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河口丝弦乐曲的传承与演化

老河口丝弦乐曲的传承与演化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襄阳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证实这些年份河南都遭灾,老河口丝弦由河南难民带来具有一定可靠性。由此可见,老河口丝弦和河南相关民俗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但是,丝弦虽然是由河南传到老河口,但是老河口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地,丝弦吸收多种元素后演化为老河口独有的丝弦乐曲。

老河口丝弦乐曲的传承与演化

历史上,与老河口临近的河南地区频繁发生水、旱、虫灾害,当地的难民纷纷逃往包括老河口在内的湖北及其他地区,由此造成的携带着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移动,对邻近地区文化环境的改变发生了重大的影响[2]。所以鄂北一带的老河口、襄阳、枣阳等地都有为数不少的河南逃难人,他们自然带来了河南的音乐文化。据余家冰所言,“乾隆年间黄河决口发大水,开封、禹县艺人逃难到老河口来,是他们把大调曲子带到我们这儿的。”又说:“我的师祖刘汉卿(外号刘冤爷)是门里出师,爹妈都是河南来的丝弦艺人。我的师傅李瞎娃儿也是从河南逃难来的。”到襄阳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证实这些年份河南都遭灾,老河口丝弦由河南难民带来具有一定可靠性。而且,从乐理上来讲,老河口丝弦的很多曲牌都沿用卞梁小曲,现存的曲牌如“打枣杆”“银纽丝”“叠断桥”“劈破玉”“玉娥郎”等,皆是明清流传于河南民间的著名曲牌;在音乐结构上,老河口丝弦非常严谨,不是山歌和民歌。现在学术界和文艺界达成的共识是流行于老河口地区特别是市区、孟楼、张集的丝弦弹唱“大调曲子”,源于河南汴梁(今开封),在明清时期由丝弦说唱“大调曲子”的前奏曲(河南“板头曲”)分离出来演变而成的一种独立的、具有浓郁老河口地方色彩的丝弦乐种。由此可见,老河口丝弦和河南相关民俗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但是,丝弦虽然是由河南传到老河口,但是老河口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地,丝弦吸收多种元素后演化为老河口独有的丝弦乐曲。老河口丝弦乐曲比较清秀、柔和,每个音符之间都很圆润,很接近南方的音乐,不似北方音乐的粗犷。(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