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中的融合与转变

电影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中的融合与转变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定位上由分众精英转向大众通识;在目标上由文本教育转向视听美育;在理念与实操中由一言堂转向群言室,由一堂课转向共同体,由评结果转向评过程。将以往常见于高校的电影课堂置换于中小学校园时,理应发生相应的转向与融合,以规避电影教育的水土不服与难以为继。有别于此,中小学生还不用面临就业困境,心智与体力也不适配于专门化的电影分众培养,其课程定位须归属至大众通识范畴。

电影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中的融合与转变

刘姗姗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张帅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

【摘要】电影教育在从高等院校平稳过渡到中小学校园时,理应发生相应的转向与融合。在定位上由分众精英转向大众通识;在目标上由文本教育转向视听美育;在理念与实操中由一言堂转向群言室,由一堂课转向共同体,由评结果转向评过程。融合态势体现在师生共进的素质教育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电影学与教育学相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相融,技术能力与艺术能力相融;在制度设计中的融合意味着大班与小班并融,竞争与合作并融,分层式与进阶式并融,分课程与分教师并融,电影教育与常态教育并融。

【关键词】电影教育 中小学 艺术教育

顾名思义,电影教育是指关于电影的教育,狭义理解,是指校园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递关于电影本身知识的过程;广义来看,则泛指人类社会中一切与电影有关的信息服务。电影的承载物是屏幕,而如德勒兹所述,“大脑即屏幕”[2],这一石破天惊的断言在破除了大脑似球的生物认识论之余,亦表明了将画面带入视像和心灵中的电影,可对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产生革命性的进展。贴近了解屏幕化的影像呈现这一作为本身亦是不断追踪和回溯大脑回路中思维运动的过程。于此意义来讲,将电影教育提前至青少年课程,是为思维与行为尚处在可塑期的学生增添认知自我与开拓潜能的多样性的可能。将以往常见于高校的电影课堂置换于中小学校园时,理应发生相应的转向与融合,以规避电影教育的水土不服与难以为继。

一、定位与目标的双重转向

影视教育进入中小学校园这一行动指令走出文件、走向现实时,明晰电影教育的定位与目标在高校与中小学中的殊异,是为核心要义。定位是指现实领域的所属类别,而以此为基准,希望努力达成的效果,则为目标导向。

(一)定位:由分众精英到大众通识

高等教育的分众化格局决定高校电影教育的内容设置以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为主,旨在为未来的电影从业者增进新知。学生自主选择该专业,便是期待在专业领域内享有一技之长和一席之地,待毕业后“以电影为手” 谋得一份差事,这意味着其定位在具体细分的精英领域。有别于此,中小学生还不用面临就业困境,心智与体力也不适配于专门化的电影分众培养,其课程定位须归属至大众通识范畴。“以电影为眼”开拓学生繁复视域, “以电影为耳”聆察少年万千世界,从而逐步赋予其人文底色、冶炼其审美情趣。不以掌握“一拍一摄”的高深创作本领为技能标准,电影教育中被遮蔽和忽视的大众审美功能得以焕发生机,这亦可从电影的诞生地法国探求经验以印证,“法国电影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部分,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电影产业培养专业的电影人才,而通识教育是从幼儿教育开始一直贯穿至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体系,着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3]遵循着大众通识的定位,电影教育在中小学校园阐发的理念与措施方可有的放矢。

(二)目标:由文本教育到视听美育

通识教育最早见于古希腊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与国内如今倡导的素质教育大体一致,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亦是人的美与德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校方和家长倾向学生的智育,难以把握美育与德育间的平衡,而美与德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天然享有美的特质,视听的双重体验自然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官享受,使其直观感受到银幕画面产生的趣味,而暗含其间的价值观又如春风化雨般沁入人心,成为引领人向上向善的德育举措。感受美是个人天性,但是恰当理解美的内涵和意义却是一种能力,需补充相应的审美教育。电影在规定情境中展现的人性与文明,为学生提供了与他者共情的可能,使其有机会在他人的故事中融入自我的情感态度,促进个人价值观念形成。电影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精神价值,这种变动的美的体验相较于课本书目上固定不变的概念与公理,显然更易被人接受。

二、理念与实操的共同转向

切出电影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本质思想,转换到现实设计的维度,此中仍有些许遗留的育人观念亟待厘清。电影教育理念与实操的转向既来源于国民教育朝着人格化迈进所演变的大环境,又取自于电影本身特性所凝结而成的微载体

