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带雨林消失的情况及优化措施

热带雨林消失的情况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土壤失去保护,便受到暴雨的直接冲击。桑帕洛大学在亚马孙地区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中降雨的74%被林木所吸收,其余24%则流入森林中的河流。在亚马孙发源地带的秘鲁,原来年平均2600毫米降雨量,在对热带雨林进行大面积砍伐的地带减为1500毫米,气候干燥化正在逐渐发展。热带雨林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仅亚马孙地区产生的氧气量就占地球氧气收支的1/3。

热带雨林消失的情况及优化措施

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是130亿公顷,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以前,地球上约有61亿公顷森林。也就是说有将近1/2的陆地被森林所覆盖。但是,在今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地球上仅存约28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稀疏林。40多年前,森林占陆地面积1/4,到1978年减至1/5,在20世纪末将达到1/6,如果照目前速度延续下去,到2020年,森林面积将退化至陆地的1/7。美国政府根据各国提供的资料和对人造卫星照片进行分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森林的破坏速度为每年1800~2000万公顷。

这种森林破坏程度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太严重。然而问题在于,地球上森林分布十分不均衡,而且减少的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别,发达国家采伐面积和造林面积几乎平衡,而破坏大部分集中在森林面积较少的发展中国家,这样导致环境恶化更加严重。森林的分布面积,以拉丁美洲最多,占有5.5亿公顷,超过总面积的1/5。其中有最大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其次,是北美洲,共有4.7亿公顷,主要分布在美国北部,加拿大境内。如果按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计算,以太平洋岛屿最高,人均为4.1公顷。亚洲人均面积位居榜尾,仅有0.24公顷。而我国更少,人均0.11公顷,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刻不容缓的紧要任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目前森林破坏情况,到20世纪末,美国、加拿大、北欧、澳大利、新西兰等森林面积变化不大,而亚洲、拉丁美洲及发展中国家的将继续减少,其幅度将达40%,这对于森林资源匮乏的亚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森林是保护土壤的关键,是无与伦比的“巨大护堤”。在森林地带,即使雨季暴雨,透过层层叠翠之后落到地面也就成了细小的水珠。树木的干、叶、根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使之逐渐蒸发。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土壤失去保护,便受到暴雨的直接冲击。在倾斜地段,雨水流过地面的流量和速度更大,以惊人的破坏力冲刷着大地。严重时造成灾难性的泥石流,引起毁灭性的破坏,长久下去,滑坡现象也在所难免。

桑帕洛大学在亚马孙地区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中降雨的74%被林木所吸收,其余24%则流入森林中的河流。被树木吸收的水分又蒸发变成雨水,参与地球物质循环。由于森林的破坏,影响了水循环,造成雨量骤减,加速气候干燥化的进程。(www.xing528.com)

在亚马孙发源地带的秘鲁,原来年平均2600毫米降雨量,在对热带雨林进行大面积砍伐的地带减为1500毫米,气候干燥化正在逐渐发展。菲律宾现在是世界上有名的灾害大国,30多年前还有森林的时候,几乎没有发生过较大的灾害,随着森林的消失,灾害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雨水一多就引起洪涝;雨水一少又引起干旱。特别是森林破坏严重的棉兰老岛等地,经常受到洪水和干旱的交替袭击。与此相反,进行海水淡化并大力推广绿化技术的中东地区的迪拜和阿布扎比等部分地区,不仅大气中湿度上升,平均气温下降,而且数百年不遇地出现定期降雨的气候。这一点充分说明了绿化造林的重要性。

森林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问题远不止这些直接的表面影响。首先,必须考虑对气候的影响。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的储蓄库,森林毁坏之后,直接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促使地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气候危机,这在前面已说过,这里不再描述。

热带雨林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仅亚马孙地区产生的氧气量就占地球氧气收支的1/3。森林对净化大气污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环保局用计算机模拟森林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每公顷森林及其土壤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硫748吨,氮氧化物0.38吨。森林还能对大气中的油烟、密粒、汞、铅等金属离子放射性物质及灰尘具有阻挡、过滤、吸收的作用。1989年,美国环保局发表了“尽快防止地球变暖”的计划,指出全世界若能营造4亿公顷速生林,一年就可固定60亿吨二氧化碳。澳大利亚实行“新的十年绿化计划”,到1990年末已植树10亿株。日本人确信“不会治山的人也不会治国”,尽管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达68%,1992年又提出“绿色行星计划”。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申明”指出:森林是各部门经济发展和维护所有生物必不可少的,是全球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面积的多少已成为该国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志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