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的正面四周走了一圈回字纹,砚池中间部分突起,雕松鼠葡萄纹,砚侧刻海水云龙纹,外形完整、干净,乍一看有点像清中期宫廷造办处出的东西,完美得让我没敢相信它是老的。
清代周希陶的《增广贤文》有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的一次福建邵武之行还真的应验了这句话。
常听资深收藏人说邵武历史悠久,建城1700 多年,收藏氛围甚浓,古玩市场活跃,因此,一直心生向往。记得那是在2015 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周末,那天邵武有古玩交流会,风和日丽,是个好天气,我正好比较空闲。吃过中饭,我和小张便驾车前往。车行驶在上武高速上,一路山峦叠翠,风光旖旎,感觉极好。行至宁上高速转道浦武高速时,见到一处竖着指向建阳的路牌,那时还是下午三点多,时间尚早,便临时起意,中途先拐道去建阳的古玩城转转。
还是做现代人好,行动比较自由,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可以日行千里,不再会有南宋诗人韩淲在《八月四日仁甫行》中“当时建阳聚,何日上饶行。”那样的愁叹。我们从饶城出发,也就一个来小时,下午四点刚过便到了建阳区(2015 年那时还是县级市)。建阳地处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古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文化底蕴深厚。可是到后一看,建阳和诸多城市一样,也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并没有丝毫想象中的那种古风古韵。建阳的大潭古玩城其实就是由并排的两栋住宅楼一楼相对面的两排店面构成,规模不大,名气却不小,听说这里常有精美的宋代建盏出现。因为知道这里的店家主要是经营古代建盏,而建盏又不是我收藏的主题,所以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理,一家店一家店地逛了起来,并没有指望能有什么收获。事实也是如此,绝大多数的店都是以经营建盏为主,其他杂项只是兼带着经营。
长:18cm
宽:18cm
高:7cm
这里的店家其实也挺艰苦,五六十平方米的地方,前店后住,走廊烧饭,门店和市场都显得有些零乱。逛着逛着,我们来到了一家设在门店里的宋代建窑建盏标本馆。馆里展出的宋代建窑藏品有兔毫类、油滴类、杂色釉类、点彩类、器型类、底款类、窑具类等各类标本,几乎囊括了宋代百分之八九十的建窑器型,器型釉面品种齐全,再现了建盏文化的发展“足迹”。守馆的是个形象婉约的江南女子,一袭素雅长裙。她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声音娓娓动听。一番观看和听讲后,我和小张都感到受益匪浅,对建盏有了更深的认识,出馆时我们都表示:“大开眼界,不虚此行。”但真让我感到不虚此行的还在后面。
日落西山,天近黄昏,我们走进了北侧最里面的一间店。这店也是前店后住的布局,不同的是这个店用来经营的地方隔成了两个区域,前面的为普通区,后面的为精品区。店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妇,老板娘在走廊上忙着烧饭,老板正管着小孩在里面的圆桌上写作业,口里还嘟囔着骂:“读书又不争气,还得老子花钱去请人给你补课,老子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钱?笨死了!”可能是老板心情不好,我们进店后他也不招呼,就由着我们自己看。我在普通区看了一会儿,都是些大路货,没引起我的兴趣,随即走进里间的精品区,精品区的装修更为讲究,物件都陈列在带灯光的橱窗里,显得很上档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靠近门口橱窗里摆放的一块正方形端砚,该砚长宽约十七八厘米,高六七厘米,砚的正面四周走了一圈回字,砚池中间部分突起,雕松鼠葡萄纹,砚侧刻海水云龙纹,外形完整、干净,乍一看有点像清中期宫廷造办处出的东西,完美得让我没敢相信它是老的。怀着将信将疑的心理,我把老板叫了过来,让他打开橱窗。我捧出砚台,将砚台的正反两面和周边四侧都细细地看了个遍,这砚还是满工,砚的底部有鳌鱼海水纹,整砚的老化包浆和细微的使用磕碰痕迹都十分自然。
我的心脏不禁一阵狂跳,暗自道:“我碰到宝贝了!”我故作镇定,将砚台放回去的时候特意显得漫不经心,随即我又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其他的东西,还特意装着对几个宋盏讨价还价了一番。在出门的时候,我故装随意地指了指那方砚台,冲老板问:“这个怎么卖,我新装修了书房,想找一方好点的仿古砚。”
老扳急忙解释道:“这个不是新的,是开门的老东西。”
我接着又说:“我不懂,也不管新老,反正我是买去作摆设的,不贵我就买一个,多少钱?”说这话的时候我依然是装着漫不经心。
“前些时候广东来的一个老板出过价,二万二,我没卖,我也不开高价,还是二万二给你吧”,老板显得有些不甘心地说。
我故作菜鸟状,怯怯地问:“我不懂,乱还价老板莫怪呵!六千卖吗?”
老板像是有点急眼,忙道:“不可能!新的都买不到。”
就这样双方进行了一场持续近半小时讨价还价的拉锯战,这时老板娘把烧好的饭菜端上了桌,老板无心恋战,就不怎么理我了。我见状也不好再纠缠,就咬咬牙说:“老板,我也不耽误你们吃饭了,八千可以吗?”