(一)由一言堂到群言室

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唯一确定性,人文艺术倡导生态文明的多样性,一部电影的解读便内蕴了无尽可能。或是诉诸角色的直观表演,或是主题表现的纷异戏谑,或是伏笔细节的力道精确,都为青少年提供了电影文本赏析的不同侧面。青少年因不谙世事未形成固有成见,总能发现与提出天真诗意的议题,这般呼应需要得到尊重与爱护。故而,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要遵循中小学活动的特质,都应去除“我讲你听”的刻板规则,让遍布于山河大地的中小学课堂里的“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有机会与条件发出内心真挚的声音,毕竟电影本身便是开放的系统,对于中小学校园而言,电影教育愈加不能走向一言以蔽之的封闭景象。

(二)由一堂课到共同体

尽管“最好的电影课堂是片场”这一言论是针对高校学生而作,但对中小学生也不无启发意义。笔者以为,关于电影的课程决然不只在教室,也不只在片场,而在全部的生活。通俗地讲,读不懂生活的人,也看不懂电影;明白了电影的奥妙,也就理解了生活的面貌。这样的辩证关系大抵是在提醒,教师除在教室内与学生完成必要的知识讲授之外,也应适时带领学生到制作电影的片场中去,使其经历实实在在的摄制流程,以知晓影像前后事;还应与他们一同走向生活中富于戏剧性的场景,以电影的本源启发他们感受本真的电影,并将此真切的体验积累为人生素材。从一堂课的双向互动到课堂内外的生活联动,这便是电影教育的更高层。

(三)由评结果到评过程

如前所述,在中小学校园进行电影教育的直接目的,并非指挥学生拍出卓越的影视作品,而是以电影艺术为指南,启迪学生的心灵。在中小学生试图建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电影世界时,所涌现出的奇思妙想不一定符合常理,却甚有可能具备无量的价值。在中小学电影教育中,结果性评价关注成品,容易以偏概全,以一套现有的电影范式规训孩子视觉与听觉的内在想象,扼断新思想的产生与回环;过程性评价重视努力,鼓励发挥自主能动性,以人为因素为判断依据调试电影审美与创作行为中的种种路径,促使新思想的流动和发光。研究证明,在年少时被人积极鼓励过的人,更有可能在多年以后结出日臻成熟的果。完成由评结果到评过程的转向,在电影教育中的意义不言自明。

三、师生共进的素质相融

在电影教育的进程中,师生在互动中互相成全,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逐渐补齐。

(一)理论与实践相融

电影是实践生发的场域,也是理论飞驰的学科。关于电影的教育总要游走于前人竭尽全力所验证的概念与原理体系中,在必要的理论讲解上,中小学生也概莫能外,否则电影之本性便大打折扣,难以称之为合格的电影教育。只是,巴赞、戈达尔、克拉考尔、德勒兹等一系列大师关于电影叙事学、电影美学等的高深论断无比艰涩,有着不适于年幼之子的认知壁垒。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电影各领域内基本常识的认知依然需要渐进消化。将理论对接现实的绝佳途径便是化整为零、化书本为实践操作。值得指明的是,电影教育的实践绝不等同于单纯观看电影,这种被窄化的教育手段同一般影院放映影片又有何异,自不必说凸显教育的主体性。电影教育的实践进程,势必包含着电影从诞生到结晶的系列流程,在从看到拍、从演到录、从分析到评论的往复中,学生也获得和积攒了对于影像运动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此为电影教育所应遵循的融合方略。(www.xing528.com)

(二)电影学与教育学相融

当前,规范的中小学电影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师资产业链远未形成良性循环,行业缺乏兼具电影学与教育学知识背景的人才。电影专业毕业的学生固然懂得影视创作之技巧,却不曾接受过教育学基本原理、心理实验等系统培训,教育学科班出身的学生对于如何教导学生有科学的方法,但对影视流派、编导制作等知之甚少。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师在讲解中要以教育学的方式方法为指引,以电影学的内在谱系为实质,从现代的教育理念出发,借由艺术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回到电影运动与广阔生活的有机联系中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真善美的人格品质,提升自身的艺术文化涵养。故而,教师在电影教育中应掌握的,一面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一面是厚重的电影文化,忽略任何一方都将使其实际功效不尽如人意。

(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融

电影以鲜活的银幕表象暗合了风靡世界的视觉文化,在成为观众宠儿的同时,又反过来在神思与物游中形塑、刺激与深化了世人的形象思维。而当电影成为课程,一个个散落的镜头务必要以内在联系进行串联,进而呈现为前后相接、上下相通的教学设计。教师或从一般到个别挑取典型片段展开阐述,或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影视语言本质,将这些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便是逻辑能力的体现。电影突破了时空所限,将远古和境外的人物与景色直观呈现,是作用于形象的力量,而电影之所以能够触及人心,莫不是依赖于情节叙事的魅力,叙事的根本是逻辑。有鉴于此,电影教育的理想状态也应是师生共同徜徉于影史所铸就的形象长廊间,行走之中深切感受到故事逻辑的魅力,进而以理性弥补感知,以诗意提升现实。

