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洲金融危机: 安瓦尔下台的背景与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 安瓦尔下台的背景与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马哈蒂尔与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下台。反对党激烈批评政府的经济政策,认为腐败和裙带关系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矛头直指马哈蒂尔。9月20日安瓦尔被捕,9月29日被控上法庭,罪名主要是贪污和同性恋,包括五项贪污罪,五项同性恋罪。最终,1999年4月判决安瓦尔四项贪污罪成立,刑期6年。

1997年以前,马来西亚经济经历了持续十年的高速发展,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马哈蒂尔信心满满地要实现“2020宏愿”,国民似乎也对此充满期待,没想到,1997年降临的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这一梦想。

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很快波及马来西亚。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爆发,泰铢对美元汇率暴跌,股市暴跌。8月12日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汇率暴跌至2.76元,跌幅达9.5%。此后一路下跌,1998年l月底跌至4.20∶1,跌幅高达59%。股市也不断下挫,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的股市综合指数,由1997年初的1000点,一路下跌到12月的544点,创历史新低。[1]股灾导致不少股民一生积蓄化为乌有,损失惨重。林吉特大幅贬值使得从事进出口的企业不得不以更贵的价格进口货品,恶化了企业经营环境,各主要行业,如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都出现衰退,1998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为-7.4%。[2]国内商品也涨价,通胀压力加大。同时,银行陷入危机,由于企业状况恶化,银行难以收回贷款,加上储户挤兑,不少银行破产或面临破产。

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经济打击沉重,用马哈蒂尔总理的话说,金融危机使马来西亚“2020年宏愿”推迟十年,使马来西亚人的生活倒退十年,因为十年前马来西亚人均国内生产勏总值(GDP)是4,000美元,1997年6月接近5,000美元,现在因汇率下跌,人均GDP重回4,000美元。

对于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存在多种解释,主要是“外因说”和“内因说”。马哈蒂尔坚持是外来因素导致金融危机,他在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会议上指责这是“有人操纵的危机”,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犹太人为首的西方人的阴谋,他指责索罗斯之类的投机商是罪魁祸首:“我们奋斗了三四十年才把国家发展到这样的水平,但却冒出了一个拥有数十亿美元的人,他在两个星期之内就毁掉了我们所取得的大部分成就。”[3]尽管马哈蒂尔强调是外因造成金融危机,但更多人认为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和缺陷,因此内因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要而言之,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存在下述问题:(1)金融方面,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较大,外债负担过多,银行呆账过高;(2)贸易方面,外贸依存度极高,马来西亚对外贸易总额几乎等于国内生产总额的两倍,这一方面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使得外部经济发展对马来西亚影响极大;(3)经济结构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进展缓慢,马来西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但转型缓慢;(4)20世纪90年代对房地产、股市的投资过热,“泡沫经济”迅速膨胀,国家和企业债务额庞大。[4]应该说,马来西亚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但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不一定会发生金融危机,可是一旦有外力作用,尤其是强外力作用,马来西亚经济缺陷会被引爆。

金融危机不仅引发经济衰退,也引发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危机。马哈蒂尔与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下台。

马哈蒂尔与安瓦尔在如何复苏经济上存在政策和策略分歧。马哈蒂尔坚持外因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主张加强行政干预,扩大基础建设以带动经济复苏。而安瓦尔认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不能只归咎于外因,他主张接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采取紧缩经济措施,包括减少财政支出,停建缓建基建项目,实施银行加息等。因此,两人的经济主张许多时候是对立的,如安瓦尔主张银行加息,马哈蒂尔认为应降低利息;安瓦尔认为应停建大部分基础建设项目,马哈蒂尔却认为应扩大基础项目来拉动经济,[5]于是就出现这样的场面:在马哈蒂尔表示要继续建造马泰大陆桥两天后,安瓦尔却宣布马泰大陆桥延期,简直是当众打脸。诸如此类的矛盾非常之多,马哈蒂尔极为不满,1998年6月他任命前财长敦达因为总理署特别任务部长,在外界看来,“任命前财长明显是对在任财长的不信任。” [6]马哈蒂尔强势实行自己的经济主张,需要大量资金扩大基础建设,刺激经济,但马来西亚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只能靠国内采取一系列财政措施,如降低银行利率和准备金率、外汇资金管制、停止股市交易、固定汇率等,可是安瓦尔不支持这些激进措施。(www.xing528.com)

