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华夏本源文化传承光大之胜地。第三代蜀王之首为鱼凫。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的首要特点是兼容性和再生力强。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巴蜀文化,几乎容纳了东南西北四方文化,进而形成巴蜀地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巴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不受异地文化左右,也不受制于正统思想的约束。巴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第

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巴、蜀二字,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巴字是蛇图腾(龙图腾)的意象表现。蜀字是蚕图腾的意象表现。甲骨文中有“令妇好……我巴方”的记载,传为大禹、伯益所作的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海内经》。晋代蜀郡江源(今四川崇州)人常璩所著的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蜀、周。武王伐时,蜀与焉。”“华阳之襄,梁州之域,是其一囿,囿之国则巴蜀矣。……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华夏本源文化传承光大之胜地。这里有华胥故里,孕育出了人文始祖伏羲,黄帝元妃嫘祖五帝之一颛顼和夏王朝创建者大禹。

巴蜀地区先祖圣地有:华胥故里、伏羲生地——阆中,嫘祖故里——盐亭,颛顼故里——荥经,大禹故里——北川

今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亘,与外界相对封闭。在远古时期,由青藏高原迁来的甘青诸部氐羌人的一支,从河曲草地进入岷江河谷,与当地戈基人融合,建立了“蜀山氏”部落,成为古蜀族先民的一部分。氐羌人的另一支从甘南白龙江进入汉水和嘉陵江河谷,建立了华胥氏和西陵氏部落,成为古巴族先民的一部分。

蜀山氏之后的蜀族主要经历了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几个部落领袖阶段。扬雄《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曰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蜀族在蚕从氏之后,逐步进入成都平原。

据史籍记载,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为正妻,生子昌意,昌意又娶蜀山氏女为妻,说明西陵氏、蜀山氏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世代通婚的联姻部落。所以在蜀地立国称王的蚕丛部落乃是黄帝后裔,故《史记·三代世表》称:“蜀王,黄帝后世也……”

第一代蜀王之首为“蚕丛”。这个以虫为族名的部落,是氐羌大系统中的一支。在茂县至今还能见到蚕丛陵、蚕丛山和汉代置蚕陵县留下的“蚕陵重镇”石刻。

第二代蜀王之首为“柏灌”。这个部落是以柏灌鸟为族名的。遗憾的是第二代蜀王柏灌史迹、文字记载和遗迹都无从查证。只有柏灌墓在今双流县境内。

第三代蜀王之首为鱼凫。鱼凫即鱼水鸟,人们俗称水老鸹,以擅捕鱼为名。这是一支以捕鱼神鸟为名的部落。鱼凫部落属岷山氐羌的不同分支,在今郫都区与温江交界处,有鱼凫王城遗址和陵墓。

继鱼凫部落之后的蜀王是蒲卑(杜宇),他也是鱼凫部落人,是与前三代蜀王一脉相承的最后一代蜀王。杜宇王号“望帝”,都城建在今成都西北20千米处的郫都区,古名为“蒲卑”,又称杜鹃城,同时还在今双流县境建立了“别都”。(www.xing528.com)

杜宇统治末期,成都平原水患频繁。这时从长江中游的濮越异族来了一个很有治水经验的人,名字叫鳖灵。杜宇命他为相,让他负责治水。鳖灵带领人民凿玉垒山,开金堂峡,把岷江水分流入沱江,使洪水消退,这就是继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之后都江堰最早的水利工程。鳖灵治水成功,威望迅速提高,杜宇让位,鳖灵接任蜀王,号“丛帝”,称开明氏。至今郫都区域内,有一座祠陵结合的祭祠,这就是古蜀先民为了缅怀蜀族先祖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而修建的“望丛祠”。祠门照壁左右门上方横额上书“功在田畴”和“德在揖让”,表彰了望丛二帝的治水功绩和贤明。

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华阳国志》载:“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这里所指的“治”即是筑城。开明王时的成都城,古时又称“少城”。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正值巴国(嘉陵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与蜀国交战,秦惠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后称金牛道)伐蜀。秦灭蜀国后,改设蜀郡。两年后秦灭巴国,改设巴郡。从此巴蜀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汉初以后,巴蜀统称益州,别称西蜀,简称蜀。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的首要特点是兼容性和再生力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巴蜀文化,几乎容纳了东南西北四方文化,进而形成巴蜀地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当时异地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荆楚文化,影响、塑造了区域文学风格,把楚辞发展成大赋;二是秦陇文化,它促进蜀地工商业繁盛,使成都平原成为汉时中国的第二大商业中心;三是中原文化,它使蜀人史学趋于发达,成就了一批史学著作,如扬雄的《蜀王本纪》,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张唐英的《蜀梼杌》,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常璩的《华阳国志》,以及生于蜀中的欧阳修与人合著的《新唐书》和独立编撰的《新五代史》。

