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新追寻幸福的道路:学校教育如何实现

重新追寻幸福的道路:学校教育如何实现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实在有些不敢恭维。如何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重新找寻到幸福的印迹,让学生体悟到幸福的味道,笔者认为在中小学中推进并深化影视艺术教育必将大有益处。个性生命就是在精神的作用下,超越动物单一生存而生成的、独具个性的生命。当孩子的人格尊严在教育中受到漠视、打击、戕害的时候,无疑他们会对这种教育充满敌视和愤恨,他们所获得的体验也肯定不是幸福

重新追寻幸福的道路:学校教育如何实现

——媒介景观下的影视艺术教育

张旭耀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摘要】本文从媒介的演进历程及生理感官的释放出发,分析当下媒介生态的繁盛景观,针对当下教育现状的迷失混乱,反思教育的本质——追求真善美的幸福,进而提出优秀影视作品在真、善、美的内涵承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基因,理应在学校教育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媒介景观 影视艺术 教育 幸福

人类生活变迁历程中,基于沟通交流、表达宣泄的生存需求,人类创造出各种媒介。纵观媒介演变史,我们不难发现两条线路,一是为了改变信息传播的时空范围及方式,如纸张、印刷、电话、传真、互联网等;二是着力于获取和表达人类经验、意识及观念,如音乐语言、文字、绘画、摄影电影电视等。上述两种都是人类意识世界的外化,前者趋向于技术化的形态演进,后者更倾向以艺术化的姿态呈现绚丽多彩的现实,而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媒介形式自然是影视。总体来看,如今形形色色的媒介形式各有各的形态,造就出前所未有的社会景观。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实在有些不敢恭维。如何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重新找寻到幸福的印迹,让学生体悟到幸福的味道,笔者认为在中小学中推进并深化影视艺术教育必将大有益处。

一、媒介生态繁盛造就的奇幻景观

(一)影视艺术最成熟地逼近生活现实和人类精神

回顾人类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基于各种媒介的艺术形态从遥远的远古时期其实就已经存在,如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中鹿、野马、野牛壁画。能够想象,当时洞穴中的人类祖先向同伴传达“在森林中打猎时的奇妙遭遇或者河水边取水时的意外发现”的情景,还可能有手舞足蹈的肢体表演、呀呀嗷嗷的绘声绘色……然而囿于其媒介形态的模糊粗鄙,且大多基于讲述和临摹的形式呈现,信息接收一方的人置身于构建的虚拟世界之外,故而此时的虚拟现实显得苍白生硬。随着语言、文字、音乐、绘画的出现,人类经验、意识及观念的表达变得越来越丰富、细腻、全面。这首先得益于最基础的感官经验、生活情感和社会体验的共同建立,才使得此中传达的虚拟现实与感知现实是可以连接起来的,是能想象、体会和理解的,比如,我们会被一本恐怖小说吓得寒毛直立,被一段演讲催动得热血沸腾,听一首音乐而甜蜜如饴。而随着戏剧、摄影、电影、电视等媒介形态的相继绽放,人类更为熟悉的事物、场景出现在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一切就显得亲近生动很多了。当感知现实世界中的要素能够被接近完整地再现时,虚拟现实与感知现实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1895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短片《火车进站》放映时,咖啡馆里的观众看到幕布上的火车缓缓向自己“驶来”,变得惊恐万分,甚至有人明知不会被撞却还是因为害怕而仓皇躲避。电影电视艺术中所呈现出的“现实” 景象与感知现实已经非常接近了。然而戏剧囿于舞台布景和空间,摄影囿于静止不动,电影、电视囿于屏幕界面的二维框架,我们还是不难逃离其营造的“模拟”的现实情景。

(二)视听觉的全面解放,助推媒介的绽放

作为认识世界的根本性来源,身体感官是最朴素、最直接的衡量尺度,它建构了人与世界(包括人自身)沟通的最基础通道。通过借助人类感觉系统(通常指的是视、听、嗅、味、触),我们“sense the world(感知世界)”,进一步“make sense of the world(让世界有意义)”。然而人类感官并非全能,相比其他生物确实存在着各种不足。“基本现实”对人类而言是无法全面洞悉的,即便加上超强的理性思维能力,感知到的现实也只是像格式塔心理学所描述的现象世界。

