意识指导我们胡作非为。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潜意识往往和自身的性体验相关,作为被意识压在最底层的欲望,这种性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人的童年时代。
(二)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把人的精神状态分为潜意识、意识、前意识三种类型,他按照这一理论来分析人格,认为每一个人都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构成,这三重人格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本我”是潜意识中最直接反映肉体需要、与肉体最接近的力量,它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也不遵循逻辑,并且不受道德、法律等约束,它只是要求充分满足自己的愿望,在满足愿望过程中释放机体的能量,使人消除紧张和疲劳。本我是完全个人化、利己的,它和外部世界无关,并且往往和社会需要相悖。本我是形成人格的基础,支配本我的原则是“快乐原则”。
“自我”有一部分属于潜意识,也有一部分属于意识,它是本我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调解人。自我也最关心自己,但这种关心必须顾及周围的环境。因此,自我能够按照社会的规范和习惯来约束本我的冲动,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本我任性、爱冲动,自我则比较清醒和稳重,本我产生力量、促使人去行动,自我则保护本我、把本我的力量引入正确的轨道。如果自我放松了对本我的控制,就会出洋相、闹笑话。
“超我”位于本我和自我之上,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的自我”,由它来指导自我。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对子女进行教育、给予奖惩。符合父母价值规范的行为得到奖赏,不符合父母价值规范的行为受到惩罚。奖惩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儿童长大后,“超我”就代替父母行使奖惩职权,以此控制自我、进而控制本我的冲动。超我也包含在潜意识之中,它对人的行为进行奖惩,使人做好事感到高兴、做坏事感到内疚。同时,它还对人的思想进行奖惩,有的人只是在思想中出现过坏念头,就受到了超我的谴责。
(三)梦的解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做梦,所有的梦都是有意义的,梦反映了人的内心活动。做梦的动机来自做梦者的愿望,梦的内容是做梦者愿望的实现——通过做梦使个人的愿望在幻觉中得以实现,从而使大脑得到更好的休息。弗洛伊德指出,在睡觉的时候,意识就会放松对潜意识的控制。也可以说,为了使大脑得到更好的休息,在睡觉时意识就会暂时停止看管潜意识。这时,被意识遗忘的白天的经验、幼年的记忆(存在于前意识中)受潜意识的影响呈现在梦中,就形成了意识无法解释的梦。
通过对精神疾病的研究,弗洛伊德归纳出了构成梦的三个方面的材料。
其一,近几天的材料。人们会梦见从前、甚至多年前的事,但绝大部分的梦涉及近几天的经验。所以,在分析梦的时候,仔细询问做梦者最近发生的事情,往往能够对梦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二,一些次要、非本质、平时不引人注意的事情。这些事情会被人们理解为与梦的内容无密切关联,因而不值得对它进行分析。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往往会代替或暗示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因此,需要找出这些次要材料真正暗指的事情,从而对梦做出正确的解释。
其三,婴幼儿时期的体验。这种体验在梦中会屡次出现,比如梦见自己一丝不挂地出现在别人面前,感到非常羞愧和尴尬。这种裸体的梦表征了童年时代喜欢暴露自己身体的经验。
弗洛伊德指出,梦的工作方式很多,主要有凝缩、移位、具象与二度装饰等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凝缩”。梦的显意(直接呈现在梦中的现象)比梦的隐意(梦的深层含义,或叫梦念)简单,好像是一种缩写。凝缩的形式包括隐意元素几乎消失、隐意的众多元素只有很少融入显意中、同性质的隐意元素在显意中混合为一体等。在梦中,某些人物、物象或符号融合在一起,或者梦像模糊、怪诞、变形等,都属于凝缩的方式。
第二种是“移位”。隐意元素不直接表达自己,以似乎无关的其他事物代替,隐意的重点由一重要元素移植到另一个不重要的元素上。在这种情况下,梦的显意是在遮蔽隐意或声东击西。
第三种是“具象”。梦必然呈现为视觉形象,由此表述抽象的思想和无意识的观念,如具体物体或躯体的损坏可以表示某种观念的破坏等。
第四种是“二度装饰”。它表明梦的显意的逻辑性或梦的整体的自我修饰,虽然经过了凝缩和移位,但梦像还需要组成相对连贯的梦境,在总体上进行装饰。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具象和它的移位、凝缩是有规律的,它们建立了一套梦的象征体系,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似乎有着某种关联,它们常常和性有关。(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分析了梦的本质,把它理解成人们在白天未能实现的愿望的实现,而这主要是靠思想对近期的经验、不重要的小事或者幼年的记忆进行凝结和移置等工作来完成的。
