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质量?

如何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质量?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就我们所在的幼儿园以及所走访过的园所来看,发现有不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存在着诸如“琐碎、虚浮、过分装饰”等弊端。答幼儿园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问题中所涉及的其实是指物质环境。作为幼儿园物质环境又包括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两方面。四是要处理好空间规划与设置的预设与“留白”关系。空间规划的留白思路,指的是在所有的空间规划中,应预留出一定数量的位置作为幼儿活动生成的场所。

如何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质量?

就我们所在的幼儿园以及所走访过的园所来看,发现有不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存在着诸如“琐碎、虚浮、过分装饰”等弊端。请问什么样的环境创设才是高质量的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在幼儿发展中起着最大限度的促进作用呢?

幼儿园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心理环境),问题中所涉及的其实是指物质环境。作为幼儿园物质环境又包括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两方面。空间设置主要是对幼儿园室内外可利用的场地进行规划与布置,材料投放指的是在所设置的活动空间中教师投放一定数量的材料以供幼儿操作。

先讨论幼儿园空间规划与设置问题。在幼儿园空间规划与设置上应尽量体现出四大特点,即充分、合理、巧妙和实用。空间规划与设置的充分性原则,指的是将幼儿园里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尽可能地盘活起来,并加以合理而巧妙的规划与设计,使得幼儿园所有空间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空间利用上不留“死角”与“闲地”;或是对场地空间的功能进行多方位的挖掘,以尽量做到“物尽其用,物尽其能”。

在空间规划的充分性原则下,一是在做空间规划与利用上,就得将平时容易忽视的貌似没有利用价值的或不好利用的角落进行统一的梳理,在对这些容易被遗漏的角落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再根据各角落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比如有的城市幼儿园因早年创办且居于老城区,占地面积极为狭窄,就将唯一的一幢教学兼行政的楼房四楼屋顶的屋板进行充分防水处理与承重考量的基础上,开辟出富有特色的“开心农场”,该农场辟有“水稻区”“果蔬区”“水培植物区”“种子博物馆区”等活动空间。对于一些室内外空间比较有限的幼儿园而言,空间规划与设置的充分性原则在实践操作中更值得去认真考虑。二是应秉持多功能的思路对场地空间进行挖掘,分时段对场地空间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体现“一物多用”。比如,对于幼儿园户外操场的认识,之前人们往往只将其功能定位于开展幼儿体育运动而已,后来受“安吉游戏”的启发,现在幼儿园户外操场已呈现“多功能化”,即将很多活动内容设置在户外来开展,产生了诸如户外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等新的活动形式。

当然,对充分利用的理解应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而并非对幼儿园空间进行无限度的挖掘。比如,有的幼儿园可能是误读了此原则,在幼儿园活动室或走廊等空间的上方,尤其是屋顶的天花板上或墙壁的高处(超出幼儿视线范围,甚至超出成人的目光之所能及)进行各种装饰。其实,对于幼儿园环创,诸如吊饰、墙饰等各种装饰,如果教师的辛苦之作换来的却是幼儿的漠视,或是很少关注,或关注时间极短,那绝对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不专业行为。

合理性原则指的是对幼儿园空间规划与设置上要立足于幼儿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为幼儿所能用,即所规划与创设的空间是为课程活动的开展而服务。在合理性原则下,幼儿园空间规划与设置上,一是要善于根据各场地空间特点,规划并设置出适宜该场地的活动内容。比如,需要用水的活动区域就应设置于邻近水龙头处;阅读区域应设置于光线比较充足的地方;进行大肌肉群活动的区域,应设置于比较开阔的地方等。二是要有统筹规划的意识,应将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不断优化,以使空间通过规划获得最大化。比如,幼儿园原先将紧挨在各班级的户外活动场地以“分田到户式”归各班级独立使用,班级间场地互不融通;后来基于化零为整的思路,改变班级户外场地各自为政的做法,将三个相邻的班级户外场地打通,使之变成一个相对开阔的活动场地。三是要立足于整体观,考虑好各活动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动静分离不干扰、相关邻近有互动、公共通道占位合理便于走动。四是要处理好空间规划与设置的预设与“留白”关系。所谓的预设型空间指的是该空间活动内容预先设定,比如这是积木区,那是自然角等。空间规划的留白思路,指的是在所有的空间规划中,应预留出一定数量的位置作为幼儿活动生成的场所。这些所预留的供幼儿生成相应活动的空间,教师只负责提供一些必要的低结构材料即可,该空间具体活动内容不预先指定。这样的活动空间可以称之为开放区或松散区,或直接命名为“我的空间我做主”“我的……”。试想,如果教师都预先把所有空间规划好,空间的活动内容也预先设置好,也即,幼儿只能在教师预设好的这些活动内容中进行选择。这对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性的充分发展方面,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空间规划的巧妙性原则,指的是将场地空间进行创造性的盘活,并发挥起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空间规划的巧妙性,源于教师对场地空间特点与功能的精心构思与集思广益。(www.xing528.com)

比如,有一所幼儿园的主楼房的南边面向街道,该南边墙壁的前段(约占整堵墙壁的三分之一)是向外凸出,后段是向内凹下去,即呈倒L形状,当时幼儿园将这个空间作为教职工摆放电动车的场所,因考虑到直接朝向街道摆放电动车并不雅观,后来沿着前端凸出的位置砌了一堵薄墙,墙面放置有机板作为幼儿涂鸦墙。经过这样的巧妙处理,既满足教职工放电动车的需要,又维持幼儿园门面的美观度,同时又赋予该空间新的功能,即成为幼儿开展涂鸦活动的场所。

空间规划与设置的实用性原则,指空间规划与设置应将课程意义最大限度地加以凸显出来,要有儿童在场的意识。目前,不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存在着简单化的“审美至上”倾向,且所谓的审美更多是基于成人的视角,似乎环境创设只要“美观”就可以。全然忽视了“环境是为谁而创设的?谁是环境中的主人?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创设环境的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

因而,在空间规划与设置的实用性原则下,希望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应牢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可以看到幼儿参与的身影,可以看到幼儿走过的足迹;二是要牢牢记住“儿童意识”,要紧紧抓住“课程意识”。

关于材料投放问题,认为至少也凸显三大特点,即适宜性、开放性和差异性。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经验水平、认知特点,既是各年龄段幼儿可以接受的,又是可以促进他们发展的,即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材料是呈现出一种“爱玩、能玩、会玩”的状态,是能在玩中获取新知,在玩中体验快乐。

开放性原则,一是指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在数量上应是充足的,能满足幼儿对不同材料进行操作或是同一材料多次操作的需要;二是教师所投放的材料的功能指向不是固定而单一,对幼儿而言其在材料的使用与玩法上是多元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玩法。依此,在材料类型的考虑上应是主张多投放一些低结构性质的材料。比如,各种纸盒、易拉罐塑料瓶、树枝、鹅卵石、积木等。

差异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材料投放上类型要多样化,操作水平要层次化,即“材料提供的‘差异性’=‘多样性(类型)’+‘层次性(水平)’”。其中,材料类型的多样化包括材料质地的多样化、材料结构的多样化。

比如,在“好玩的绳子”主题式区域活动中,教师设置了一个给大头娃娃扎辫子的活动区。那么,依材料类型多样化来说,在该区域所投放的供幼儿扎辫子的毛线,可以是粗细不一、股数不同、质地各异的各种毛线;就操作水平层次化而言,可以设置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师同样可以根据股数数量多少、质地是否好操作、是否要求编出一定花样的辫子等因素进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出不同层次的操作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