感官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的文字是基于我们的语言,而后经由视觉感知的形式来指代和记录语言声音的。又因为西方的视觉中心主义传统(ocularcentrism)的日益凸显,极大地促成了人类感官的大分野,即距离感官(视觉和听觉)和近端感官(嗅觉、味觉、触觉)。在这些人类可获取的感官内容中,只有视觉和听觉可以承载“真正”的知识,其他的感官则日渐被边缘弱化了。并且,视觉俨然已经处于“感官霸权”的位置,听觉相对弱势却不可取缔。媒介在演变过程中,与感官的关联只是越来越深入、丰富、多样而已。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1967 年在其代表作《景观社会》中,将当时 “世界图像化”的日益升级的社会状况创造性地描述成“景观”。这是一种由“感性的可观看性”构建的幻象,外部显现为各式的影像,其存在则是由表象支撑。“真实世界沦为影像,影像却升格成看似真实的存在。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1]“现实显现于景观,景观就是现实。这种彼此的异化乃是现存社会的支撑与本质。”[2]在这个符号世界里,景观替代了真实而存在,“当真实的世界化为简单视像后,后者就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其催眠和麻痹的作用十分有效”[3]。他还认为,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描述的“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被颠倒的时代,已经到来。[4]

二、当下教育的现实反思与本质思索

(一)当下教育之堕落迷失

1. 学生成为知识的附庸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皮囊”,认为只要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学生记住的越多,教育就越成功,而丝毫不管这些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只要这些知识是考试所要考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强迫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而这些知识是否和他们的精神生命相关,则被完全忽视了。

2. 个性的泯灭

每个人因为自身气质、出身、环境、阅历的不同而必然具有独立的个性品质。因为人生是独具的,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生命是永恒的,这是个性品质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其永恒价值之体现。个性生命就是在精神的作用下,超越动物单一生存而生成的、独具个性的生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些个性鲜活、内涵丰富、爱好多样的青少年的个性生命,将他们视作“玩偶”一般,随意摆弄。

3. 生命尊严的失落和人性的被践踏

教育的理念流行着把孩子当“物”看待的物性思维方式,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丝毫没有想过孩子的精神感受。当孩子的人格尊严在教育中受到漠视、打击、戕害的时候,无疑他们会对这种教育充满敌视和愤恨,他们所获得的体验也肯定不是幸福的体验。

4. 人际关系的异化

人类的生活,不仅需要向自然开放,更需要向他人开放。人是一个共生的存在,每个人都是通过外界才能证明自己的,他物是自身意义的来源。有的学生为了在考试中有更大的优势,总是想尽办法来保密自己的“技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嫉妒之火往往通过不正当的途径释放出来。

这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要干什么,我们教育的初衷是什么,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该怎么去做……(www.xing528.com)

(二)教育的本质是探寻真、善、美的幸福

真,告诉我们事实是什么,客观规律是怎么样的,是必然之则;善示意人类应当怎么做,什么样的行动是最合理的,是应然之则;而美则协调真和善在实践中的表象,让人类的实践显得和谐圆满,是最佳的实然之则。一方面可以说,真是善的前提,而真和善又是美的前提,由美来实现最终的归一——幸福;另一方面,美也时时刻刻在修缮和增进着真和善,而善也一直是求真的不懈动力。我们在认识真的基础上,通过善的规范,再由理性来实现实践过程中的美,这就进入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幸福,这也就是幸福的真谛。

从广义来说,教育是“有意识地以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5],从狭义来说,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6]。不管是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理解,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影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这也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实践活动的特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称之为教育,才是本色化的教育。那么教育能为人的幸福做什么呢?

首先,教育要让受教育者认知幸福,尽可能地掌握幸福的“真”,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受教育者,通过心灵的眼睛能够触及关于幸福的方方面面,围绕幸福的一切。我们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幸福,在生活中才会有奋斗的方向,否则我们的幸福只会是空谈,仿佛空中楼阁一样,永远遥不可及,好像近在咫尺,却总是远在天边,它不是存在于天堂或者彼岸的幸福,而是始终存在于现世,在你我身边的生活中就能找到的。其次,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指向生活,而人类的生活则最终指向幸福,那么最终教育就直接指向人类的幸福。最后,教育本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过程。

三、影视艺术教育该如何出发

(一)影视艺术的火热绚烂与影视艺术教育的冷清困顿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观影人次不断攀升,电影越来越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重要文化娱乐形式。2018 年,中国电影票房已正式迈入 600 亿元时代,全年总票房达到 610 亿元左右,比去年的 559 亿元增长 9%。

