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支援型习作教学的内涵解析

支援型习作教学的内涵解析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援型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环境、触发思维等,促进学生与外部客体交互作用并自主发展的有效教学行为。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支援型习作教学具有三种基本特质:具象性、广泛性和启发性。具象性主要针对支援的方式而言。广泛性强调支援的多样化。支援型教学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广泛的选择空间。支援型教学是启发学生习作思维、获得习作方法的教学行为。

支援型习作教学的内涵解析

何谓“支援”?支援,即支持、援助。支援型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环境、触发思维等,促进学生与外部客体交互作用并自主发展的有效教学行为。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援助。支援型习作教学就是指在学生习作的指导过程中,关注习作目标与学生原有能力的差异度,通过师生互动,在写作兴趣、写作素材、写作方法等多方面提供支援的一种教学形式,以支援弥补差异,并最终达成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支援型习作教学具有三种基本特质:具象性、广泛性和启发性。

具象性主要针对支援的方式而言。支援型教学要具体可感。小学生习作活动中的语言积累与方法习得均处于较强烈的需支援状态,需要从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中获得写作素材、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可选择材料与方法。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传统的讲授、示范、点评转化为为学生获得可选择材料提供支援,这种提供可选择材料的帮助方式使学生接触到具体可感的范例,获得写作资源。这种写作资源不是统一的指令与替代,而是化理性、抽象的讲授为感性、具象的可选择材料。(www.xing528.com)

广泛性强调支援的多样化。支援型教学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广泛的选择空间。在小学生习作过程中,不同的学习个体面临不同的学习困境,有的情意淡漠、缺乏,有的思维阻滞、困顿,有的言语贫乏、单调,他们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即使同样是言语表达上的困境,也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区别。教师如能提供足够多样的教学支援,在形、质、量上进行拓宽,才有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习作的自主发展。

启发性指向支援的作用功能。支援型教学是启发学生习作思维、获得习作方法的教学行为。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提供的支援仅仅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那么学生的习作就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生在习作上也不会获得能力的提升,而是对教师的语言、情感等的复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合适的材料,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类推、概括、运用等,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学生由一例迁移到一类,从支援中受到启发,获得习作方法,发展习作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