巴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不受异地文化左右,也不受制于正统思想的约束。汉时被称为“蜀中文学四大家”的司马相如、扬雄、王褒、严遵,他们不走传统经学的旧路,轻蔑独尊儒术的正统思想,也不随波逐流,着眼于文字上的“雕虫小技”,形成浪漫主义倾向,作品富于文采和想象力,善于夸张,语言富丽,用字新奇。他们的这些艺术主张和思维方式,对后世文人富于激情、奇幻的文化心理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巴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通过移民和文化人流寓的途径引入而再生。秦灭巴蜀后,从关中迁移大批的商人工匠到蜀中。汉时,除“就食蜀汉”的关中饥民外,又有大批商人和手工业者迁入。如果说异地移民对巴蜀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则是指汉唐以后众多文化人的寓居蜀中。如汉代的文翁、严遵、诸葛亮等,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后的王维孟浩然杜甫高适岑参元稹白居易李商隐、韦庄,宋代以后的陆游黄庭坚范成大、王士祯等都曾游历或寓居蜀地,留下大量诗作。唐玄宗唐僖宗入蜀,又把宫廷音乐、舞蹈带到绵州、成都,使其管弦乐舞之盛甚至超过了扬州。五代时大批文化人避中原战乱入蜀,其中有不少画家,曾一度集中了全国画坛精英。后人有评说:“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

古往今来,四川人才辈出,文人荟萃。从汉、晋、唐、宋、元、明、清,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文学家、艺术家和史学家。诸如汉晋的司马相如、扬雄、王褒、陈寿、常璩;唐代陈子昂李白、薛涛;宋代欧阳修、文同、苏洵、苏轼苏辙、苏易简、苏舜钦;元明清时期的邓文原、杨升庵、李调元、张问陶、孙桐生;近现代的郭沫若巴金艾芜、沙汀、李劼人等。

巴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薪火相传、道脉不断。早在西汉时期“文翁兴石室”就奠定了蜀学在全国的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兴办的官办学校,其办学的成功经验,被汉景帝推向全国,“蜀学比于齐鲁”。西汉时,名冠天下的“汉赋四大家”有三大家在四川,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皆是蜀人;两汉时期全国文化最发达、所出书籍博士、教授、公卿等人才最多的是齐鲁梁宋地区、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和东南吴会四大地区。唐代文学的灿烂双星李白、杜甫都是巴蜀文化熏陶出来的文化巨人。北宋三大学派洛学、关学、蜀学三家鼎立。南宋绵竹人张南轩是与朱熹齐名的一代理学宗师。经学的发展,以汉学、宋学、朴学为代表,四川代不乏人。特别是清以后,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近代学术的中心落在了湖南和四川,湘学和蜀学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重心四川大学的前身就是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的锦江书院和建于光绪元年(1875)的尊经书院。这两所书院,以研究儒家典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史上卓有建树的学者和政治人物。近代四川学术有廖、唐、蒙、萧四大家族之说,著名经学大师廖季平,现代新儒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唐君毅,经史大师、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著名哲学史家、武汉大学教授萧萐父,都是蜀学四大家族的通著之人。尊经书院以实学、经学、儒学为主,四川近代人物都受其学术影响。这种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在四川大学一脉相承,徐中舒、缪钺、冯汉骥、任乃强、杨明照、向楚等大师不断涌现。四川大学古籍所1983年建立,单从儒学来讲,四川一直就是儒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开启宋明理学的先驱人物陈传就是四川安岳人。湖湘学派也受蜀学影响,因为其开山者张南轩就是宋代蜀人。而较早提出编纂《儒藏》并提出具体编排规划的曹学全也与四川有极大关系,他中进士后首先就在四川为官,曾经当过四川右参政和按察使。有如此深厚的学术土壤和文化情怀,《儒藏》出于川人之手,不足为奇。四川大学首编《儒藏》尽得风气之先,看似偶然,其实客观地讲,这是蜀中学术历史发展的一种逻辑结果。

继2005年《儒藏》出版之后,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历时20余年而编纂完成的《全宋文》又于2006年出版。《全宋文》是目前已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共分360册,涉及宋代文人9000多位。全书所收的10余万篇各种体例文章中,不少资料是首次公开发表,95%的作家在此以前从未编入过专辑。《全宋文》的出版,是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成果,其学术价值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功在当代,更会嘉惠后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