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学影视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但是由于种种实际问题的存在,影视教育要在全国中小学得到大力推进,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启动和过渡。本文认为,当下影视教育的推进和转型,可以从语文学科入手,借助文学性与审美的相通性,构建影视教育向前推进的关键一步。本文将阐述其具体理论根基、原因以及操作路径。文学审美特性是构成语文学科与影视教育内在逻辑的基础性根基,以相通的内容作为融合,以区别之处完成影视教育的嫁接和主体性建构,为影视教育全面覆盖起到关键性的过渡作用。
【关键词】语文 文学期刊 影视教育 审美 过渡 路径
尽管国家层面对加强审美教育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并将中小学影视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来看,影视教育尚面临着种种困境。首先,中小学影视教育目前在部分中小学并无课程开设,没有课时计划和支撑。其次,中小学影视教育尚无足够的达标师资来完成影视课程教学和推进。最后,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对于影视教育教学提出明确的考核,从而缺失最终结果导向(仅有艺考中涉及影视类的部分内容)。从以上几个层面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影视教育资源不平衡,影视教育从启动到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态,显然并非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一纸文件可以解决的。其背后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本文认为,以实现理想的影视审美教育功能效果为目标,可以从语文学科入手,以渐进的过渡方案来完成影视教育的过渡转型,最终走向独立和成熟。
一、过渡逻辑:语文学科与影视学科的内在相通性
语文是中小学文科教育的母学科。语文从字面上看,包括了语言和文学。语言文学的构成基础实际上是指以文字为基本元素而构成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审美。王富仁曾指出,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情感的培养”[2]。作家用文字作为符号来完成语言表达和审美表达,进而完成人类情感的培养。在影视艺术诞生之前,人类实际上是以文字作为沟通、表达的载体,以及完成文学故事、情节建构,从而培养人们的各类情感。然而,影视时代人们的阅读模式从文字转向了图像。即媒介的变迁让人类从文字阅读时代进入了新媒体的影像画面的阅读时代。在文字阅读时代,文学成为人们审美最主要的内容,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小说,都以文字的方式构建了内容,并激发读者通过抽象文字完成大脑中情境的建构。而影视则用具体的画面声音符号完成情节、情境的建构,以画面和声音的蒙太奇建构,唤起人们的情感。无论是文字表达还是影像表达,都是创作者对美的追求,对于受众来说,也是通过符号完成审美的接受的。其核心都是审美,对情感的唤起。
长久以来,语文学科是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研读分析是语文课本的主要内容,审美鉴赏是其本质。如果说,狭义的语文就是文学作品,从广义的语文角度来看,影视鉴赏其内在的机理与文学鉴赏实际上是相同的。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被不断提升。阅读、写作、表达等能力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文字符号为教学核心内容的,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直位列语、数、外三大学科的头名。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上有着共同的认知。其课程设置以及课程量都极为充足,这为相通审美、鉴赏的影视教育提供了基础性的支点和条件。而我们也知道,众多影视作品的改编,大多也是围绕着文学文本展开的。因此,语文与影视的学科都与文学有着深厚的关联。以语文学科为基础的影视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凝聚学校、家长以及教师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基于语文学科的影视教育,也有深厚的文化根脉,这对于影视作品的选择、鉴赏也可完成较好的把关。
语文作为一门鉴赏、审美、表达、沟通的基础性学科,其本身也存在转型变化发展的内需。在声光电磁的媒介产生之后,随着电影、电视以及当下的手机等媒介方式的不断崛起,影像表达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方式。 “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完全符号化,完全被图像和信息所包围,尽管人们对此多未察觉。”[3]今天,当我们打开手机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火爆,实际上也表明了影视成为阅读以及传播的主流方式。过去,我们对文字的阅读和把握可以通过传统语文学科的课程来完成,而今天,面对大量的影视作品、影视表达,其实要求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有足够的影视媒介素养。“影视(及网络)作为新的现代大众文化的承载者,几乎覆盖了所有传统的文学阅读空间。”[4]因此,如果从大语文的广义层面来看,影视文化同样应该放到语文之中。一方面,语文学科需要影视学科的介入来补充语文教育的不足和滞后性,另一方面,影视的经典性、审美性等也需要有文学的支撑。戏剧影视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大类,本身也就说明了影视与文学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而今天的影视学科,最早也是从文学大类的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本文认为,中小学影视教育在全新启动之后,借用中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母体,完成影视教育的过渡,是当前影视教育展开前期工作的最佳方式。
二、双向联动:从文学期刊到影视传播
