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标识,作为现代化、都市化和社会化的标志性产物,成为现代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公共标识语”,指的是公开和面对公众的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和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
关于公共标识语的研究,外国的Landry&Bourhis提出了国际主流研究模式“语言风貌”[2],随后国外的研究多从此角度入手,侧重于“多语环境”中的语言政策问题的研究,以及社会语言学语境中广义的文化学讨论。对于“语言风貌”这个在学术界全新的概念,国外学者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公共路标、广告招牌、街道名称、地域名称、商业标志,以及政府机构公共标志所使用的语言,一起构成了一个特定区域、地区或都市街区的语言风貌。”[3]同时,还认为“语言风貌”有两种基本功能:一个是“信息功能”,另一个是“符号功能”。[4]国外学者在语言风貌框架内分别探讨了以色列、曼谷、东京等地的多语公共标识。
在国内,继1998年何自然等人探讨了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等问题之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2002年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公共标识的翻译自此开始备受瞩目。之后,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日报、中国标准化研究所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2005年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开始对公共标识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性研究。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地还研究公布了公共场所公共标识英文译写规范。以杨永林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以“语言风貌”为切入点,经过五年时间调查分析了北京等地区的双语公共标识语问题,并撰写了《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这为之后的双语标识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支撑。(www.xing528.com)
本章以广义的“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式,采用多维视角对兰州市六家三甲医院的双语标识语进行调查和研究。从社会认知角度来解读公示标识,一个公共标识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现一定社会功能的语篇文本,传递着多方面的信息内容,具有独特的“社会文本”属性。杨永林等研究者认为,在具体社会语境中,一条公共标识文本的意义解读过程是通过文本的社会交互性和语用交互性过程实现的。一条标志,不论它的结构如何,其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社会文本,所以不能仅仅依靠字面意思来解读,而是把其当作真实语境中社会文本的解读(杨永林,2005)。在双语环境中,基于公共标识的社会文本本质特性所表现的五种文本关系特征,结合所调查的兰州市六家三甲医院的具体情况,通过进一步概括简化,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文化差异、功能指示、语言表述和缺少双语。同时,在医院语境中,本文将借助“疾病患者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