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现场观察与分析时,首先应明确自己所要观察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也即,每次在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活动时,我会带着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去进行有目的的现场观察。因为教师在教育场景中的现场观察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专业行为,只有观察目的明确了,才能在复杂的现场中排除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而进行聚焦式的观察,才能在活动现场中比较迅速地捕捉与收集与预定观察任务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我在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现场观察一般会从哪几方面入手呢?我认为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现场观察,大致可以围绕七大方面来展开。
一是观察班级游戏空间及其位置的设置情况。班级各游戏区空间位置设置合理吗?各游戏区空间位置设置利于主题间的联系吗?会相互影响吗?有无公共通道便于幼儿走动呢?游戏区空间设置有无体现“既封闭又开放”的原则?各游戏区的空间能满足该区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需要吗?
二是观察幼儿对游戏主题的参与情况。幼儿对该游戏主题(内容)感兴趣吗?有多少人参与?幼儿能专注地投入该游戏吗?幼儿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吗?游戏的主题情节有变化、有推进吗?所建构的作品的质量或表演的水平有进步吗?我该做怎样的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
三是观察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情况。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游戏新材料感兴趣吗?有几位幼儿主动地玩起了游戏新材料?他们是怎样玩的?所投放的游戏新材料能够给游戏情节的推进、作品的建构或活动的表演带来帮助吗?幼儿对游戏新材料的互动与教师预期的一致吗?幼儿对游戏新材料的玩法有哪些是值得肯定与支持的?我可以采取怎样的支持策略以促进幼儿对材料利用效益作更进一步的挖掘与发挥?或是幼儿对已有的游戏材料是怎样互动的?幼儿对这些已有材料感兴趣吗?哪些材料使用频率比较高?哪些材料比较低?已有的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目前开展游戏的需要吗?应该做怎样的增减式调整以更好地维系幼儿对该游戏区的游戏热情,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呢?
四是观察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情况。幼儿与同伴有互动吗?互动的频率与质量如何?是通过语言、肢体或两者兼有的方式进行互动吗?幼儿在与同伴互动时,展示其人际交往能力或语言能力处于何种发展水平?这些信息的获得,于活动现场我该怎样处理?于活动过后我又该如何将之纳入课程层面来进行审视?
五是观察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情况。一方面,我会对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情况作横向关注。即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游戏行为是属于该年龄段的正常发展水平吗?如果是明显低于正常范围,那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进行怎样有效的干预?若在一次现场观察中,发现某幼儿或某几位幼儿游戏水平偏离正常水平,那我将再通过定人观察方式进行多次的观察,依据多次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再作判断,并思考个中原因以及寻找有效干预措施。(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我也会对幼儿个体游戏水平的发展情况作纵向观察。即通过现场观察,去了解某位或某几位幼儿的游戏水平与其之前相比较有何进步?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没有进步,那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或是会去关注某位或某几位幼儿,在今天的游戏中为什么会是这样玩?其反映了该幼儿或某几位幼儿已有的哪些游戏经验?我可以提供何种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当然,对幼儿游戏水平的评量是透过其游戏行为或借助游戏作品的分析来进行的,而要对幼儿游戏水平作比较准确的研判,必须对各种游戏类型的各年龄段游戏行为特征、发展水平及指导要点做到了然于胸,因为这是教师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水平所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
六是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对所出现的问题的处置情况。幼儿在面对游戏中所出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与纠纷等,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属于该年龄段的正常发展水平吗?如果是明显低于正常范围,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幼儿将问题提交给我处理,向我求助解决的办法,我应如何处理呢?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那我在面对幼儿所求助的问题,特别是游戏中所出现的诸如争执这方面的问题,我会先做出这样的思考:这些问题对幼儿身心发展来讲,到底蕴涵着哪些有益的价值?也就是说,在问题出现与解决过程中,我会更关注该问题所蕴涵的可促进幼儿发展的潜在价值,而非简单地期盼问题能否尽快地解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我具体的干预策略。
七是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哇”时刻的情况。幼儿在游戏中有出现值得关注,并需要教师提供支持性指导的“不寻常”的“哇”点吗?这个“哇”点是指向个体身心发展方面的,还是指向游戏主题发展方面的?我如何根据不同的“哇”点,在现场或后续行动中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
以上所列出的是幼儿游戏活动现场观察的七大块面的内容。当然,落实到具体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单位时间的幼儿游戏活动的现场观察任务,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事先选定某个观察内容作为某次现场观察的任务来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