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黑白到彩色:关于时代对彩色影片审美的误读

从黑白到彩色:关于时代对彩色影片审美的误读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在特吕弗看来,黑白电影的怀旧价值、视觉因素是有魅力的,而彩色电影不加改变记录现实会削弱影片的艺术性。实际上,特吕弗的看法代表了时代对彩色影片审美的误读。

从黑白到彩色:关于时代对彩色影片审美的误读

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作为以写实为美学追求的电影,必然把真实地再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作为追求的目标。和有声电影的出现一样,彩色电影的产生也和科技进步有密切的关联,它同样是影视美学上里程碑式的贡献。

一、彩色影片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在电影史相关的书籍中,常见的对彩色影片诞生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最早的时候,欧洲有专门为照相底片和幻灯片上色的作坊,工人用颜料给每幅画面分别上色。但这种上色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随着影片长度和发行量的增加,它的高昂成本,使制作费明显增加。同时,它也和人们客观地描绘现实的愿望相违背。之后,就开始了技术进步以及彩色影片诞生的历程。

在黑白故事片中插入彩色片断、拍摄彩色短片,强化了新技术作为一种新奇事物的观念。据英国学者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描述,“1926年至1932年间制作了超过三十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彩色片段的电影。这些片段大部分是歌舞场面,例如《百老汇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1929)、《沙漠之歌》(The Desert Song;1929)和《爵士乐之王》(King of Jazz;1930)中。”[10]另外,还有时装表演、仪式性场面、动作场面等。

1932年美国出现三基色色染印法,当年美国迪士尼就用三基色色染印法拍摄成功世界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1935年至1936年在美国及德国出现多层乳剂彩色胶片。1935年,美国的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又译《名利场》),这是第一部采用了三色染色工艺的长故事片,从此彩色电影开始风靡世界。

二、影片中的彩色与黑白之争

彩色电影的产生,使人类距离实现“完全再现自然”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人们热诚地希望用“百分之百天然色彩”完美地再现生活,这是彩色电影的主要美学动因。在彩色电影的扩张过程中,黑白影片始终保留着一席之地,通过和彩色影片的比较或论争,黑白影片的美学定位变得逐步清晰。

(一)彩色是电影语言的重要元素,它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联手执导的《乱世佳人》(1939),是一部不断被提起的优秀彩色经典影片。在片中,大火焚毁亚特兰大的画面、夕阳印满天空的画面产生了美不胜收的视觉效果,让人记忆犹新。美国电影评论家罗杰·伊伯特在《伟大的电影》一书中指出,《乱世佳人》是电影摄制的杰出代表,至今看来仍然惊人地出色。

因为提供了视觉盛宴,彩色电影受到观众的热切喜爱,这是彩色电影的票房保证,也促进了彩色电影的不断创新。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年轻的电影制作者迷恋彩色电影,把它看作电影语言的又一个创造性元素。法国电影评论家雅克·里维特在1954年曾经写道,在电影史上,彩色电影比有声电影的出现更加重要:“电影制作者不再以事物的阴影描绘实体,而是以最具活力和引人注目的形式……对我们来说,特艺彩色电影的历史,与让·雷诺阿、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的电影是同义的。”[11]

(二)黑白影像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尽管彩色影片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严肃的导演出于对艺术理想的坚守,还是愿意运用黑白片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

黑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美国、英国导演希区柯克。希区柯克善于运用黑白这个最简单的画面语言来设置悬念、控制人物的心理状态,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1960年执导的惊悚片《惊魂记》,讲述女职员玛莉莲冲动之下卷走公司巨款,雨夜在公路上驾车逃亡。玛莉莲怀疑被人跟踪,一边驾车一边慌乱地向后张望。夜幕沉沉、大雨如注,路灯的微光在人物及车内投下重重阴影。同时,影片通过有节奏的音乐和画面配合,充分地烘托气氛,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紧张、恐怖的黑白雨夜。

20世纪60年代彩色电影已占绝对优势,但黑白电影的魔力始终萦回在电影人的心头,不断地吸引着他们。1993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就使用了接近纪录片的黑白电影方式,使电影语言和其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撼动人心的效果。片中有一段犹太人被德国纳粹驱逐到毒气室进行屠杀的场景:一队队骨瘦如柴、被剪去头发的犹太人木然地走向死亡,焚尸炉高高的烟囱中冒出黑色的烟雾,烟雾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空间。天空中,死者的骨灰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给人带来沉重的压抑感。在这里,导演让黑白的形式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让观众的心灵和那个黑暗的年代一同震颤。(www.xing528.com)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发起人、影坛狂人弗朗索瓦·特吕弗在电影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20世纪50年代,他就坦率地表态拥护黑白电影,他说:“彩色电影的普及使影像的平均质量倒退了,让我们对电影的感觉更加简单,不像从前那样引人入胜。”[12]在特吕弗看来,黑白电影的怀旧价值、视觉因素是有魅力的,而彩色电影不加改变记录现实会削弱影片的艺术性。

