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莫扎特的出生地,亲历音乐天才的经典之地

莫扎特的出生地,亲历音乐天才的经典之地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扎特在这里出生!莫扎特的出生地就在这条街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多因莫扎特而来。莫扎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创作的,那年他才6岁。)我站在这间普普通通的客厅里,想象着莫扎特可能在这里经历过的生活。客厅的长条木头地板凹凸不平,童年的莫扎特在这里留下了多少脚印。莫扎特的父亲和母亲,他的很多亲戚,都以沉静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客厅,仿佛仍在默默回忆莫扎特在这里留下的身形和声音。

莫扎特的出生地,亲历音乐天才的经典之地

莫扎特在这里出生!萨尔茨堡人轻轻的一句话,让每一个来访的人肃然起敬。

这条街有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粮食街。莫扎特的出生地就在这条街上。粮食街完全保持着几个世纪前的模样:狭窄的街道,两边是石头的古老建筑,街面紧挨着形形色色的小店铺,彩色的店招和广告旗幡看得人眼花。街上来来往往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萨尔茨堡,不到这街上走走,不去拜谒一下莫扎特故居,那等于没有来过此地。

粮食街9号,一幢黄色的楼房,式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这幢楼房无疑是萨尔茨堡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有了这幢楼房,有了莫扎特,萨尔茨堡才成为全世界爱乐者心驰神往的圣地。(有粮食街9号楼房,才有了莫扎特,莎尔茨堡才成为全世界喜爱者心驰神往的圣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多因莫扎特而来。这座楼也因为莫扎特更加珍贵。

走进楼门,踏上并不宽敞的石头楼梯,曲曲折折地到了三楼。这里就是当年莫扎特的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楼房似乎不是显贵的住宅,不过在莫扎特的时代,这大概是很富有的人家了。站在门口,可以看到宽敞的客厅,墙上挂着古老的油画,厅堂里摆着古老的钢琴。房屋中间有一个玻璃立柜,里面是一把小提琴,据说这是莫扎特童年时拉过的琴。站在这把小提琴前,凝视着琴把上磨损的指板,可以想象当年莫扎特在这里拉琴的情景:一个清秀的男孩站在屋子中间,尽情挥洒琴弓,悠扬的琴声在屋子里回荡。他也常常坐在钢琴前冥想,心中涌动着美妙的旋律,他随手在琴键上弹出这些旋律,琴声回旋跌宕,使所有听见这琴声的人都惊讶不已。莫扎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创作的,那年他才6岁。神童莫扎特的名声,当时已经传遍了奥地利,奥皇也常常把他请到宫廷中弹琴。当年,周围的人们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个音乐神童,莫扎特的那扇窗户如果开着,经常会有人站在楼底下,听着从窗户里传出的钢琴和小提琴奏出的美妙乐章。住在粮食街上的人们真是有耳福。不过他们大概想不到,这个小小的音乐神童,以后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造的音乐,会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回旋,让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他的音乐中感动、共鸣。而他们这个城市,也将因为诞生了这位小神童而名扬天下。(作者以舒缓的笔调,穿越了时空,使莫扎特仿佛站在眼前,生动地描绘出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形象。

我站在这间普普通通的客厅里,想象着莫扎特可能在这里经历过的生活。客厅的长条木头地板凹凸不平,童年的莫扎特在这里留下了多少脚印。客厅四周的墙上,挂着不少当年的油画,画面上都是和这个家庭有关的人物。莫扎特的父亲和母亲,他的很多亲戚,都以沉静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客厅,仿佛仍在默默回忆莫扎特在这里留下的身形和声音。墙上也有几幅莫扎特的画像。一幅是莫扎特两三岁时的画像,画面上的莫扎特穿着简朴的衣衫,小脸显得清瘦,两只大眼睛里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一幅是莫扎特7岁时的画像,那时的莫扎特,比幼时胖得多,他身穿华丽的贵族服装,脸上带着和7岁年龄不相称的矜持的微笑。那就是被人称为“音乐神童”时的莫扎特,他出入宫廷时,身上穿的大概就是这样的衣服吧。不过,穿这样累赘的礼服,弹钢琴好像不太方便。我想,画这幅油画的画家,一定是把小莫扎特成人化了。他大概以为,一个已经能创作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家,不应该再是个孩子,所以把7岁的莫扎特画成这样。另外一幅油画,画的是34岁的莫扎特,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这幅画的作者,是莫扎特的姐夫约瑟夫·朗根,据说这是莫扎特生前自己最满意的一幅肖像。油画上的莫扎特是一个侧面,只画完了头部和上身的一小部分,好像是坐着弹钢琴的姿态,画面的下半部分的色彩全被刮掉了,不知是画家不满意刮掉了准备重画,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画到一半便中止了。莫扎特凝视着画面的左下方,脸上是严肃沉思的表情。我相信,这幅油画一定把莫扎特画得很逼真,画出了他真实的精神状态。两年后,莫扎特就离开了人世,这也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画像。(作者选择重点描述的这几幅画,代表莫扎特的成长过程,是他人生中的几个重要时期。透过画作观察莫扎特,从他的眼神和表情中捕捉他的心灵变化历程。)(www.xing528.com)