2018 年 12 月 20 日,阿里影业旗下平台“灯塔”联合“Sir 电影”“毒眸”,发布了《选择的力量——2018 中国电影市场用户观影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电影产业市场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影院。进入电影院的观众愈发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9 岁及以下观众占比逐年加倍,从 2016 年的 2% 增至 2017 年的 4%,2018 年更是达到 8%,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人群力量。25 岁以下观众的占比已接近四成,达到 39%。

与近些年来影视的热闹受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小学影视教育方面国内各地区的状况都显得相对冷清。2016 年,教育部将陕西省确定为全国影视教育唯一省级实验区,重点展开影视教育落实工作。以往影视教育政策下达到地方,落实到执行层面多被视作爱国教育的辅助,开展活动也多止步于“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因此长期以来,影视教育都未能得到很好的深入。

2018 年 11 月 21 日,《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向全国教育系统、党委宣传部下发。文件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将影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力争用 3—5 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

国家此次重申影视教育,目的不仅在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希望影视产品能够辅助德育、美育,帮助青少年“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中宣部及教育部还对如何丰富影视教育活动做出了具体指导,比如,开展电影赏析、电影评论、电影表演、电影配音、微电影创作、影视节(周)活动等。

(二)当下中小学影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当下的影视作品更多是以辅助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为目的,多数是任课老师自行或在他人协助下完成影视作品的粗糙处理,少部分条件相对优越或师资比较充沛的学校,则由学校的计算机老师或电化教育人员代为实现技术化操作。福建省内的中小学校,基本上少有既对影视创作语言、影视艺术品鉴、影视制作技法等内容有过专门培训,同时又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心理、教学设计等方面受过系统学习的老师从事影视教育,目前此类师资人才比较稀缺,该问题也是制约影视教育质量和影视教育结构提升的关键所在。

其次,多数中小学校的影视教育实践形式相对单一,且过程缺乏教学设计,大多是以影视片段辅助知识内容教学或者集中观摩影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其作为课程的系统性较差,目标感太弱。学生完成影片观摩之后,由于缺乏充分详细的影视解读和意义分析,无法从精神层面真正受到影响,只看到了表面上的“热闹”,达到视觉上的刺激和满足,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在这方面,厦门的双十中学做得相对好些,其创新推出并常态化执行的电影进课堂,不仅将电影形式嵌入日常课堂教学,与知识教育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教学质量,同时在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精心钻研设计课程,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另外,该校还组织相关老师共同编写了校本教材《电影课对课》,配合人教版语文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并以此确定主题,精心选择影片,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感知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影视艺术教育,传递教育的幸福

教育从已知的生活中提取精华,汲取其中的幸福瞬间及幸福经验,并把它吸收、孕育在教育中,然后通过教育过程“转达”给后来人,以促进生活的改造、更新、进步。教育是对已知生活的反省总结、品味消化,它源于已知的生活,又高于已知生活。生活教育,是从已知的生活中汲取幸福,然而并不是僵硬照搬、邯郸学步、生搬硬套的吸纳,而是以现有的生活幸福为最低目标,以将来的幸福生活为远景,顺应人性本意,面向未来生活幸福,“为我所用”的形而上的继承。而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也是如此。并且影视作为当下最兴盛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浓缩了生活的“真”,蕴含着生命的“善”,透露着文明之“美”,理应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优秀的影视作品,其更应该在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中被放大彰显。恰当合理地运用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中小学影视教育,会让学校教育成为一种幸福愉悦的生活体验。学校里那种“鸟笼式的教育”实在太苍白乏味了,“太枯燥了,必须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只有在教育中添加生活的五颜六色,像生活一样充满生机、活力、激情,适当地放入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等作料,教育才会显得自然、有生气、有滋有味,才是生机勃勃的教育,才是人类的教育。如果,我们教育下的孩子天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中,奔走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日日夜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教育还是教育吗?如果教育中的老师、学生都丝毫不能体会到教育本身的快乐和幸福,这样的教育有何意义?再者,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引导受教育者认知并追寻幸福。学生在影视作品中,受到真、善、美的生活状态的感染,生动鲜活地体会到了幸福的味道,自然会在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其行事,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吗?

[1]张一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1):5-17.

[2]德波. 景观社会[M]. 王昭风,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

[3]凯尔纳. 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 史安斌,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德波. 景观社会[M]. 王昭风,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7.

[5]扈中平,李方,张俊洪. 现代教育学[M].2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6]同上,第9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