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发现法即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利用各种媒介,调动其主动性,最终自己来找出结论。
例如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部的金喜添老师在讲授铅球这项运动时,就采用了此法。现将其具体过程介绍如下:
1.原地推铅球
①只用手臂的力量投球(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持球于颈部,身体正直,用手臂推球)。②利用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投球(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且两膝屈曲,手臂推球的同时,双腿蹬伸)。③利用手臂,腿部及躯干扭转的力量进行推球(除躯干向右扭转外,其余动作同上,推球时加上躯干扭转的力量),④再加上腹部肌肉的力量(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位于后腿,上体后倾同时右转,推球时各部位协调用力)。以上4个步骤每一次进行完后,都要求学生丈量距离,然后对四个成绩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距离一次比一次远,然后问学生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①只有动员更多的肌肉参加运动,才能把铅球推得更远,单纯靠手臂的力量是推不出好成绩的;②使学生明白,动作幅度大,且直线距离长才是动作的要求,原地推铅球时光扭转不向后的动作是错误的。明确了上面两个问题,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点也就明确了。(www.xing528.com)
2.“展臂式”推铅球
①原地推铅球(动作同上述方法④)。②动作同原地推铅球,只是投掷臂向后伸展,手掌向上持球,而后迅速屈臂,使球通过颈部然后推球。对以上两个动作的距离丈量可发现“展臂式”比原地推的要远,从而启发学生明确,展臂式原地推球,球接近颈部时已有了一定的速度,因此要远一些(注:展臂式规则不允许)。而滑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铅球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因此就要求滑步和最后用力之间不能停顿,衔接要迅速。如停顿的话,滑步的速度将会失去,球将不会获得一定的预先的速度。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他们在不停活动,并在活动中思考、感觉、总结,比较,最终得出结论,这个结论的获得是学生自己探索而来,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对动作的领悟全面而深刻,使学生能明确地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创造出最佳成绩,由此而激发了对该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