中国当代影视与文学文本之间存在着双重互动作用的逻辑。一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是当时最具有传播效力的媒介传播方式,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文学期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另外,它们成为不少影视导演争相选择的内容产品。导演将文学文本进行了电影化,其中,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高质量的影视剧本,从而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后,文字传播时代转向了影视图像传播时代,影视传播效果不断增强,以文字传播为载体的纸质文学期刊等书籍类的文本,不断边缘化。这一阶段,从经典传播效果上来看,反而是不少影视作品的走红带动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走红。即影视作品的传播推动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传播、经典化。
由于影视艺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来看,语文学科与影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密切交织。影视教育中的中国电影范畴内容,相当一部分建立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上。当代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交融、关联以及互动。中国当代的文学期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生产的主要园地,正是文学期刊的出版、发表为中国当代文坛提供了经典文学作品,推出了一批知名作家。这些作家以及作品则成为中国当代语文学科学习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的影视作品是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比如,鲁彦周《天云山传奇》(《清明》1979 年第 1 期)、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上海文学》1980年第1期)、谌容《人到中年》(《收获》1980 年第 1 期)、古华《芙蓉镇》(《当代》1981 年第 1 期)、郑义《老井》(《当代》 1985年第2期)等,都改成了同名电影,并且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成果。文学期刊中的文学文本相当于为电影提供了基本的素材、情节和内容,优秀的文学文本也奠定了电影主题的思想性和基本水准。综合来看,中国当代知名纯文学期刊提供的作品,往往保证了电影的内容和内涵质量。
以知名文学期刊《收获》为例,它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简写本”。《收获》以其高质量的纯文学文本作品,为中国当代影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养料。苏童的《妻妾成群》(1989 年第 6 期)由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获得了第 64 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王朔的《动物凶猛》(1991 年第 6 期)由姜文改编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该片获得了第 51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奖,第 33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奖;《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 年第 2 期)则由冯小刚改编为《甲方乙方》,该片获得了第 21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余华的《活着》(1992 年第 6 期)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活着》,该片获得了第 47 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1999 年第 2 期)则改编为《幸福时光》。早期,知名作家的作品改编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基础。影视媒介不断发展,成为社会大众传播的中心之后,一部分刊发于文学期刊的文学作品乘着电影的东风,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从而让作家获得巨大的名声。正因如此,部分作家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影视剧作品的创作上,比如王朔、潘军、刘震云等。
可见,语文学科与影视学科生长的逻辑本质是相通的,其所存在的场景也是交互的。著名的导演张骏祥甚至说:“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尽管表达的具体手段和符号是不一样的,但其内在都是审美鉴赏和情感的唤起,影视推动文学作品的传播,文学作品为影视提供丰富的养料。“文学是在一个词一个词或一个意象一个意象的延续中,最后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形成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影视则是通过直接在银屏上呈现的影像而不断地形成完整的形象与故事情节。”[5]从接收的容易度上看,影视作品显然更容易得到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影视项目介入语文教学,也能够大大增加语文课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激起同学们的上课热情,同时完成影视素材和文学文本之间的相应对照。此前,已经有大量的关于将影视资源运用于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各类提议以及论文。不过,这些内容的主导思想都是在语文课程为本的框架下,利用影视的辅助手段来增强课程的视听效果和活泼性。总而言之,大多数的提法并没有照顾到和挖掘到影视教育存在的主体性。
三、操作路径:从嵌入式到独立发展的影视教育
以上进行了理论的探讨,下面拟谈谈影视教育从语文课程入手的具体操作路径。(www.xing528.com)
(一)对语文老师进行阶段性影视培训
