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最高尊神玄武大帝的生日,这一天的传统民俗就是踏青春游、登山逛庙会。从宋代开始,武当山道观都要在这天举行法事活动,民间信士们都要到武当山祭祀真武,渐渐形成了武当山三月三庙会的习俗。老河口市张集镇的庙会也远近闻名。张集庙会历史悠久,开始于明清时期,兴盛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又时兴多年,直到“文革”期间庙会中断,1993年重又恢复延续至今。关于张集庙会有很多传说。
张集庙会的三个传说
第一个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叛将吴元济,在张集休养生息,严肃法纲,贫瘠的田野变成千里良田,后来裴度受封回京,当地人在农历三月十八这天载歌载舞纪念他的丰功伟绩,逐渐形成了“三月庙会”。
其二是张集“三月庙会”,源于明朝洪武年间,每到三月三这天,“三官殿” 前面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善男信女前来进香,亲朋好友也是欢聚一堂,商贾竞市,万众皆恂一时之快,场面热闹非凡。
第三个是清康熙五年,山西、陕西各大商号兴建会馆,当时邀请了襄阳、邓州、光化、谷城等周边州、县同仁前来祝贺,同时邀请各路文武“技艺”师人表演助兴,庆典声势宏大,从农历三月十八到三月二十八。从此,每年农历三月十八都要在寺庙举办庆典,人们称之为“三月庙会”,当时成了物资交流集散地和远近闻名的“旱码头”。
不同时期的张集庙会
过去这天,张集街上总是人山人海,堵得水泄不通。庙会四周,商贩聚集,街中遍布各式各样的小吃,各种土特产也会夹杂在其中。除了卖东西的商贩,还有一些民间艺人,如耍猴的流浪艺人,舞刀弄枪的武师术士,打快板说书唱河南坠子戏的优伶戏子……这为商业性质浓厚的张集庙会增加了不少人文气息。庙会上有很多前来烧香或烧纸钱的香客,庙会现场灯烛辉煌,香火缭绕。这代表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求运、祈福的美好愿望。(www.xing528.com)
现在“三月庙会”已成为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张集文化盛会。在春风荡漾,杨柳吐翠的时节,周边地区商贩云集到此,场面也是十分热闹。庙会集市上有丰富的小吃,商品也比以前更加琳琅满目。孩子们吹着玻璃喇叭,那些年纪大一点的人就看戏、听说书。到了中午,庙会集市差不多结束了,人们会和朋友聊聊天,喝喝酒,谈谈一天的收获……晚上的张集别是一番风景,文化场所灯彩通明,锣鼓喧天,剧场、游乐园、街心公园到处都是闲游的人;豫剧、越调、坠子、说书、京韵大鼓、安庆黄梅戏,有名的剧团、红的角儿都纷纷登台,联袂演出,倾情献艺;广场舞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包罗万象的当下张集庙会
张集“三月庙会”自1993年恢复开办以来,按照“政府牵头、群众参与、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宗旨,突出民俗风情、传承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元素,丰富了广大群众的节日生活,繁荣了张集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了“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宣传张集,给力河口” 的办会目的,成为老河口市继“梨花节”之后的又一盛会,成为展示张集宣传河口的一张靓丽名片。
每年庙会前一个月,张集当地政府会制定庙会筹备方案,邀请戏团送戏下乡,同时联系特产商户布展经商,周边乡土剧团也会前来助演。庙会期间,客商及早预定商位,看客游客翘首以待。庙会这一特殊的民俗活动早已深入人心。
张集庙会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至三月二十八,为期十天,在张集镇醒狮商业街及附近道路两旁举行,全长约2公里。庙会规模十分壮观,每年能达到5万人左右,参加庙会的不仅是张集镇人,还有竹林桥镇等附近乡镇,也有很多河南人来参加庙会。为此,镇政府专门安排了一些人员疏通交通,维持秩序,为人们安心舒心逛庙会提供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会售卖商品种类越来越齐全,吃的、穿的、用的、各种小工艺品也是应有尽有。庙会举行的第一二天是庙会的开幕式,一般会邀请襄阳真武山道士和武当山道士举行祈福仪式,附近的老年人带着孩子,年轻人都会前来参加祈福活动。张集镇政府也会邀请文艺演出团体在开幕式上表演节目,例如当地人有听豫剧的习惯,张集镇政府曾多次邀请老河口豫剧团815合唱团前来表演,比较常见的表演项目还有腰鼓戏、舞龙、划旱船等。由于开幕式和庙会是同时进行的,民众们可以边欣赏文艺表演边逛庙会。延续至今的张集庙会有几个重要特点:繁杂多样、新颖奇特、传统与新潮结合、影响广泛。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集很多寺庙均被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希望能重建寺庙,从而让庙会以寺庙为依托,更好传承和发扬张集的庙会文化。张集镇镇长陈飞也表示,张集镇政府将全力打造张集庙会品牌,助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张集庙会办的有声有色,昔日那种巍峨壮观、热火朝天的庙会景象,有望重新展现在鄂西北土地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