在这间客厅里,最让我神思飞扬的,是玻璃柜中陈列着的一页五线谱,这是莫扎特谱曲的手稿。发黄的曲谱上,那些活泼的小蝌蚪在上下跳跃,可以想见莫扎特当年是怎样挥动着羽毛笔龙飞凤舞,通过这些黑色的小蝌蚪记录下心中流出的音乐。我默读那谱上的旋律,无比优美,那是典型的莫扎特的风格。人们说莫扎特是上帝派到人间来传送美妙音乐的人,他能用最优美的旋律表达世上所有的情绪,即便是忧伤、惶惑、迷惘和痛苦,在他的音乐中也一样美妙动人。我曾经无数次听莫扎特的作品,无数次在他创造的旋律中沉醉。他的音乐,是心灵的自由飞翔,是天籁之声。现在,能在莫扎特度过童年的房子里,看他亲手谱写的曲稿,那简直是梦幻一般的情景。我不知道现代的科技手段能否将这样的手稿永远保存,但对莫扎特来说,这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当年创造的音乐,已经传遍人间,而且将永远流传下去,只要人类的心灵和耳朵还能欣赏音乐。(莫扎特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是为音乐而生的天才。他创作的音乐旋律优美、纯净、平和,精神内涵丰富,艺术水准极高,强烈地冲击着人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喜爱,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走出莫扎特居住的那套房子,隔壁也是莫扎特故居博物馆的一部分。在一个大房间里,可以买到关于莫扎特的画册和唱片。屋子的一角,一台电视机开着,屏幕上正放着歌剧《魔笛》,剧中人帕米娜和帕帕杰诺正在演唱那段著名的两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柔美的女高音和激越的男高音交织缠绕,咏叹着人间的爱情,使每一个从这间屋子走过的人都驻足聆听。我发现,沉浸在音乐中的听者,脸上都是神往的表情。歌声在静悄悄的屋子里回旋百转,每一个角落都荡漾着深情的音乐,仿佛那就是莫扎特自己在歌唱。荣辱贫富,爱恨悲欢,世间的一切都稍纵即逝,只有那些从心灵里涌出的曼妙音乐,永远在热爱艺术的人群中流传。

沿着那些古老的石头楼梯下来,又回到楼房门前那个小小的广场上。广场里,人群流动,乐声飞旋。两个年轻的蒙古人,坐在地上拉马头琴,拉的是现代东方的曲子,飘忽,凄凉,如歌,如泣,和莫扎特的旋律没有关系,但却让人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契合。很多人围着那两个蒙古人,静静地听他们拉琴。这些听众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肤色,到萨尔茨堡,大多为了莫扎特而来,但在莫扎特故居的门前,却听到了东方的马头琴声。那两个蒙古人一曲拉罢,在人们礼貌的掌声中相互点头一笑,展开琴弓,突然拉出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段旋律,惊喜的听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掌声和琴声交融在一起……写两个蒙古人在广场演奏马头琴,既呼应了文章开头,来访游客多为凭吊莫扎特而来,又起到了烘托渲染,升华主旨的作用。)(用年轻蒙古人用马头琴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来表明莫扎特音乐影响遍及世界。真正是音乐无国界,无语言差异。

我回头仰望莫扎特故居,三楼,那一排无人的窗口。当年,小莫扎特一定常常打开窗户,探头看粮食街上的热闹景象。如果莫扎特此刻回到老家,打开窗户,俯瞰此情此景,或许也会报以会心一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