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生思索的心理背景上开始上三角形的数学,运用教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位教师在讲地理课《时区和日界线》一节时,一开始就联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黑龙江省的学生中午放学时,刚巧是新疆地区学生早晨上学时?这些联系实际讲授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一旦阐明了这些问题的原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会从无到有。
学生对事物的探索兴趣,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借助于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够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并认真进行探索;而有些学生则常常对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例如有些老师提问:如何测量树木的高度?如何测量河面的宽度?在学生思索的心理背景上开始上三角形的数学,运用教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位教师在讲地理课《时区和日界线》一节时,一开始就联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黑龙江省的学生中午放学时,刚巧是新疆地区学生早晨上学时?学生的注意力顿时集中于我国的最东边和最西边的时刻问题,学生既有兴趣学习知识,也深深认识到祖国疆域辽阔。
某教师在组织学习复合体积计算时,拿一块蜂窝煤问学生:为什么说这块蜂窝煤是圆柱形的?没有现成数据,怎样计算煤的体积?不知道煤的底面圆心的位置,如何测定底面半径?又怎么测定煤眼儿的半径呢?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算法?……(www.xing528.com)
某物理教师在讲斜面一节时,先问学生:为什么从卡车上卸重物,常常采用搁板下滑的办法?为什么长江大桥要有很长距离的引桥?
这些联系实际讲授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一旦阐明了这些问题的原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会从无到有。[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