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一代人的感觉结构及其与阶级特征的关联

新一代人的感觉结构及其与阶级特征的关联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一代人的感觉结构是他们自己对所生活的世界做出创造性反应的结果:它既有可能继承前一代人的感觉结构,也有可能对其加以反叛。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威廉斯对“感觉结构”的描述中格外强调的便是“经验”一词,它也使感觉结构有了真正保证。威廉斯是从感觉结构出发,来分析现代悲剧及现代革命悲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认为,感觉结构有“新兴性、联接性和主导性”[71]等特征,尤其与新兴的阶级有紧密联系。

新一代人的感觉结构及其与阶级特征的关联

感觉结构”是雷蒙德·威廉斯创造的广为流传的术语之一。这是他现代悲剧理论和现代革命悲剧观念的立足点;是他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所以,对这一概念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辨析,是本节需要进行的工作。

威廉斯独创的“感觉结构”较为复杂含混,而且在他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所侧重的方面也不尽相同。第一次使用这个词语是在1954年他和迈克尔·奥罗姆(Michael Orrom)共同合作的《电影序言》(Pref ace to the Film)中,意指作为整体深深根植于生活中的真实鲜活的共同的时代经验。它不能被抽象和总结,也许只有在艺术里,才能被具体表现、支配、感知和交流。[57]四年后,他在《文化社会》中,用它来分析19世纪工业小说:“认识到邪恶,却又害怕介入。同情未能转化为行动,而是退避三舍。”[58]在《漫长的革命》中,他有了对这个与观念(idea)或一般生活(general life)相较,似乎更加准确的词语的进一步论述。在某种意义上,威廉斯把它鉴定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带来的特殊的、活的结果”[59]。这一文化不同于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社会性格”(social character)或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pattern of culture),呈现一种“特殊的生活感觉,一种无须表达的特殊的共同经验”[60],使得“各种特殊的活动才能和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结成一体”[61]。同时,感觉结构是广泛而深入的,它既能够让处于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彼此交流、传播、共享和传承,也能在“最细微也最难触摸到的部分发挥作用”[62]。它虽然如“结构”(structure)一词所暗示的那般稳固明确,但“似乎不是通过(任何正规意义上的)学习来获得的”[63]。新一代人的感觉结构是他们自己对所生活的世界做出创造性反应的结果:它既有可能继承前一代人的感觉结构,也有可能对其加以反叛。无论他们做何种并非刻意的选择,都取决于他们自身对生活的经验和感受。既然经验和感受是繁复多样的,那么感觉结构也并非铁板一块,凝固不变的。威廉斯认为,它“在占支配性地位的生产性群体那里表现得最为突出”[64]。此时,威廉斯的感觉结构观念不但没有忽视它与同时代文学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将它从艺术作品领域拓展到文化分析中。这就打破了早年只用艺术作品来呈现感觉结构的限制,真正地将人活生生的、赖以存在的体验和经历与他所经历的整个社会生活连接起来,来探求两者的对应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进一步将这个概念理论化。威廉斯说,为了超越“正规的把握方式和体系性的信仰”[65],为了表明人们亲身参与并感受了能动而活跃的意义和价值,他使用富有主动意味的“感觉”(feeling)一词以示与“世界观”(world-view)、“意识形态”(ideology)等正统的静止概念的区别。而使用“结构”(structure)一词,是为了说明“有着种种特定的内部关系——既相互联结又彼此紧张的关系的‘结构’”[66]。威廉斯为“感觉结构”赋予了三重含义:其一是“作为感受的思想观念和作为思想观念的感受”[67];它是一种“正相互关联着的连续性之中的实践意识”[68]。它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它是人们对他所真实经历的、活跃在场的、相互联系的社会生活的反应。因而,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境况时,由于个人的信仰、习俗和经历的差异,他们的情感结构也可能不尽相同。其二是出于过程当中,“溶解流动”[69]的、直接在场的社会经验。其三是站在方法论的角度上,威廉斯指出它是一种常常回到实际例证的、可以提供理解可能的文化假设(cultural hypothesis)。这一点尤其契合文学艺术。因为文学艺术能较为真实地呈现社会情境及人类在场的经验——即有表征感觉结构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来了解、明晰它。

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威廉斯对“感觉结构”的描述中格外强调的便是“经验”一词,它也使感觉结构有了真正保证。这一方面是对利维斯的继承。[70]感觉结构所意指的经验是动态的、连续的和不断变化的;它是人们对在场现实和真实关系的直接而活跃的微妙感受,是对社会秩序的真实回应,也是如文学作品之类的外在构形所寻觅的深层结构和解释依据。(www.xing528.com)

威廉斯是从感觉结构出发,来分析现代悲剧及现代革命悲剧理论。用这一图式分析的好处在于,他承认人们对悲剧的真切感受和人们处在混杂的流动状态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的经验。这意味着,人们对悲剧及革命悲剧的体验可以诉诸自身,而非依靠既有的权威解释或特权阶层的力量,由此打破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层层壁垒。现代悲剧及现代革命悲剧理论的存在并非是为某一阶级的代言,而是处于这一时期人们共同经验及反应凝聚而成的成果。这一反精英的姿态无形中驳斥了利维斯精英主义的观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社会历史维度

此外,由于感觉结构始终处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所以即便它如结构般能获得暂时的稳定性,但也绝非一成不变,而是变动不居的。它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认为,感觉结构有“新兴性、联接性和主导性”[71]等特征,尤其与新兴的阶级有紧密联系。“在很多时候,一种新的感觉结构的兴起总是同一个阶级的崛起相关……在另一些时候,这种兴起又常常同某一阶级内部出现了矛盾、分裂或突变相关。”[72]虽然这本书于1977年出版,比威廉斯革命悲剧理论的提出晚了十多年,但它在修正感觉结构的同时,还给我们一个非常有益的启示。因为在这里,威廉斯提示我们:感觉结构与革命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如果人们能够探索到悲剧的感觉结构,那么就有可能找到其背后的作为革命力量的新兴阶级,找到革命与悲剧之间的关联,进而再判断革命自身是否也是一场悲剧。那么在了解何为感觉结构后,接下来我们就转入对威廉斯悲剧观念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