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以工业化、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过去在经济结构中位居第一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马来西亚过去是个农业国,1960年农业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农业比重逐年下降,1980年为24%,1998年仅占GDP的12%,与此同时,工业则从同期的18%上升37%,再到1998年的40%,其中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更是不断上升,从9%上升到34%。服务业所占GDP比重变化不大,始终在40%左右(参见表6-5)。
表6-5 马来西亚产业结构的变化(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但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东马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1970年沙巴制造业仅占3%,1980年仍然只占3%,1990年才增加到8%;砂拉越制造业发展略快些,同期从4%,8%到17%。相比之下,西马制造业发展较快,同期从14%上升到22%和30%。东马优势产业是农林业和矿业,以出口原料和资源型产品为主,1990年沙巴农林业占37%,矿业占19%,砂拉越农林业占24%,矿业占27%(参见表6-6)。由于产业优势不同,决定了东马经济发展落后于西马。
表6-6 马来西亚各地区产业构成(%)
续表
(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 Amarjit Kaur, Economic Change in East Malaysia: Sabah and Sarawak Since 1850,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p.202.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马来西亚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降低了失业率。马来西亚1961年失业率为6.1%,1970年高达8%,1980年为5.5%,[53]1993年为3.3%,[54]以后失业率一直维持在3%左右。一般认为,失业率在4%以下即为“充分就业”,马来西亚面临劳动力短缺难题,不得不引入外劳。
其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行业构成变化。工业化政策加速了人们的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工厂流动,导致农业领域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业领域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参见表6-7)。马来西亚过去是个农业国,1960年在农业领域就业者高达63%,随着工业化发展,1990年农业劳动力下降到27%,同时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就业者不断增加,分别从同期的12%增加到23%,25%增加到50%。
表6-7 马来西亚劳动力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1)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83年、1996年。
(2)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8,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再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妇女就业率的提高。马来西亚妇女就业率从1957年的26.4%上升到1995年的43%,[55]妇女就业率之所以迅速提高,与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密切相关,纺织、制衣、制鞋、玩具、电子等制造业企业吸收了大量女工,尤其在电子业、制衣业和纺织业,女工占70%—80%。1976年马来西亚99%的电子业工人、90%的制衣业工人和57%的纺织业工人是妇女。[56]可以说,工业化为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加快了她们的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使她们从农村进入城市,职业范围从农民扩大到工人、文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957年马来西亚妇女的职业构成中,排名前三的是农民、工人和服务人员,其中农民最多,占75.4%,工人占8.5%,服务人员占7.3%;到1980年,农民下降到39%,工人上升到21.5%,服务人员为11.7%。[57]到20世纪90年代,女工比例最高,同时,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文员的比例有较大提升,分别占44%和54%。[58]而且,工业化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妇女的独立意识、自主能力都有所提高,机械化工厂将女工从相对封闭的家庭集中到流水线前,从个体变为整体,从被养活者成为养家者,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妇女的经济自立能力,而且提高了她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促进了妇女解放。同时,妇女大量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