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破局限的电影眼睛学派:感受更多更好的东西

突破局限的电影眼睛学派:感受更多更好的东西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其影响,维尔托夫大力突出电影摄影机的功能,强调摄影机具备的超越人的眼睛的多种才能,使之成为他重视电影的意识形态价值、创造“电影眼睛”学派的理论养分。电影眼睛可以突破这些局限,感受更多更好的东西。

突破局限的电影眼睛学派:感受更多更好的东西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原名丹尼斯·考夫曼,广为人知的吉加·维尔托夫是他的笔名。维尔托夫的父亲沙俄时期波兰地区比亚利斯托克的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躲避战火,举家迁到俄国本土安全的地方。就这样,年轻的维尔托夫在彼得堡攻读医学和心理学,同时被俄国未来主义诗歌所吸引,并成为未来派的诗人和音乐家,后来成为电影委员会的成员。

维尔托夫重视电影对现实生活记录的功能,高扬摄影机的价值。他认为,从戏剧中派生出来的传统故事片是对人民的麻醉剂。摄影机具备人的肉眼所无法相比的优势,要使用“电影眼睛”来记录苏维埃社会主义的现实。

他的电影创作包括两部分:一是主题明确、将纪实性和宣传性倾向巧妙地结合起来带有诗意性的纪录片,如《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关于列宁的三支歌》(1934)等,这些片子极大地感染了观众,受到热烈的欢迎。二是纯粹实验性的作品,它们没有完整的叙事和明确的主题,但却展示了大量拍摄、编辑技巧和先锋艺术观念,如《电影眼睛》(1924)、《持摄影机的人》(1929)等。

一、“电影眼睛派”的理论背景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共产党认识到,电影是一种不需要文字就能理解的语言,它是统一全国人民意志、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因此,苏联设立了国家层面的“电影委员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莫斯科电影学校”,专门培养电影人才,这成为维尔托夫从事电影活动以及他的理论主张的背景。

(一)新闻纪录片要服务服从于革命的需要

维尔托夫作为莫斯科电影委员会的成员,热情地担任了新闻片《电影周报》的主编,这个新闻片从1918年6月开始公演。当时,新兴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处在西方列强的包围和镇压中,面临的困难包括内战、外国武装干涉、饥饿和混乱等。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将战斗、危机、灾难和胜利的素材送过来,维尔托夫把它们汇集、编辑、加上字幕,作为新闻片送往各地放映,把艰苦奋战的情况告诉人民,使人民团结起来,这使得维尔托夫看到了新闻电影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维尔托夫认为,在战争结束后建设新社会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通过新闻片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这是纪录片或新闻片的价值,它甚或是电影的全部价值。

(二)电影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列宁在1912年创办了《真理报》,它作为苏联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代表党的意志、发出了党的声音。受到《真理报》的鼓舞,维尔托夫推出宣言性的《电影真理报》(新闻片),表明它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自从1922年5月开始,维尔托夫每月制作一期《电影真理报》,直到1925年共制作了23集。每集《电影真理报》通常有5~6个主题,场面朴素、没有华丽的场面和表演,追求平凡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这里体现了维尔托夫的电影主张,即为了取得有益的效果,无产阶级的电影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实现真实的方式,就是拍摄一切不经过装饰、不加表演的现实场景,拍摄方式可以是抓拍、抢拍、偷拍,从一切有利的角度去拍摄,来突出纪录片的真实性;从拍摄地点上,不论是工厂、学校、市场、小酒馆、大街……只要认定是合适的场所,都可以把摄像机隐藏起来进行拍摄。

(三)用未来主义的方式理解电影

1909年,未来主义文艺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它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并渗入各个艺术领域。俄国未来主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倡导诗歌革命,反对传统的诗歌形式和韵律,主张使用字典上没有的字、使用图表、发掘词的声音的潜在表现力来丰富文字的内容。同时,他主张使用打破常规的排版方式作为表现的手段。十月革命后马雅科夫斯基转向革命,他歌颂革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党和列宁,创造了《列宁》(1924)和《好!》(1927)等重要作品,表达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风貌。

学习医学的时候,维尔托夫于1916至1917年设立个人的“音响实验室”,制作由音响蒙太奇组成的音响诗。吉加·维尔托夫的笔名,具有旋转、旋回,以及旋至顶端和永久运动的意思,就表明了他的艺术倾向。未来主义文艺用极大的热情歌颂现代社会机器的速度、力量、喧嚣、节奏,反叛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受其影响,维尔托夫大力突出电影摄影机的功能,强调摄影机具备的超越人的眼睛的多种才能,使之成为他重视电影的意识形态价值、创造“电影眼睛”学派的理论养分。

二、摄影机的美学价值

在编辑《电影真理报》期间,维尔托夫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理论,他和作为影片编辑的妻子伊丽莎白·斯维洛娃,以及作为摄影师的弟弟米哈依尔·考夫曼以“三人会议”的形式发表了宣言。在宣言中,他把外国那些讲故事的电影称为“技术上花哨的电影剧的活僵尸”,认为它们的最大问题是“使电影的躯体麻木不仁”,他把纪录片和虚构的故事片对立起来形成“电影眼睛”的理论,并因此成为纪录片的鼻祖之一。

