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文化一体化的理论探讨和历史实践证明,文化一体化任重道远。下文着重讨论几点实施路径。
(一)突破行政壁垒,构建协调机制,打造发展平台
1.打造合作与整合平台
大胆探索体制创新,打破行政体制壁垒。利用深化改革先行区优势,积极开展体制创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举措。如以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渝文化合作框架协议等为平台,破除条块分割、配置不当的各种障碍,引导各城市的优势文化资源和强势文化企业向大区域联动发展,可联手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同时,也可增强各市传统优势产业合力,依托各市的比较优势,形成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同时配合各市信息网络资源互联互通、文化公共设施互通共用,构建合作平台,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
2.形成文化发展统一规划的机制
如建立文化“十四五”规划合作机制,实现城市错位发展。文化一体化是一项社会变革,非常重要的将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利益关系的调整、政策措施的变化。要建立和完善城乡文化建设的规划指导机制、政策促进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为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提供保证。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文化事业投入、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培养、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市场推进的一体化。进一步理顺各级文化管理体制,理顺原市和区县(市)文化管理的职能定位,强化上级文化部门在人员配置、活动开展方面的指导职能。改变文化建设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文化建设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的情况。
(二)加强地方文化立法,提供法制保障
要实现成渝区域文化真正的融合,形成“成渝地区新文化中心”,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地方文化立法,用法制一体化的进程保驾护航。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变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赢思维为相互协同、联动发展的共赢思维;将成渝地域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真正做大做强,消除市场分割的体制性因素,实现开放条件下地区的整体融合,达到地区间优势的互补效应,体现成渝区域的整体文化竞争力。
(三)资源共享,市场共通(www.xing528.com)
成渝地区拥有极为丰沛的文化资源,文化人才层出不穷,文化设施齐全,文化建设成果累累,文化积淀彼此包容、影响、碰撞、吸引、融合,形成了共同和谐的文化圈城。如果这些文化资源局限在某市中,各自为政,无疑难以发挥其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最大效果。推进建立成渝地区开放、畅通、一体化的区域化共同市场,以市场化的手段促进区域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规律自由地流动。以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加速成渝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从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格局中占据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
(四)实施项目化运作,建设区域文化品牌和先进文化
通过项目化运作来推动文化一体化进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之间,依靠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创意能力,以强势的产业链为依托,充分发挥一体化运作优势,积累优质的客户资源,并在承接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研发团队,拓宽文化市场,丰富文化产品。如此可以使成渝文化的自主创新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链进一步整合,一体化运作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借助经济不断发展、在新的平台上取得长足发展,打造成渝地区的文化品牌。
(五)实现文化信息的一体化
文化信息一体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城际之间,二是城乡之间。通过信息一体化,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国内、国际的文化市场竞争。
建立和完善中心城市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利用现有基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泛成渝地区、连接国际国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综合服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广泛应用,实现区域内政务信息、经济信息、科技教育文化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资源公开与共享。
城市繁荣和乡村振兴“共享工程”建设,就是要以城市文化信息建设的力度来加强农村文化信息建设,以城市文化信息的标准来提高农村文化信息建设,以城市的文化信息资源来帮助农村文化信息建设,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目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共享工程”建设是目标,统筹发展一体化是核心,城乡民众一体化是依托,共建共享一体化是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