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力争夺导致双方关系恶化,马哈蒂尔认为安瓦尔想取而代之。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国家政局动荡,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促发了民主运动,最终导致执政长达32年的威权强人苏哈托总统的倒台。苏哈托倒台对马来西亚冲击极大,因为东盟国家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威权政治体制,苏哈托倒台标志着东盟发展模式的合法性丧失,马来西亚当政者面临巨大的压力,民众要求进行民主化改革。反对党激烈批评政府的经济政策,认为腐败和裙带关系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矛头直指马哈蒂尔。巫统内部也出现批评的声音,巫统青年团长阿哈麦德 · 扎希(Ahmad Zahid)批评经济管理中的“朋党营私”和“裙带关系”,很多人对马哈蒂尔处理危机的方法不认同。而马哈蒂尔只是致力于复苏经济,既不愿进行政治改革,也不愿像原来预计的那样在1999年交出权力,由安瓦尔接班。这位强人坚信只有他能带领马来西亚走出危机,所以马哈蒂尔一再表示,他不会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放弃自己的责任。如此,马哈蒂尔与接班人安瓦尔的关系由原来的亲如“父子”,到后来的日益恶化,马哈蒂尔怀疑安瓦尔要“抢班夺权”,权力斗争是安瓦尔被突然罢黜的主要原因。[7]

于是,在经济政策分歧和政治权力斗争恶化的情况下,1998年9月2日安瓦尔被革除副总理和财政部长职务,第二天被撤销巫统署理主席职位,并被开除出巫统。9月20日安瓦尔被捕,9月29日被控上法庭,罪名主要是贪污和同性恋,包括五项贪污罪,五项同性恋罪。最终,1999年4月判决安瓦尔四项贪污罪成立,刑期6年。2000年8月判决安瓦尔同性恋罪名成立,刑期9年,两者合并,安瓦尔须坐牢15年。

图7-1 身陷囹圄的安瓦尔

安瓦尔案件审理长达两年多,被称为“世纪大审判”,引起国民、媒体、外国的极大关注。以政府为后台的控方以贪污和同性恋罪名起诉安瓦尔,是想利用马来西亚人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心理,更想利用伊斯兰教禁止同性恋的教规,以引起马来人对安瓦尔的厌恶。但情况恰恰相反,因为控方罗织罪名,监狱虐待安瓦尔,这些都激起他的支持者极大愤怒,他们从人权和民主角度抗议马哈蒂尔的专制、铲除异己、不符合司法程序、虐待犯人的做法,他们也从伊斯兰教角度抗议对安瓦尔的同性恋和通奸指控是不成立的,因为沙里阿法规定控人通奸要有四个证人。

安瓦尔事件对马来人冲击最大。马来人文化传统是“君不辱臣,臣不叛君”,处事温和,不羞辱他人,但政府对安瓦尔的做法是逮捕、虐待、羞辱,庭审和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鸡奸、肛交、精液等令人难堪的字眼,彻底击穿了马来人的底线,很多马来人同情被羞辱的安瓦尔,同情他的妻子和儿女,“抛开政治不谈,就算安瓦尔有再多的不是,他还是六个无辜孩子的父亲,是他妻子的丈夫”,安瓦尔所受的羞辱因他的家人也跟着蒙羞而被放大,进而扩大成为整个马来族群的耻辱。那个时候,马来人见面,或见到其他族群的人时,经常痛心地说,当安瓦尔落得如此“颜面尽失”,“做马来人也真是羞耻”。 [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