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行为中的抢球:反应能力和规则遵守

幼儿行为中的抢球:反应能力和规则遵守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究个中缘由,主要的原因是看不懂活动中的幼儿行为。从该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男孩之间虽然发生了互相“抢球”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将它界定为幼儿间的“冲突”,至少是在教师介入之前还没有演变为“冲突”。幼儿自发的这种“抢球”的游戏,既达到了教师对拍球技能练习的要求,又考验着双方对规则的遵守,以及各自在活动中的反应能力。

幼儿行为中的抢球:反应能力和规则遵守

对幼儿在活动中行为的有效观察与分析,是开展有效指导的基础。在现实考察中,发现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指导时常出现两个极端现象,即要么放羊式的“不为”,要么想当然的“乱为”。细究个中缘由,主要的原因是看不懂活动中的幼儿行为。而看不懂的很大的原因乃是教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各年龄段幼儿在各方面发展水平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深入。例如,下面这个案例所展示的便是教师因误读幼儿行为,而出现的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指导。

在户外游戏活动时间,老师要求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小皮球到户外玩。牛牛一个人在拍皮球,明明看见了,把自己的皮球放在了墙角,悄悄地走过去,趁牛牛的皮球弹起的时候,把皮球抢了过去。明明抱着皮球,得意地朝牛牛看了一眼,便开始拍皮球。这时,牛牛又用同样的方法把皮球抢了过来……就这样两人互相抢皮球,抢到皮球的一方,边拍皮球边似乎等着对方来抢。这时,站在一边的老师看见了,走过来说:“我刚才怎么说的?自己玩自己的,你们没听见吗?再这样,以后就不带你们出来玩了。”该老师说完就转头去问明明:“你的皮球呢?”明明指了指放在墙角的皮球说:“在那儿。”“去玩自己的去,不要老抢别人的。”……

从该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男孩之间虽然发生了互相“抢球”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将它界定为幼儿间的“冲突”,至少是在教师介入之前还没有演变为“冲突”。分析情景中幼儿的行为可知,其实两个男孩的行为是非常默契的,且行为后所伴随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由此可以判定他们之间是正玩一种“抢球”的游戏。双方非常默契配合着,被抢的一方不但没有因此感到不悦,反而双方很自然地将“我拍你抢,你拍我抢”默认为“游戏的规则”。幼儿自发的这种“抢球”的游戏,既达到了教师对拍球技能练习的要求,又考验着双方对规则的遵守,以及各自在活动中的反应能力。幼儿在活动中情绪愉悦且态度积极主动,享受着活动的乐趣,其实是该活动所具有的一举多得的效果。

案例中的教师由于对幼儿的活动没有进行仔细观察,也有可能对当时幼儿的行为无法准确解读,而导致教师的指导不仅谈不上因势利导,使幼儿自发的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反而是起着负效的指导效果。教师不必要的干预,转移了幼儿原来活动的“生态”,破坏了幼儿之间的正常游戏。

活动中的幼儿诚然是需要教师的介入,但是教师介入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扩展幼儿的游戏内容。由此可知,教师在活动中的介入行为应建立在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基础之上。只有通过观察,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教师才能了解幼儿对当前活动的兴趣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准确地做出是否进行介入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的决定。(www.xing528.com)

再如,在“怎样让泡沫块沉下去”的区域探索活动中,幼儿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提出“用石头压在泡沫块上让它沉下去”的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结果他们发现石头会滚来滚去,根本压不住。这时,他们又想到了“用胶布把石头绑在泡沫块上”并进行了实验,结果泡沫块还是会浮起来。教师看到这一情形就对幼儿说:“一定是不够重,再加几块石头就行了。”幼儿照着教师的指示去做了,结果实验成功了,可幼儿却你看着我,我看看你,说了一句:“成功了,我们去玩别的吧。”[2]

从案例中可知,教师的介入没有支持和延续幼儿的活动,反而终止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行为,让其失去了继续进行活动的兴趣,从而造成活动的中断。分析该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负效的指导行为,其症结在于未能深刻领会幼儿科学活动的核心价值,是由教师不适宜的教学观念而导致不适宜的指导行为。

由案例中该教师的指导行为大致可以推知,该教师所持的乃是结果导向或知识导向的幼儿科学学习观,即结果的价值大于过程的感受与体验,知识的掌握重于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在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体验远远大于所知道的所谓的活动结果。在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探究欲望,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应是幼儿在科学领域学习中最为核心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