(四)技术能力与艺术能力相融

在电影革命史中,技术如同催化剂使电影告别了胶片时代,数字演员虚拟现实等阵阵浪潮纷至沓来,更有预言:“日后的电影不是实景内拍出来的,而是绿幕里做出来的。”当数字化逐渐成为电影制作大趋势时,以此为参照的电影教育也面临着由量向质的转变,重道轻术的价值取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演变前已然不甚可取。在实际的电影教育中,既要利用 VR、 AR、MR 等新兴技术创造教学环境,又要艺术化地传达人类交往中喜、怒、哀、乐等各色情绪;既要教给学生基础的方法,如摄影构图,明白无碍地让技术成为为人所用的底色工具,又要启发学生联想的本领,如编剧思维,深入浅出地解析电影中情感传播的艺术本质。或是复现现实世界,或是展现虚拟世界,无论是电影本体,还是电影教育,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亦应成全人类的艺术想象。

四、制度共享的多措并融

中小学电影教育并非高校的降级版,将大学校园中形成系列的学院派电影课程简单删减后平移到中小学校园中,显然并非明智之举,例如影视录音、化妆造型等过于专业的课程,并不适合不具备相关基础的青少年。电影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应有自身的创新之举,这有赖于顶层设计的方案,此间也凸显出融合特质。

(一)大班与小班并融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之于电影教育同样适行,一对一教学固然绝佳,而考虑到师资配比等现实情况,电影课程中应允许大小班并行的制度。在大班课程中,以互动性相对弱化的概论部分为内容;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主动参与的空间,在关于影视作品的讨论与创意策划中引导学生聆听内心的声音。

(二)竞争与合作并融

班级是个体与集体的“熔炉”,电影是个人才智与集体智慧的结晶,电影教育中团队作业的分量必不可少,适时开展的排名亦应有一席之地。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有利于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在无形之中相互比对,以 “集体讨论—形成意见—教师点评—活动导入—作品输出”为学习路径,以小组制为合作模式,以规定情境为竞争对象,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之中体味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的快乐,实现个体与整体的齐头并进。

(三)分层式与进阶式并融

参考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中国中小学校园的电影教育也应逐步建立分层放映,例如,以暴力元素为招牌的影片,尽管可以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却可能会在儿童心里埋下恐惧的种子;以心机争斗为主打的影片,一味剖析和揭露人性的阴暗面,亦不适合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以观影年龄为基准,以作品类型为参照,以美与善的艺术传统为价值取向,进行影片条目的清晰管理,设置课程内容的进阶梯队,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准备。

(四)分课程与分教师并融

在电影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中,可依照电影前期、中期、后期的生产对课程做如下设计:编剧课重在思维训练,这并不是要让孩子立志投身于编剧行业,而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的变幻无穷中体会世界万象的奥妙,从而丰富为人处世的同理心;拍摄课采用简易的模仿手段,教师带领学生向电影中的经典段落致敬,通过模仿,还原拍摄中的作者心境,进而争取原创;数字制作软件较难上手,故而关于电影后期的课程偏向影片批评。此外,一个教师教到底的局面也应加以破除,毕竟不同教师所擅长的内容各有不同,丰富人员的角色构成,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亦是对于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尊重。

(五)电影教育与常态教育并融

除了开设专门的电影课程之外,中小学的电影教育也以各种形式浸入常态化的课程当中。例如,可结合当天数学课上的知识点,播放相关的数学影片,在历史课后,电影课又以相应的历史纪录片温故知新。根据学校的科目,对视频进行分类管理,既可让其作为常态课的教学辅导材料,又可独立进行,达成电影课程内外的一致性。总体来讲,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中小学的电影教育,从电影中采撷素材,又回归教育形态;从高等校园而来,又怀揣童心而在。中小学的电影教育视听兼备,情理共振,有其美感,留其人文,看似不涉教化,又总在反映着一类思想、一种立场、一个文化依托,以此给予中小学生多元与绵长的价值判断、审美眼光,而该如何维系与深化中小学的电影教育,则又是新的时代之问。

[1]本文系重庆市社科重点项目“‘影视教育进校园’实施模式初探”(项目编号:2019TWBT-ZD14)的研究成果。

[2]德勒兹. 大脑即屏幕[J]. 杨尚鸿,译. 电影新作,2018(3):13-16.

[3]周星. 青少年影视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实施路径[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8-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