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这是文化经济的核心命题。为此,我们必须研究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文化资源资本化的模式及战略。
(一)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过程
国外学者从“大众消费”的视角来关注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如法国学者阿多诺特别强调文化产品的大众消费特征,认为“文化产业是把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新特质,其产品是为大众消费而特别制作的”。国内学者则主要从转化途径、文化商品的形态以及策划生产营销等方面对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过程进行研究。如刘双对文化资源的形态进行分析,指出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应包括文化资源实现产品化、文化产品消费商品化以及文化商品经营资本化三个层面的内容。[3]吕庆华认为,文化资本转化的产品形态具有文化实物产品和文化服务产品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向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知识产权文化产品、数字化文化产品三种衍生形态。[4]梁音认为,文化资源资本化过程通过借助符号化、融资工具化和仪式来实现。[5]蔡云辉从城市文化资源资本转化的角度出发,指出其实现资本化最根本的途径是经营城市,即对构成城市空间的资源、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延伸资本等进行集聚、重组与运营,从而获得收益。[6]董云翔、邓颖颖则从文化企业以及文化商品生产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的过渡需要经过9个步骤:分析文化需求——文化资源配置与整合——文化价值赋予——文化创意策划——文化商品设计——文化商品生产——文化营销创意——文化营销推广——市场反馈及再生产。[7]
(二)文化资源资本化的模式研究(www.xing528.com)
针对文化资源的不同载体,国内学者对文化资源资本化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学者对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如推出文化品牌项目或经典特色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的项目开发模式;针对具有典型个体特色文化资源的人文旅游景点、历史街区、古建遗址、文化传说、宗教礼仪、饮食习俗等进行直接的开发和资本转化的单体开发模式;以地方节庆为载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并赋予新的地方文化资源内涵来实现对地域文化资源资本转化的文化节庆开发模式等。有学者对以静态物质为主体的文化资源资本化模式进行研究,如通过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提炼出行业品牌化模式、产品化模式和行业环境化模式等。有学者对区域旅游文化资本运作进行了研究,指出资源、市场、主题、产品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将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中提炼出的主题贯穿产品开发始终,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才可获得成功。有研究从个体体验的角度出发,如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以一种身体化的状态存在”,即“个人可以仅仅通过理解其意义就能消费文化商品”[8]。根据文化商品区别于物质商品的特性,国内有研究者专门从增强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摸索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认为应该找准游客体验与旅游产品的契合点,营造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体验环境,构建活动体系,塑造体验品牌,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共赢的局面。还有研究者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结构和融资渠道进行分析,认为开发文化资源必须充分运用文化实业投资和文化风险投资两大形式,借助资本市场筹措投资资金。
(三)文化资源资本化运作战略研究
总的看来,国内外文化资源资本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文化资源”在各种生产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等,对于现实决策来说过于抽象与概念化,缺乏可操作性,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对现实经济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而现实层面的研究,则大多立足于一地或一种行业的经验总结,对于文化资源的运作架构、流程与营利模式等尚未有太多理论上的提炼与升华,缺乏一个成熟与系统的理论指导框架。可见,无论是出于规划决策的需求,还是出于深化理论的需要,都要求文化资源资本化研究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