和未来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维尔托夫重视摄影机的威力,认为摄影机比人的眼睛更精确、效率更高,它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能超越人的眼睛揭示和创造人无法想象的景象。他还使用未来派诗歌的印刷风格来表达自己的美学主张。(www.xing528.com)

(一)维尔托夫理论的要点

第一,把摄影机解放出来。在通常情况下,电影摄影机处于可怜的被玷污状态,它屈从于肉眼、强迫它复制肉眼看到的一切。维尔托夫的目的是远离对肉眼视像的复制,解放摄影机,使之在自己的时空里创造新的视像。他说:“把电影摄影机当成比肉眼更完美的电影眼睛来使用,以探索充塞空间的那些混沌的视觉现象。”[43]这就使摄影机摆脱了肉眼的限制,向人展示机械眼睛才能看到的世界。

第二,人在观察对象时,身体所在的位置造成对某一视觉现象感知的局限性。电影眼睛可以突破这些局限,感受更多更好的东西。电影眼睛能够“试着把时间伸长,对运动进行剖析。或者相反,吸收时间,吞食岁月,从而设计出一般肉眼无法企及的延长过程。”[44]这就是对时间的征服,也是机械眼睛的优势所在。

第三,肉眼的视力不能改变,它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机可以无限制地完善,从而具备强大的观察能力:“电影眼睛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拍摄技巧:加速、显微、逆动、静物活动、镜头运动,以及使用各种最出人意料的透视法——凡此种种,我们认为并不是故弄玄虚,而只是充分利用的正常方法。”[45]因此,人的眼睛要服从摄影机的意志,随着摄影机去追逐动作的连续瞬间,通过摄影机制造一个视像效果的体系,来探索和组织客观现象。

第四,电影不同于文学和戏剧。文学和戏剧是复制现实、用想象性的虚构去讲故事,电影则让摄影机直接接触现实,以各种可能的角度和方式记录对象的特征、情状,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电影眼睛就使得艺术家走出艺术的狭小樊笼,走到生活的广阔天地中,使电影眼睛成为万能的武器,“再加上用以瞄准、观察和测定事物的人的有策略的头脑,结果使得最平凡的东西都被表现得新鲜活泼和生动有趣。”[46]

第五,蒙太奇和电影眼睛共同构成了探索世界、表现世界的最佳手段。维尔托夫说:“电影眼睛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蒙太奇手段,对比和连接宇宙中的各种视点,它可以按任何时序,必要的话,也可以打破电影结构的各种法则和惯例。”[47]他把蒙太奇当成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的手段,而不是用它来虚构表面精致的浪漫故事。蒙太奇是把摄影机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实素材进行剪辑和创造,使之展示生活的本质。

例如,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1929)是当时苏联人民生活的写照,睡眠、醒来、上班、休闲、游乐,展示了苏维埃人民生活的多个方面的景象。同时,也表现摄影师米哈依尔·考夫曼在拍摄这些生活时的情况,以及剪辑师整理和编辑画面的场景。因此,这是一部具有复调性质的影片:摄影师对现实生活进行纪录,对摄影师的纪录和剪辑进行纪录。

(二)在影片中“电影眼睛”的表现

第一,摄影机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观察和记录了许多有趣、琐细的信息。比如,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为了拍摄火车从地面通过,就在地面挖个洞,把摄影机架在洞中仰拍火车沿着铁轨辗过头顶;摄影机抓拍一个行人,记录下他窥视镜头的情景,又跟随他的目光拍摄那台抓拍他的摄影机,此人的身影还映在镜头上……体现了电影眼睛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优势。

第二,电影眼睛具备的、从各个角度强力逼真的观察能力,以及它所特有的观察方式。比如加速、显微、逆动等都在片中做了尽情地展示。维尔托夫把观察的结果通过并列、联想、拼贴的蒙太奇剪辑进行展示,充分发挥了蒙太奇的组织和表意作用。

第三,维尔托夫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多种前卫的手法。比如,表现三脚架自动装卸、摄影师从玻璃杯中爬出来等,这使得影片的拍摄和编辑体现了突出的实验性,从而掩盖了主题的鲜明性和叙事的完整性,“最终在整部影片的蒙太奇手法的出神入化运用中,将生活中的片段景象组成了一种既清晰又含混,既构成意义、同时又解构意义的奇妙的视觉形象之流。”[48]

这部影片精妙地展现了苏维埃现实的美好,以及电影眼睛无与伦比的强大观察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揭示了影片制作的真相,这就构成了关于“真实”的悖论:电影眼睛看到了精确的真实画面,这种画面又是虚幻的影像——因为它来自拍摄和剪辑方式的人工制作。

可以推测,《持摄影机的人》的意图在于通过影片告诉观众这种真实和虚幻相悖的真相。这就无情地摧毁了维尔托夫自己构造的电影眼睛神话,暴露了他的理论的局限性。同时,它也从逻辑上揭示了“电影眼睛”在意识形态表达方面的危险性:它通过“真实”的事实鼓舞革命热情、创造幸福生活;同时,这种“真实”又是摄影机制造出来的幻象,怎样确认它所鼓舞起来的革命热情不是欺骗的结果,并保证它不会导向生活中的灾难,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