老板一边接过老板娘递过来的碗筷,一边冷冷地瞧了瞧我,说:“一万二,拿走,再少就免谈。”
我仍然觉得自己有些财力不及,犹豫了一会,此时小张看出了我是真心喜欢,还想帮着再讲讲价,后来,我还是一咬牙,拉着小张就往外走了。
出门后,我们走得特别慢,一直在等老板请我们回去的叫声。欲擒故纵,这是一些古玩行里惯用的伎俩。直到我们走到古玩城大门口,叫声依然没有响起。我心里实在是放不下那方砚,踌躇片刻,还是一咬牙,朝小张说:“我还是把它买下来吧!”
小张立刻附和道:“我也建议你买,东西好,你又喜欢,不过价钱可能还有余地,我听他说小孩补课的事,可能他们正缺钱。”
我觉得有道理,便说:“那我就返回去将它拿下,如果能一万元就更理想。”(www.xing528.com)
小张很有信心的样子说:“应该能拿下,不过为了稳一些,我们取一万二现金去,先拍一万元现金在他桌子上,不同意我们再五百五百加,很多人面对现金,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以前买石头就发现了这秘密。”
接下来我就真的按着小张的法子去试,果然灵验。当我把一万元拍在他们餐桌上的时候,老板还没开口,老板娘就直接发话了,她说:“卖了算了,明天小孩补课正好用得上。”老板呆坐了一会,默默地起身,将砚台捧出,小心地帮我包好。在他脸上,我看出了一丝不舍和无奈。而我接过砚台的时候却是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好像当时都没来得及体会一下做了“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这种坏事后应有的内疚和不安。
接下来,我们驶出建阳,兼程而进。到达邵武时已是华灯初上,我们在古玩城边上的汇鑫国际酒店住下,匆匆地吃了一个简单的晚餐后,便在市区转悠起来,想探究一番这个千年古邑的风采。
邵武是座山城,城区不大,在夜空下,远处依山而建的重重楼房,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如漫天星汉,极为瑰丽;邵武也是座古城,虽然霓虹闪烁,喧扰繁华,但在城市里却也星星点点地散落着不少带有历史记忆的老宅院,也只有这些老宅院依旧在努力地渲染着最后残存的一丝古城气息。我和小张漫步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里,小巷幽深,一些老宅院和仿古民居混杂在一起,一刬青瓦,一霭氤氲,倒也显得古朴,有些韵味。我喜欢行走在这恬静的意境里,用心去聆听历史久远的回声,渐渐地我就进入了幽远的遐思,在这青砖黛瓦的世界里,一房一舍里湮没了多少人世悲欢,一门一窗里又记录了多少曾经过往,或许我永远都找不到答案。
在小巷尽头,我们找到了一处令人羡慕的幽雅之所。那是一家经营古玉的小店,木为门,石为框,门楣镶砖雕,门口就给人以古朴之感。走进店内,门口玄关,挖地成池,池中注水,水宽米余,铺石为径,彩灯映水,波光粼粼。屏风遮挡,内显幽暗。我们踏石而进,还真有曲径通幽之妙。进到内店,顿觉别有洞天。在那里,摆放的橱柜大多是明清的旧物,店中墙上悬挂的饰物和前后隔断用的材料都是老房子拆下的门窗,泡茶的桌面是一块老石板,搭配的凳椅尽管形态各异,但也都是民国以前的物件。置身其中,让人恍如隔世。店主是个而立之年的儒雅男子,他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喝茶。我们入座后,他一边娴熟地为我们泡茶,一边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他的寻玉故事。从在内蒙古赤峰寻红山玉讲到在江西南昌访海昏侯妃子墓出土的汉玉,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让人着迷。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我渐渐产生了想买古玉的欲望,而且越来越强烈,好在自己当时是囊中羞涩,否则又可能会上演一幕“慷慨解囊为古玉”的闹剧。
离开小店,已是深夜。行走在回宾馆的路上,我突然心生感触,尽管未见到传说中的大圣宫、华严寺和民俗馆,也未看见花木扶疏、流光溢彩的城市美景,但我发现自己已莫名地爱上邵武这座山区小城。民国才女林徽因说:“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而我又是为何会喜欢上这座城市呢?是因为那条小巷?抑或那家小店?
次日,我们怀着对交流会满心的期待,早早地便起了床。可是来到古玩城后却令我大失所望,整个市场,门可罗雀,摊位阑珊。也许是昨日获宝心气高的缘故,所见之物,皆不入眼,转悠半天,毫无收获。
邵武之行,至今令我嘘唏不已。无心去建阳,却在建阳淘到心爱之物;有心去邵武淘宝,宝不得,却爱上了一座城市。这是天意弄人?还是老天垂怜?我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起码是为证明周希陶老先生的“栽花插柳”理论的正确性又提供了一个鲜活例证。
回饶城途中,我无意窗外的美丽风光,一直抱着那方砚,轻轻地摸,细细地看。后来小张取笑我,说我当时的神情就像热恋中的情郎拥抱着自己心爱的姑娘,专注而深情。
喜悦之情,不表不快。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以诗抒情,我偶发奇想,也想学学古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车行至饶城西高速出口时,我终于憋出了几句貌似诗的文字来:
《鳌撑龙腾》
灰鼠求珠砚池窃,
骄龙穿云侧壁腾;
文章更比方砚重,
学子当如鳌背撑。
2019 年12 月03 日
【知识链接】
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其历史悠久,始产于唐代初期的端州(今广东肇庆市),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因其具有致密坚实、幼嫩细腻、温润如玉的石质,独特而丰富多彩的石品花纹以及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如《端石考》中所说『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看而多姿,握之稍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浮津耀墨,无价之奇者也。』2004年10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端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