实际上,特吕弗的看法代表了时代对彩色影片审美的误读。一方面,彩色电影能够对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感官刺激,其在表现宏大的场景、旖旎的风光、鲜艳的服装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美国好莱坞的导演们对色彩的细腻感受和灵活运用,产生了一大批彩色的经典影片,它们并不像特吕弗理解的那样削弱了影片的艺术性,相反,它开拓了新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尽管彩色影片为“完美再现自然”的理想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事实表明,即使最好的胶卷也不能分毫不差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天然颜色,而只是对各种颜色的光度和色调的“简化”表达。其中原因,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说得很清楚:“只有在现实同表现手段不相一致的场合,艺术家才有发挥创造力的余地。”[13]所以,彩色电影既不能完全“客观”地再现自然,也不会压缩艺术家的发挥空间,它使前者的幻想落空,又使后者的担心多余。

三、彩色影片的美学价值

虽然黑白片只能再现物体的外观轮廓和明暗层次,不能像彩色片一样还原被拍摄物的色彩,但无论从西方还是中国美学的角度看,黑白片都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分析审美判断的特殊性时说:“在绘画、雕刻艺术,以至一切造型艺术中,在建筑、庭园艺术,在它们作为美术这范围内,素描是十分重要的,在素描里,对于鉴赏重要的不是感觉的快感,而是单纯经由它的形式给人的愉快。渲染着轮廓的色彩是属于刺激的;它们固然能使对象本身给感觉以活泼印象;却不能使它值得观照和美。”[14]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的客观性来自理性,它和物体的感性性质无关。由此可知,黑白色、线条能够脱离彩色来表意,导演完全可以在不使用色彩的情况下完成影片。就是说,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应当排除感性认识,它为确定黑白影片独特的审美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色彩在电影中比在现实中更加强烈,更有冲击力。在电影中色彩已不仅仅是事物外观的展现,它还显示了巨大的艺术潜能。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指出:“如果我们在技术上已有可能拍摄下动的彩色,而我们的感受能力也已发展到能够感受动的彩色的高度,那么彩色片将会展现出人类经验世界中许多非任何其他艺术,而尤其不是绘画艺术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15]彩色影片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色彩在表达自然物外观的同时还能唤起观众的情绪,表达某种情感或意义

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梭罗门说:“彩色大体上可以再现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彩色胶片的彩色都不能真正再现‘天然’的颜色,而往往会简化自然界出现的各种颜色的光度和色调。这不是一个缺点。因为彩色影片的美学价值大概就在于影片上的色彩看来比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更强烈。”[16]色彩对情绪的唤起、对情感意义的表达,来源于它和自然事物外观色彩的差异,这就为电影艺术的色彩使用提供了空间。

电影实践表明,在彩色电影诞生之前,导演们已经试图用色彩表达情感。比如,1925年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把军舰上的旗子染成红色;中国早期的电影《火烧红莲寺》(张石川执导,1928)也把影片中个别女角色的服装染成红色。在当代,色彩是渲染氛围的重要手段。如影片《简·爱》(2011)主要有两种色调:室外自然中的绿色呈现浓郁的生命力,室内家具的暗棕色表达明显的压抑感,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对立表达了生活中的情感张力。又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红高粱》(1987)在结尾处大片地运用红色,便在有意味的色彩氛围中烘托了剧情,渲染了情绪。

(二)色彩能够参与影片结构的安排,通过色彩的变化转换时间和空间

记忆中的、过去的图像是灰色或者黑白色的,在电影中使用灰色或者黑白色可以表达过去;当下的、现实的图像是彩色的,在电影中表达当下时空使用彩色图像。不同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心境对应的色彩是不同的,可以使用色彩表达场景的切换和情绪的变迁,这是色彩特有的叙事功能。例如,黄健中、张铮执导的电影《小花》(1979),使用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的交替表现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苏联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执导的战争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用彩色表现现在,用黑白表现已经过去的岁月,用淡淡的、变形的色彩表现5位女战士对战前幸福生活的回忆。色彩的变换体现了时空的转换,也为影片增添了诗情画意。

(三)色彩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含义,它具备隐喻和象征意义

色彩除了本身的情感意义外,也由于各民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政治观念的差异具备了不同的文化意涵。比如,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黄土高原,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黄土地》(1984)使用黄色象征祖先和今人生存的大地,表达了在现代性话语中的文化寻根。又如,在“文化大革命”中有红卫兵、红宝书、红旗、红标语、红帽徽、红领章等红色符号,尤其是大规模的游行聚会,当革命群众热血沸腾地高举红宝书欢呼时,呈现的是一片红色的海洋。黄建新执导的电影《黑炮事件》(1986)用红色作为影片的主色调,有红雨伞、红轿车、红地毯、红广告红太阳……用它来隐喻“文化大革命”中的“红海洋”,唤醒观众的时代记忆。

彩色电影的出现,意味着以写实主义为美学旨归的电影具备了客观再现世界的另一基本元素。这是电影具备声音元素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它使得电影美学家对客观现实“不带偏见”地再现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色彩和声音的出现适应了观众的需求,方便了对世界的客观再现,为电影艺术强大的表现力和广阔的审美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电影美学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