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今天和大学同学聊到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相关问题,她所在的幼儿园近期进行了课程改革,由之前的“领域活动课程”改为“整合课程(或综合课程)”。理由是认为分领域教学是分科教学,是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小学化倾向以及影响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现在这项课程改革还处于刚起步与过渡阶段,所以之前的领域教学活动还暂时存在。我想请教的问题是,整合课程背景下是否可以取缔领域教学活动?
答
幼儿园课程中的“领域”指的是某种课程内容的具体“区域”,表示的是课程内容的一种集合。“领域活动”指的是围绕某一领域内容而展开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是游戏活动、教学活动(集体、小组、个别)、区域活动等等。这里做个简单的类比,如果将“领域”比喻为某种食物,那么“领域活动”就是人们围绕这食物而进行的各种烹饪活动。当然,围绕同一种食物,人们可以根据食物特点、饮食喜好等因素,选择各种各样的烹饪方式,如煎、蒸、煮、烤、炒等。
现在人们一提及“领域活动”,似乎其只有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当然,如果在实践中教师真的将“领域活动”简单地等同于“领域集体教学活动”,那肯定是会受人诟病的。这犹如你在烹饪某种食物,你只会“烧烤”这种形式,自然会引起人家的排斥与批评。而实际上,“集体教学活动”和俗称的“五大领域”分属于课程要素中的不同范畴。前者属于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形式或途径,后者属于课程内容。但很多教师一提及“集体教学活动”,马上想到就是某一领域的具体内容。其实,在集体教学活动这种形式中所发生的“教与学”行为,其既可以是专指某领域的内容,也可以是多领域甚至是超领域的内容。因而,将“领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等同起来,本身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
那么,到底在整合课程背景下要不要取消领域活动呢?目前,幼儿园课程内容是以“五大领域”这一形式呈现的。可将“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看作幼儿生活中需要摄入的“五谷、果蔬、肉类、鱼类、蛋类、奶类”等食物,这些食物是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须摄入的,且不能偏食,因为偏食了就容易导致营养成分失衡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至于这些食物要如何制作得既利于幼儿对蕴含在这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又是幼儿喜欢的菜肴,则是关乎烹饪的问题。
从幼儿园课程来讲,“五大领域”的这些学习内容要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幼儿,这是属于课程实施问题,其直接的体现是具体的活动形式。比如科学领域,我们可以采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甚至是生活活动等形式进行有关科学领域内容的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将科学领域内容学习有机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也是幼儿学习科学的途径或形式之一。就幼儿学习科学领域内容的教学活动而言,既可以是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也可以是个别教学。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则可推知,上述其所反对或主张取消的其实是领域集体教学问题,或者说是集体教学这种课程实施形式。那么,这又涉及对集体教学的作用与局限的认识问题。关于这一话题,冯晓霞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指南〉》一文中已作系统而清晰的阐述。我们的观点:根据国情与历史传统,幼儿园中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存在是必要的,只是在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www.xing528.com)
该问题提及整合课程与领域课程问题,其实真正的整合活动是问题中心设计取向,也就是围绕生活中的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活动,比如某幼儿园曾开展过一节救球行动的活动(有大小不一的球滚到幼儿园的沙池,沙池一面靠墙,老师根据这个真实问题,请幼儿不要踩进沙池并想办法将球取出来),这样的活动就是整合活动,幼儿在该活动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有益经验。
至于整合课程与领域课程的关系处理,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整合课程背景下领域活动该如何理性地开展呢?我们认为,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在开展领域活动的实践中,应尽可能去规避领域活动所存在的领域内容间横向联系不足问题,而尽量赋予整合的理念,即领域渗透。所谓领域渗透,指的是在凸显领域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的相互融入的方式,使得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能在某一领域学习活动中得以发生有机的联系,从而使得幼儿能够获得更具统整性的有益经验。
那么,在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好领域活动的渗透工作呢?我们认为,领域渗透的基本路径可以是将拟渗透的领域视为本领域学习活动的教学手段或形式进行间接融入,或将拟渗透的领域的核心经验视为本领域的学习目标,或是在开展本领域学习活动时直接将相关领域的学习内容渗透其中。
一是将其他领域的学习内容作为开展本领域活动的教学手段进行渗透。例如,在科学活动“认识天气”活动环节设计中,教师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设计各种天气图示,这就是在科学领域活动中将艺术领域(音乐、美术、舞蹈)作为教学手段进行间接而有机的融入。在此类领域渗透活动中,艺术往往只是一种表达手段或是活动中某一具体形式,而非教师组织该领域学习活动的重点。要处理好“活动手段与活动目标”的关系,不宜在活动中强调艺术技能、技巧,即切勿出现“喧宾夺主”现象。
二是将在“领域课程”思维定势下被认为本应属于某具体领域所承担的某一特定能力的培养任务加以有机渗透。如,“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这一课程目标,大家都会依思维定势认为是属于社会领域应该学习的内容,但在艺术领域的“礼貌歌”学习活动中,教师结合歌曲学习,将让幼儿学习与他人相处技能作为该活动目标之一进行处理。此类型的领域渗透活动,一般是该领域学习内容本身蕴含着其他领域的学习元素,在开展该领域学习活动中,通常会有意识地渗透其他领域的学习。这种领域渗透活动类型的实践形态,其实已偏向于“整合活动类型”,已难以将之归入具体某领域的学习活动。
三是直接将其他领域学习内容进行有机融入。如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中渗透了对月亮这个自然现象的认识,这就是语言领域活动中融入了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又如,艺术领域(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塑苹果,教师可以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即兴编一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上下轻轻压个坑,中间再插一根柄。”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既能顺利完成美术教学活动任务,又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再如,在中班健康领域活动“鞋带蝴蝶结”中,除了教会孩子系鞋带的方法、避免走路时摔倒之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类似“如果我不会系鞋带,应该怎么办?”的话题,让幼儿形成基本的交流、倾听和社会交往能力。这样在健康领域的教学中加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成分,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成长,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