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珍惜自己收藏的每一册书,是希望藏书能物尽其用,他生前曾自负地说:“我的这些书,供文学研究工作者用,是足够了。”何其芳逝世后,遵照生前“藏书不分散”的遗嘱,三万五千册藏书集中捐赠给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接受何其芳藏书之后,非常重视,特设何其芳古籍阅览室以妥善收藏,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整理。线装书大多统一配上六面全包式的、厚纸板外裱以蓝布的函套,少数图书保留了原有函套;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并配备中图法、著者音序法和书名音序法三种卡片目录,供读者查阅;编有《何其芳古籍藏书目录》一书;目前正在做机读编目数据。平装书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编有机读目录。
为了合法有效地利用何其芳的藏书,我们有必要对何其芳藏书批注的著作权问题进行研究。
何其芳在阅读图书时,在书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对原文的注释,也有对原文的评价。这些批语都没有公开发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因此,何其芳对其藏书批语拥有著作权。
在何其芳逝世后,其批语随着藏书捐赠给了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此时,何其芳批语的著作权问题就很值得探讨。通常来说,对某一作品而言,其往往为物权和著作权的共同载体。通过某种交易方式实现权利转移时,或许是两种权利同时发生转移,或许是仅仅物权发生转移而著作权并未变更归属,又或许是著作权发生变更而物权未发生变化。就何其芳藏书批语来说,其物权发生了转移,由何其芳家属所有变更为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其中的著作权归属情况比较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九条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其中所提及的权利指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放映权、广播权、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一般统称为“著作财产权”的各项权利。可见,法律已明确规定这些权利由公民的合法继承人继承。对于何其芳藏书批语来说,这些权利属于其家属。至于一般所称的“著作人身权”,则其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其中的发表权,情况有点特殊。发表权的行使,实质上仅有一次。对于作者在世时已经发表的作品来说,发表权没有实际意义了。对于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来说,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按此规定,图书馆有权对何其芳藏书批语进行发表,当然,也有完好保存他们的义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点的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照此规定,图书馆在不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复制何其芳藏书批语作为收藏。
何其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其散文集《画梦录》获得《大公报》1936年度文艺奖金;在文学理论成果丰富,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典型共名说”等理论主张。因此,研究何其芳藏书批语对何其芳研究意义重大。并且,对其批注对象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作为一个单位组织,何其芳藏书批语面向校内所有读者,我们提倡在不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权利的情况下,尽可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做到物尽其用。
由此可见,图书馆在管理何其芳藏书批语的工作中,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图书馆不拥有何其芳藏书批语的著作财产权,遇到此类问题,比如影印其批语出版等,应该转交何其芳继承人处理;二是,图书馆依法维护何其芳藏书批语的著作财产权,神圣不被侵犯,尽到宣传告知的义务;三是,图书馆负责保护这些藏书批语的完善性,及时修复破损图书;四是,图书馆有义务促进这些藏书批语的合法利用。
[1] 唐弢.劳歌行[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154.
[2] 吕微.何其芳的传说[J].读书,2007(5):95-102.
[3] 柳鸣九.何其芳在“翰林院”[J].新文学史料,2008(1):42-62.
[4]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52.
[5]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56.
[6]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190.
[7]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93.
[8] 曾立慧.珍贵的往事——回忆何其芳同志[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衷心感谢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52.
[9] 刘世德.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37.
[10]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1.
[11]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6.
[12]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8[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7.
[13] 马靖云.大泽名山空入梦 薄衣菲食为收书——何其芳藏书介绍[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衷心感谢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31.
[14] 毛边书:一种特殊的图书装帧形式。就是在图书印制过程中,未经最后一道裁切工序,保持折叠原状,书边稍有参差的书籍,又称毛装本、未切本、留边书。在鲁迅的大力提倡下,毛边书备受新文学名家的推崇,成为新文学出版物的标志。(www.xing528.com)
[15] 何其芳原批注没有书名号。
[16] 马靖云.大泽名山空入梦 薄衣菲食为收书——何其芳藏书介绍[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衷心感谢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34.
[17] 曹道衡.科研工作者的光辉榜样——纪念何其芳同志[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衷心感谢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255.
[18] 王水照.深切的怀念[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衷心感谢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248
[19] 马靖云.大泽名山空入梦,薄衣菲食为收书——何其芳藏书介绍[M]//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衷心感谢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34.
[20] 曹雪芹.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M].上海:有正书局.
[21]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脂砚斋,译.北京: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22] 曹雪芹,高鹗.增评补图石头记[M].王希廉,姚燮,评.铅印本.
[23] 逍遥子.后红楼梦[M].上海:上海有益斋,1909.
[24] 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回校本[M].王惜时,俞平伯,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5] 钞,通抄。清代多用“钞”,后用“抄”。
[26] 文中“○”表示不认识这个字。
[27] 清嘉庆成都贲园据学津本校刊,二册一函,文中凡提到《屈宋古音义》都是指卷三。
[28] 何其芳原批书名都未加书名号。弱矦是明人焦竑的字。《辞海》解释“矦”,同“侯”。
[29] 王夫之.楚辞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9.文中凡提到《楚辞通释》都是指卷八。《通释》都是指《楚辞通释》。
[30]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据桂阳陈氏本校刻,一册一函。
[31] 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文中凡提到《楚辞集注》都是指卷八,《集注》都是指《楚辞集注》。
[32] 文选集释[M].上海:上海受古书店,1928.文中凡提到《文选集释》都是指该版本卷十九。
[33] 文中凡提到《文选笺证》都是指清刻本卷二十四。
[34]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3[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19-2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