语文老师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他们大多从师范院校的中文系毕业,对中国文坛以及中国当代影视发展情况并不陌生。其审美、话语以及文学鉴赏的艺术水平是基本可以保证的。他们的存在为影视教育在当下阶段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师资支撑。目前,以全国中小学的学生数量来看,具有足够专业能力以及能够进行专业影视教育的师资实际上是严重匮乏的。在这一情况下,可以语文教师为基础,在全国先行对中小学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由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并由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启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储备师资,在全国各地开启培训项目。培训对象以语文科目教师为主,知识可以是电影史、视听语言、蒙太奇等相关的影视理论以及经典影视欣赏案例。经过几个模块的培训之后,这些语文教师可以很快拥有基本的影视媒介素养和教授能力。一方面,影视可以迅速在语文课堂上与传统的授课展开相互关联与促进;另一方面,当学校专门开设影视赏析以及影视审美类课程时,这些语文老师也可以迅速完成兼职身份的授课目标。经过培训的语文老师会在耳濡目染中,增加对影视知识的了解以及传播,更重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这种方式可以完成影视类老师最大规模的孵化。这一部分,解决的是影视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即人的问题。
(二)与影视的联动式教学
中小学教学已经从过去的粉笔板书授课时代,进入了多媒体协作的新时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改善,为影视进入课堂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影像手段进行辅助式的教学,关于此类的论文也是不胜枚举。特别是一些进入中小学课本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也有配套的影视作品,其中有一些影视作品拍摄的艺术水准较高,能够配合性地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从画面、声音、音乐多方面的维度理解课文本身。比如,鲁迅的《阿 Q正传》有同名的电影,严顺开饰演的阿 Q 也是影坛上的经典形象之一;沈从文的《边城》的同名电影用镜头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古老而又安静的边城风景,以具体的形象把主人公展示出来;曹禺先生的《雷雨》,影视资源更为丰富,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孙道临导演的作品。当代文坛的莫言、余华、苏童、王朔、严歌苓等作家的作品,首先在文学期刊上刊登,此后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导演的影视改编,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在国际电影节上也大放异彩。因此,语文老师在讲授到中国当代作家时,可以将其作品改编的电影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而未来,当影视课程单独开设出来时,电影的原作者的生平、代表作等内容也是其中重要的板块。因此,语文课程与影视教育可以有效联动,相互促进,并各自发挥其优势。比如,文学通过文字完成情景的想象,而电影则将情境以及人物用影像的手段直接表现出来,增加了形象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想象的空间。因此,两者如果能够有效结合,则对学生的审美、鉴赏等有更好的促进效果。
(三)从语文学科的板块变为独立主体
本文提出的过渡构想,并非让影视教育仅存在于语文课程内部。毕竟,影视学科有其主体的特质和功能,此外,目前从传播媒介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电影的市场、影视传播的普遍性都对影视学科的主体性有了极大的期待。因此,影视课程最终需要从语文教学中独立出来。首先,影视类教学可以先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以影视鉴赏的板块而独立存在。这一步,将完成课时以及师资力量的保证。其次,高中阶段涉及艺考环节的编导课程,本身就需要有影视课程,因此可以借助高考中的编导艺考,在高中阶段以此为重要的支撑进行推广。编导课程可以将电影史、视听语言、影视评论等内容环节放入。考虑到编导课程的学习目前多被各类培训机构所垄断,且没有适合中小学的专门教材。因此,建议可以将编导类考试作为目标性的内容,以此撰写适合高中生的影视教材,并由语文教师承担教学,慢慢突出其主体性。高一的学生在尚不确定是否报考编导艺考的情况下,可以将此课程作为通识来学习,完成整体性的覆盖。最后,影视课程最终完成独立课程设置。随着国家导向政策的不断推进,各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力度加强,前面两个部分的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一方面,影视类的师资、课程等不断普及加强夯实;另一方面,影视类的教材、教学模式等不断完善,影视课程可以尝试在部分试点中学展开。对试点中学的展开效果进行评估,一旦效果尚可,可以结合国家部委、学科指导委员会以及多方面的资源不断推动其完成独立设置,成为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总结
本文认为,以影视教育为代表的审美教育迫在眉睫,然而,在中国中小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城市的多方面资源参差不齐。在较短的时间内,保障中小学影视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同步展开和同质化推进,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把语文学科作为一个支点,以大语文的广义色彩,在其中嵌入影视教学模块,以此与传统的语文课本、教学内容完成良性互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对语文教师进行影视学科内容的强化培训;另一方面,在过渡阶段不断完善影视学科的教学方式、教材体系、授课方式。结合评价体系,将影视鉴赏模块不断主体化,同时,也借助学校的课外课程时段进行过渡。最终,中小学影视教育模块,从语文学科找到支点,完成过渡阶段的普及和覆盖,在教育部统一的安排和指导下,完成影视课的独立设置,从而完成中小学影视教育的一次华丽转型。
[1]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艺术转型研究” (项目编号:gxyqZD2019087)的阶段性成果。
[2]王富仁. 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兼谈“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区别[J]. 语文建设,2002(5):4-6.
[3]阿伯克龙比. 电视与社会[M]. 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4]周根红. 新时期文学的影像转型[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3.
[5]张玉霞. 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