二、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1901年,雅克·拉康出生于法国巴黎,1926年开始专攻精神病学。拉康最重要的著作是《文集》,收录了1936~1966年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28篇论文,《文集》一书使拉康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在影视美学中,主要关涉到拉康思想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潜意识的语言结构
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学的对象是潜意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和“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他认为,潜意识具备一种和语言结构类似的活动规律。
拉康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所指和能指概念,代替弗洛伊德的“物的呈现”和“词的呈现”概念。1915年,弗洛伊德发表《潜意识》一文,解释了“物的呈现”和“词的呈现”两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物的呈现”主要和视觉印象、概念相联系,它属于潜意识范畴内的活动,是某些记忆的痕迹。“词的呈现”是一些听觉的东西,它处于前意识的水平。处于潜意识的“物的呈现”必须通过前意识的“词的呈现”才能呈现在意识之中。就是说,潜意识的视觉印象、概念等,必须在变成字母、词一样可读的东西时,才在意识中呈现。拉康认为,“物的呈现”相当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所指”,“词的呈现”相当于“能指”,“能指”具有工具意义,它使得潜意识中的概念、视觉形象等“所指”表达出来,因此,能指相对于所指具有优越性。
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凝缩”和“移位”的机制。拉康认为,这两种机制可约略等同于修辞学上的隐喻和换喻。在修辞学上,隐喻是指利用甲和乙的某些相似性进行隐藏的比较,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表述,比如,“张三是一只老虎”这一陈述就是根据仿同原则实现的“凝缩”;换喻是指甲事物和乙事物不类似,但有密切关系,利用这种关系用乙事物的名称取代甲事物,其重点在于“联想”,如“刀光剑影”指代战争等。
拉康发现,隐喻是通过两个词项内在的相似关系或类似关系进行的言语切换,是共时性的,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张三”和“老虎”;换喻是通过两个词项之间外在的因果、空间、时间的邻近性而进行转换,是名称的改变,是历时性的,如上面提到的“刀光剑影”和“战争”。由此可见,潜意识中的凝缩和移置作用与语言中的隐喻和换喻具有相似性。就像从隐喻和换喻的“喻体”中发现“本体”一样,也可以通过层层剥离患者的话语,去除其伪装和象征,发现潜意识现象的真正意义。
(二)镜像阶段理论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通过观察婴儿对镜子中自己形象(镜像)的反应来确定婴儿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是研究婴儿自我意识的常见方法。拉康把镜子当成一种象征性的东西,在他的理论中,镜子可以指代“母亲”或“他人”。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整个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关于主体理论的基础和关键。
婴儿出生时是一个“无分化”“非主体”的存在物,没有“物”和“我”、主体与客体的分别。在6个月到18个月期间,是婴儿主体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他被抱到镜子面前时,开始不能辨认出镜子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也不能区分镜子中的母亲和现实的母亲。之后,婴儿发现镜像不是一个现实的事物,而仅仅是他人的影像,他能够分辨镜中的母亲和现实的母亲。于是,婴儿和母亲分离,不再把自己和母亲视为一个整体。最后,婴儿会辨认出镜中的自己、获得自己身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感,并因此欣喜若狂、开始迷恋自己的镜像。婴儿面对镜中的影像会拼命靠近镜子、想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镜像,这是人类个体心理中自恋的本能。
在这个阶段,婴儿区分了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镜中的自己和自己的身体,这使得婴儿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因此有了“我”的观念,这个过程叫作“一次同化”——婴儿和镜中的自己的同化。这是想象中的、陶醉式的自我形象,同时也是异化——婴儿的“我”分成了两个:一个是实际的自己,另一个是镜中的自己,镜中的自己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是婴儿身上产生的自我异化。
(三)“俄狄浦斯情结”阶段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妒父恋母”情结,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纯粹生物学探讨,拉康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角度做了分析。他认为,大约3岁至6岁左右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生阶段,这时,儿童通过使用语言中的“我”,意识到自己、他人以及外界的区别,逐步使自身获得了主体性。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其一,母子双边期。这时父亲还没有介入,是“母—婴”的二元关系。儿童和母亲之间是直接的情感关系,儿童在一种想象性关系中把自己认同为母亲的欲求对象,下意识地去补充她的短缺物——菲勒斯(男性的生殖器的图腾),从而与母亲同化。
其二,父权介入期。出现父亲、母亲和儿童三边关系,父亲的角色是阻挠者,使母亲和儿童分离。父亲既代表一个男人又代表“法规”,儿童在与父亲或“父亲的法规”接触时,便遇到阉割的威胁。“父亲的名字”或“父亲的隐喻”代表着父亲法规的压抑,也是儿童对家庭和社会制度的认识。
其三,服从同化期。这时是“父—子”二元关系,父亲的介入引进了法的规则,尤其是语言系统的法规。儿童服从父亲的法规、服从父法的秩序,接受了只有父亲才是母亲欲望对象的事实。于是,父亲成了儿童学习、模仿和认同的对象,对父亲的认同,是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同化。通过这种同化,儿童的主体形成,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文明世界,文明世界体现为文化的象征秩序。
在主体形成过程中,语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拉康说:“主体在其精神发展的某个时刻进入语言时,语言早就存在了。”[193]“主体也一样,如果说他显得是语言的奴仆,他更是话语的奴仆。从他出生之时开始,即便那时只是以他的姓名的形式,他已经加入到了话语的广泛活动之中去了。”[194]就是说,儿童一出生,他就进入了由社会、文化、语言构成的网络之中。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语言对孩子的父母、家庭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就给他取名、描绘他的未来。这个语言组成的世界,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发生影响。父母的言语中一些话语使婴儿产生认同作用,比如“你的眼睛像奶奶”“你的嘴巴像妈妈”等,这些话语给孩子在家庭中、社会上做了定位,同时,词语和名字把这个孩子和他的形象捆绑在一起。孩子的性格就取决于他如何接受父母的词语,这些词语综合起来使儿童形成了潜意识中的身份象征,成为对理想样子的认同。
(四)主体结构理论
拉康认为,主体是一种符号建构和“语法化”的结构,它包括实在、想象和象征三个层次,它们是历时性的三个不同阶段,也是功能不同的三种秩序,交织、重叠在主体之内。
其一,实在界。尚未实现母子分离的婴儿存在于实在界,它属于本能欲望的范畴,类似弗洛伊德的“本我”,聚集了欲望和本能。拉康认为,实在界是一种脱离语言的主观现实,它处于语言作用之外,典型特征是对象征的阻抗,作为主体无法支配的动力,在实在界“主体遇到了难以表达的愉悦和死亡”,[195]它不在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内。
其二,想象界。儿童将他关于自我的观念投射到他所看见的镜像之上,加强了儿童的自我/他者的二分。想象界包括前语言的各种结构,包括儿童、精神病患者的各种“原始的”幻想,是婴儿面对的一个充满欲望、想象和幻想的世界,不受现实原则支配,遵循视觉或虚幻的逻辑。它是个体保持平衡、进行自我防御的手段。
其三,象征界。指的是社会文化的象征秩序,它是“二次同化”的结果。幼儿进入到语言符号构成的世界中,一方面按照男女性别来确立自己的身份、构建自己的人格,其标志是学会使用“我”来指代他个人的身份,并通过学习语言实现社会化,语言创造了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幼儿参照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模型建立了主体和社会的关系,能够通过言语来表达自身的欲望和情感。在社会文化的象征秩序中确立了幼儿的主体性身份,实现了由想象主体向真实主体的过渡。
在这个阶段,语言成为儿童表述生活经验和进行思考的工具,同时,它也不断地压抑着人的生活经历,使思维和生活经验的分歧越来越大,语言介入人自身,在人和自身之间建立了一个语言性的理想的“我”,实现了主体和自身的分离,也形成了无意识。
在拉康的理论中,镜像阶段给我们提供了与观看电影相似的行为和心理结构模式,即通过观看一个平面反射的影像,使观众产生想象性的认同,并由此确定主体,使主体外化为语言。它同时表明,影像的性质既是主观化的、幻觉化的,又是知识和语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